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必看!3 個方法讓小孩對生活充滿好奇、樂在學習

針對學習這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保有一顆主動學習的心,不論是在校園或是離開校園以後。而要讓一個人可以持續主動學習,必須要時時保持一顆好奇心,不論是對於熟悉或陌生的事物,都有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

怎樣保持小孩對學習的好奇心?

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充滿好奇心的,但是這樣的好奇心太浪費能量了,所以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胡亂探索的行為本來就會減少。如果你不希望孩子越大越沒有好奇心,教養關鍵就在於:開心和耐心。

  • 開放的心,不囿於成見

有一顆開放的心,不要對於事情有太多的既定印象,鼓勵孩子跟你有不同的想法。舉個例子來說,請先想像以下對話:

「爸,我今天想要去公園玩。」

「不行,明天還要上課,我們不能去公園玩。」

「可是現在還這麼早,我作業都寫完了,我們只要早點回來就可以啦。」

「不行,說不行就不行,你不知道大人上班很累嗎?」

「反正你去公園也可以滑手機放鬆,只是陪我們去而已,拜託啦。」

很多時候大人強硬的規定,根本都是自己懶惰,或是不想要冒險,所以就隨便呼攏孩子。但如果你太常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孩子就會越來越無聊。

這意思不是說孩子自己會覺得無聊,而是他會變成一個「很乖」、「不調皮」的無聊孩子。乖巧意味著,孩子不太會反駁強勢地觀念,這也意謂者孩子的批判性、問題思考能力會變差。

這些孩子或許不會完全不學習,但是大概也只會完成你所規定要學習的事物,其他時候休息都來不及了,才不會想要進一步去做什麼探索。

  • 耐心是教養必修課

至於第二個心——耐心,大家應該比較不陌生,認真回應小孩每一次的「為什麼」。有時敷衍的態度,可能會導致小孩有錯誤認識。前面談到的這兩個心,爸爸媽媽的角色都是比較被動的,但我們也可以主動出擊,來提升孩子的好奇心。

例如你可以多問孩子「為什麼」,遇到事情時也可以酌情讓孩子提供看法,但要記得在問的時候,專心聽他們的回答。

串聯知識點

在學科學習這件事情上,學校老師扮演的角色真的非常重要,因為多數孩子都把老師的話當作是聖旨,不像爸爸媽媽講的話,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幫孩子串聯知識點,讓他們知道某一個能力,不是只有在特定的領域才有用,這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靈活地思考問題。

好比語言的學習,中文字博大精深,如果認定每個字詞都只有一個解釋,那就太可惜了。

【文字接龍】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好的訓練,一開始從比較寬鬆的規則玩起,只要兩個詞之間,有一個字的音相同,音調不同也可以。像是「書包」之後,可以接上「報紙」,因為「包」和「報」的音是一樣的。意識到一組詞的多元性也可能間接讓小孩知道許多事情都是有多面向地,不是非黑即白。

找一些孩子可能會感興趣的主題,讓他們透過找答案的過程,練習把知識點串聯起來,不要落入思考僵化的困境。

事前預習,事後複習

說到「事前預習,事後複習」,實在有點陳腔濫調了,但你是怎麼幫孩子預習以及複習的呢?如果你幫孩子做的預習和複習,是課前先帶孩子看過一次課本,課後再讓他做測驗卷,那麼你只做對了一半。

  • 怎麼做才是好的預習?

好的預習是,讓孩子知道這個新學習的知識,和哪些他已經學過的知識是有關聯性的。就像是學習英文,已經學過數字二十幾的英文單字之後,在要學習三十幾、四十幾的英文單字時,就可以讓孩子知道,後半部其實是相同的,只要前面加上不同的開頭就可以了。

當然你可以用比較活潑的方式,像是說故事或是玩遊戲的做法來開場,讓孩子不會覺得是在預習,反而感覺像是在玩,效果會更好。

  • 怎麼做才是好的複習?

同理,好的複習是,讓孩子要想辦法把新的知識,和既有的知識產生關聯性。以英文數字學習為例,孩子可以利用的一個知識點,就是英文字有時候是有規律性的組合文字,例如三十二就是三十加上二。還有,要描述捕魚的人,就是魚加上人;售貨員就是賣東西加上人……。

這樣的舉例或許扯得比較遠一些,但其實就是要和既有的知識系統產生越多關聯性越好。用白話來說,就是要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而不是只能夠把新學的知識,完整不缺的複誦出來。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預習和複習是適用在所有事物的學習上,不是只有在學科學習的時候才需要。讓孩子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必定會更事半功倍。

※ 內容授權自《讓小孩這樣愛上學習》,作者為黃揚名,商周出版。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小孩讀書不行 看電視、打電動卻超專心 到底是什麼問題?
當生活壓力與教養面對面:父母應試著與小孩分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