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破萬、騎NSR檔車⋯這些電影台灣的亮麗年代

說到1990到2000年的台灣,你會想起什麼呢?BB CalI響了,趕快去電話亭回撥、在Disco Pub徹夜跳舞狂歡、騎著NSR、追風檔車奔馳、還是買到小海豚手機後,迫不及待拿到去手機行改機?這段期間,台灣經歷許多重大改變,就由當代的5部經典電影,帶你回顧那段時光。

2021年初,台股站上1萬5千點,創下史上新高,而台股第一次寫下歷史奇蹟,是從1986年的1千點,飆升到1990年的1萬2千點,到1992年台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當時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創造經濟榮景。不過,在社會繁盛之下人心卻是浮躁不安的,過去社會強調的家庭倫理受到新觀念挑戰,電影也紀錄了時代的面貌。

像是李安導演的代表作《飲食男女》,刻劃了90年代台灣社會變化:家庭與個人之間的拉鋸、女性社會角色的改變。而《獨立時代》則是楊德昌導演「對90年代台灣社會所開的第一檯手術刀」,披露倫理遭到扭曲、人心迷失的情形。

90年代社會民主化的風氣,也帶動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準備聯考的中學生也成為電影關注的焦點,例如蔡明亮導演的《青少年哪吒》、陳玉勳《熱帶魚》,這兩部電影都是他們的首部劇情長片,呈現截然不同的調性,蔡明亮聚焦於都市邊緣的2個少年,走向不同的命運,陳玉勳導演則在黑色幽默的手法下批判社會階級、升學主義,同時不失人文關懷的溫暖。

時間推移到2000年,台灣歷史再翻新的一頁,電影《一一》由孩童純真視角反省社會,走到今天,國片起飛,許多台灣電影持續紀錄、批判當下的社會,比如金馬得獎作品《不能沒有你》、《當愛來的時候》、《大佛普拉斯》、《陽光普照》,引發大眾思考、關注。

【深入閱讀】
受衝擊的傳統價值─飲食男女、獨立時代
升學少年的茫然與期望─青少年哪吒、熱帶魚
最後的純真與在那之後改變的世界─一一與其他社會寫實電影

(民視新聞網/陳思瑀 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90年代是台灣最高峰?2部電影看社會實況
20年前拚聯考、現在衝考公務員⋯這些年台灣怎麼了?
從楊德昌神作《一一》發覺我們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