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椰子油、酪梨油就天然又溫和?別再「化學歧視」!3關鍵看:「天然」真的不一定比較好

天然就沒有化學合成?

為什麼聊起這個話題呢?近年來,大家很流行天然手工皂。天然皂製作法與傳統工法有何差異呢?這也是個有趣的議題。DIY手工皂的時候,大家喜歡用純天然的椰子油、橄欖油或酪梨油。這簡直是和利用氫氧化鈉及油脂來製作肥皂的傳統工法大打擂台。說穿了,除了不使用豬油,改採較具吸引力的油脂來源以外,天然皂與傳統肥皂並無差異。廣告噱頭號稱百分之一百純皂化,但就其定義而言天然皂就是肥皂。兩者的化學結構及屬性都很相近。只不過,廣告經常強調:天然皂特別溫和,特別呵護肌膚。椰子、橄欖或酪梨儼然已成為溫和與呵護肌膚的天然代言人,不是嗎?從化學的角度來看,倒是未必如此。

傳統肥皂和天然肥皂的洗滌能力都一樣,好的呱呱叫。因其疏水基團可以有效包覆油污,親水基團能拉住疏水基團一併隨著水流沖洗清潔。清潔效果佳,就表示比較刺激。當然,肥皂不會像氟離子那麼激進,但強效洗淨的肥皂可能會刺激皮膚或讓皮膚變得過於乾燥。

有鑑於此,我並不推薦大家每天洗澡。因為用沐浴乳或肥皂洗澡之後,一定會影響皮膚上微生物相的自然生態系統。皮膚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它們都執行著捍衛人體健康的功能。皮膚還會分泌皮脂,目的並不只是讓人猛冒青春痘而捶胸頓足,皮脂能夠保護皮膚,避免皮膚過於乾燥。皮膚一旦變得乾燥,不僅容易引發搔癢難耐,更可能導致皮膚龜裂。皮膚表面龜裂之後,細菌等病原體可能藉由龜裂傷口進入皮膚內層而造成感染。如此一來,皮膚就喪失原本天然的屏障保護功能。

或許你在內心想:不論如何,「天然」肥皂總比「化學合成」的來得好吧!!肥皂等界面活性劑通常含有烷基硫酸鹽成分。包裝上面通常印這個字,但其實常見的界面活性劑叫做「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Natrium Laureth Sulfat)。在多數的洗髮精及化妝品產品裡面都可以發現它的蹤影。

天然皂的粉絲們很討厭它,因為它是化學合成的界面活性劑。有些人甚至願意買橄欖油來取代這種化學合成的肥皂。不過,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分子裡的「乙醚」結構會讓界面活性劑變得比較溫和,因此適合當作化妝品成分。從化學結構來看,界面活性劑裡的乙醚(Ether)鍵就像大頭針頭部及下半部的連接部位,其親水及疏水屬性屬於中間型。連接部位的分子結構愈長,洗淨效果愈差,相對較為溫和。化學合成肥皂不一定就比較刺激。相反的,實驗室反而有辦法控制皂化過程,製作出平常不易生成的溫和型界面活性劑。事實上,嬰兒洗髮精就是很好的例子,幾乎所有嬰兒洗髮精產品裡的介面活性劑都是化學合成的。

天然皂很環保,我個人也頗喜歡。但建議敏感或乾燥型膚質者不要拿硬式肥皂來洗澡,最多拿來洗洗手就好。糟糕的是,所有人工合成的界面活性劑都被貼上超大的「化學品」標籤,完全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認為,將界面活性劑種類一分為二(分成天然或化學合成兩大類)的方式並不正確。

製作天然皂的過程裡,一樣會有化學作用的參與。舉例而言:酪梨果實的確來自於天然果樹,但是提煉酪梨油就需要化學反應,而且還必須添加氫氧化鈉才可產生皂化反應,最後才可形成酪梨天然皂。除此之外,在化學實驗室裡面也可以製作很環保的界面活性劑。唉,不過,「無化學添加物」的產品仍然穩坐銷售通路裡的暢銷冠軍。這就叫做「化學歧視」!一般社會大眾歧視化學這門科學,替它貼上許多負面標籤,而且毫無理由地抹黑它。我呼籲大家,停止歧視化學!

美妝產品的市場行銷手法才是真正導致化學歧視的亂源所在。身為化學家的我,必須強烈批評美妝品廣告內容的正確性。以近來很夯的廣告為例,幾乎所有的美妝潔膚產品、洗髮精及卸妝濕紙巾等個人衛生產品等,不管究竟是天然或合成,皆冠上「新型微胞科技」(Micelle)幾個大字。但界面活性劑特徵就在於疏水端結構,只要具備這項特點就一定會形成微胞結構,不對嗎?因此微胞科技的說法只不過是行銷噱頭罷了。未來或許會推出含有微胞結構成分的牙膏,搭配上廣告標語:「創新,創新。全新運用微胞結構科技之無氟牙膏!」唉呀!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更多良醫文章
吃一次魚,抗血栓作用持續24小時!前東京帝醫醫院院長:多吃3種魚預防心臟病
從此不生病!跟日本名醫學「讓內臟變年輕」10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