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邁向真正大國之路 美學者:陸須克服3挑戰

【時報-台北電】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達勒(David Dollar)投出季刊《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指出中國大陸過去40年來平均每年10%的高經濟成長已近尾聲,正面臨勞動力老化、過度依賴投資、國際環境等3大挑戰,必須克服才能由新興大國轉型為真正成熟大國。

達勒認為快速高齡化是中國國內最大挑戰,2049年65歲以上人口將由現在的2億倍增至4億,其中85歲以上增加最快,將由5千萬變1.5億,而總人口將略為下降。除了勞動人口負擔加據,城鄉差距也會增加照顧高齡人口挑戰,因此當局須要取消限制常住人口遷移的戶籍管理限制,並統一城鄉養老、醫療保險和教育制度,提高勞動力有效利用。

他指出,中國似乎希望機器人和自動化產線填補勞動力缺口,但自動化不可能對每個特定產業都奏效,因此沒有城鄉差距、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路,還有教育與培訓,在幫助勞動人口轉變方面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另個中國明顯的內部弱點是,過度依賴投資,而創新方面表現不佳。中國已經達到中等收入門檻,須要減少對投資依賴,讓創新和生產力增加成為經濟動力。當局已經意識到這點,因此中國在創新領域投入令人印象深刻,研發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很高,也有全球最大技術勞動力,但是從成功公司、高價值專利、生產力成長等層面來看,卻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

達勒稱:「中國應該把重點放在創新的基礎上。智慧財產權保護、風險投資、高等教育、自由貿易、針對研發的一般性補貼,而不是針對特定技術補貼。如果有一個強大的創新基礎,加上充滿企圖心的減碳、環境永續發展目標,中國會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新技術領導者。」

外部挑戰,主要在於中國從全球化受益匪淺,但全球化秩序某些方面已過時而待改革,這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已開發國家與中國想法不同,美國不想增加中國或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這與這些新興經濟體日益增長的趨勢並不相符。

達勒認為,為使世界經濟平穩運行,必須重塑WTO(世界貿易組織)等機構,這有賴於中國和美國,還有更廣泛的開發中、已開發國家對話與妥協,中國也應該要承擔更多與其大國地位相符的責任。

達勒寫到:「現在談論中美間實際協議似乎是個笑話。即使拜登政府可能採取更緩和的行動,中美關係可能依然困難重重。但我們不應理所當然認為,中美必然會成為敵人。雙方都對國際合作感興趣。對中國來說,解決其主要挑戰的國內改革,也將是改善與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關係的正確基礎。」(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王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