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紐曼的海海人生

70年代末期,德國電子音樂先驅Kraftwerk的經典專輯《The Man-Machine》,或是David Bowie的「柏林三部曲」,相繼替合成器流行開啟一扇門。但,正式向世界宣告這股熱潮的,是一位來自倫敦的少年——Gary Numan。

合成器流行誕生至今已40多年,世代交替好幾輪,Gary Numan也踏入知天命之年。雖然他在英國樂壇擁有地位,甚至影響Foo Fighters、Nine Inch Nails及Marilyn Manson這些美國知名樂團。但他仍想再打入美國市場,變賣跟妻女定居的英國鄉間別墅,定居在美國。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Gary Numan: Android in La La Land)處理的即是這段低潮,傳奇藝人風光過後的日子,那位被主流媒體遺忘的Gary Numan。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當年,他結合David Bowie的蒼白嗓音與Kraftwerk的機械式外貌,最初以後龐克樂團Tubeway Army的主唱身份出道,反烏托邦色彩的首張同名專輯仍偏向於搖滾,特色一般,並不受到市場青睞。

1979年,他們於Beggars Banquet旗下推出的專輯《Replicas》與單曲〈Are 'Friends' Electric?〉,明顯加強了合成器的比重,取得英國金榜冠軍的佳績,象徵合成器流行時代的來臨。

何謂合成器流行呢?顧名思義就是以合成器作為主導的風格,最早於70年代的歐洲展開至世界各地,除了The Human League、Depeche Mode及Pet Shop Boys這些新浪潮時期的代表組合,影響力延續至Lady Gaga、Beyoncé,甚至是K-Pop與J-Pop的亞洲偶像團體。

紀宏仁是滾石唱片正式成立公司後的第一位新人,也是台灣合成器流行的先驅,他使用鍵盤、編曲機、取樣機、音源機、鼓機取代了傳統搖滾樂器,創造出屬於台灣80年代的新鮮聲響,代表歌曲〈亞熱帶〉還被翻唱成粵語。眼尖一點,還可以發現他的首張專輯《舞夜電話》,封面巧妙地向英倫新浪潮雙人組Yazoo的《Upstairs at Eric’ s》致敬。

當時是經濟起飛的年代,合成器流行的風格,開始注入在香港、台灣的流行音樂之中,可以在林憶蓮、梅艷芳及達明一派,或是黃韻玲的早期作品,聽出合成器流行的蹤影。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然而,一切得歸功於——落入英國龐克少年手裡的合成器。他們受到DIY精神與英國作家J. G. Ballard的小說《Crash》影響,創造出來自於未來的聲音,不再只是轟隆隆的吉他失真、技術相較前衛搖滾更為簡約。例如傳奇獨立廠牌Mute老闆Daniel Miller所組成的Silicon Teens,嘗試將搖滾名曲〈Memphis Tennessee〉改編成合成器流行版本。

一種新風格的出現,脫離不了樂器的革新,合成器流行也不例外。原本專屬於前衛搖滾樂手,或是現代音樂家的合成器,隨著時代進步,樂器廠商紛紛推出各種型號,價格開始下降,體積也越來越輕便。1971年,Moog modular synthesizer的改良款Minimoog誕生,也是第一批在零售店就可以買到的合成器。

Gary Numan是Minimoog的愛好者,他按下第一聲琴鍵之後,從此著迷於那迷人的音色,更成為合成器流行史上的第一位偶像,他曾在BBC拍攝的紀錄片《Synth Britannia》說:「我想要成為流行巨星,我想要站在舞台上,我不代表人民,我不認識他們。」

樂團成名之後,Gary Numan開始以個人名義活動,接連的兩張專輯《The Pleasure Principle》與《Telekon》,再度拿下冠軍,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他患有亞斯伯格症,十分難去跟外界打交道,甚至有一次錄電視節目,還緊張到想從後台溜走。除此之外,他與媒體的關係始終不佳,批評他的形象過於陰柔。 而他也在合成器流行於80 年代中期的熱潮過後,事業起起伏伏,成績不如以往。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劇照

綜觀來說,潮流造就音樂家,等到浪潮退去,大部分的音樂家很難再靠另一波翻身,留下徒有虛名,重複自己或隨波逐流地過活,只有少數人如Gary Numan仍努力地逆流而上,近年還取得生涯的新高峰。

紀錄片《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裡,導演Steve Read與Rob Alexander拍攝Gary Numan製作專輯《Splinter》期間的生活,回顧著他的大半人生,飛越大西洋,跟著他們一起在路上。Gary Numan在片中感性的說:「我學到如何享受一切,這是根本上的差別,我喜歡玩團,喜歡巡演,我喜歡上台表演,要是能繼續一百年,我也願意,我愛這種生活,要是再來一張冠軍專輯當然更好,無論可能性多大。」

「我在車上最安心/我可以把車門全都鎖起來/只有在車子裡才能生存」——Gary Numan〈Cars〉

開場是駕駛的視野,不禁使人聯想到他最受歡迎的〈Cars〉,一首向J. G. Ballard致敬的歌曲,精準描述著現代人的疏離、空洞,甚至帶有一些科幻味道。但,我們後來看到更多的是,人生隨著年齡,越來越逼近真實。不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人形象,褪去剛出道的神秘,化妝品無法掩飾老態,皺紋越來越多、歌迷成為老婆、面臨經濟窘困、罹患上憂鬱症⋯⋯更清楚地了解到已失去過去的風光,成就完全比不上70、80年代的時候。

至於他如何鹹魚翻身?重新找回自信?再一次的偉大?那就是《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所要表達的訊息,也是樂迷或音樂產業人士值得參考的故事。

《不死電音教父:蓋瑞紐曼》Gary Numan: Android in La La Land

Giloo 線上特別獻映|14 天 免費觀影全片觀看網址:http://bit.ly/2TpNey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 王信權

音樂文字工作者,從唱片行店員到音樂編輯,退伍後的工作皆跟音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