《大陸金融》陸銀行網貸新規 個人消費貸授信上限20萬

【時報-台北電】繼今年1月在銀行業內小範圍徵求意見後,大陸銀保監會近日下發《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此次版本跟先前版本大致相似,主要的變化是「用於消費的個人網路信用貸款」授信額度由30萬 (人民幣,下同)下調為20萬。專家表示,將網路貸款額度設定上限,反映了監管部門正努力在促進居民消費和控制貸款用途之間取得平衡。

具體來看,本次《意見稿》取消了聯合貸款模式下,各方出資比例的硬性限制,增加了部分彈性指標,同時,進一步規範和約束銀行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模式,明確要求銀行對合作機構實施名單制管理;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在於,《意見稿》第6條明訂,網路貸款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不超過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1年。而在此前流傳的版本中,這一上限數字為30萬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這體現了有關部門對網路貸款分類監管的指導思想」;單戶個貸授信額度上限由30萬調整為20萬,並不能簡單理解為對個人網路貸款的收緊;他認為,透過區分個人消費貸與經營貸,實施更加精確的分類監管原則,對於銀行網路貸款發展是極大利好。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將網路貸款額度上限設定為20萬,反應了監管正努力在促進居民消費和控制貸款用途之間取得平衡。

薛洪言表示,「就消費用途而言,由於購車、裝修等大額消費必須走線下,網路貸款管道中20萬的額度足夠了,能滿足幾乎所有消費需求」,大額消費貸款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資金流向難以控制上,現實中,很多大額消費貸款被提取出來,並未用於消費,而是流入股市、房市及其他理財投資管道,給金融機構貸款資金用途管理帶來很大難度,也變相提高了居民槓桿率,並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市泡沫。

薛洪言強調,在這種情況下,將網路貸款上限設置為20萬,既能滿足各方對消費貸款促消費的訴求,又能有效降低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房市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居民槓桿率的增速,一舉多得,也符合監管對於銀行網路貸款「小額、短期、高效和風險可控」的基本原則。(新聞來源:旺報即時 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