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歐洲拚觀光 吹旅遊泡泡救命

【時報-台北電】雖然歐洲各國正逐步解除封閉措施,但隨著夏季旅遊旺季將至,部份極依賴觀光收入的國家已迫不及待提出「旅遊泡泡」來提振觀光產業。

有些歐洲國家已著手「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s)、「空橋」(air bridges)或「旅遊走廊」(travel corridors)等構思促進旅遊業。

其實它們的理念是一樣,亦即接受新冠肺炎疫情低的國家民眾前來自由觀光,而不需要入境後自我隔離14天。

像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三個歐盟成員國,已成立「波羅的海旅遊泡泡」(Baltic travel bubbles)讓彼此國民入境後就不必再自我隔離。

這三國因疫情而累計死亡人數很低,迄26日,立國僅65人、愛國66人、拉國22人。

立國外長林納斯說,旅遊泡泡對該國旅遊業很重要,也是歐盟內部最先採用。他強調在這泡泡以外的其他國家旅客,入境後仍要自我隔離。

另一歐盟成員國希臘表示,包括巴爾幹半島與波羅的海等地區國家、德國、以色列和塞浦勒斯等國家民眾,可望成為首批入境希臘後不用隔離的外國旅客,但他們可能會被抽樣檢測。

就連英國也在考慮提出「空橋」構想,讓低疫情國家的民眾到英國旅遊觀光。

歐盟執委會日前曾提出警告,反對歐盟內部有個別地區或國家在開放邊境上有不同做法,因為這違反歐盟精神。它強調所有成員國必須在相同疫情條件下允許內部民眾自由觀光。

但由於義大利到目前為止,受疫情影響累計死亡人數將近3.3萬人,為全球第三高,因此歐盟內部的「旅遊走廊」構思就不適用於義大利。

根據歐盟執委會資料,歐盟整體經濟規模有10%來自旅遊業,對部份成員國來說旅遊業是經濟支柱之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