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副總編親身開示2021九趨勢:台灣扮關鍵角色,尤其台積電

圖片來源:湯姆·丹迪奇提供
圖片來源:湯姆·丹迪奇提供

整理:天下編輯部 圖片來源:湯姆·丹迪奇提供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媒體《經濟學人》,每年底都會出版《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in 2021)年度特刊,網羅新一年最重要的全球趨勢。特刊主編、經濟學人副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今天出席天下經濟論壇(CWEF),用20分鐘帶領所有人,掌握2021年全球重大趨勢。以下是演講摘要:

2021年最重要的第一個趨勢,就是疫情和疫苗的未來發展。

趨勢一:不能期待新冠疫苗讓世界快速恢復正常

從2020年底到2021年,疫苗開始被授權施打,很多人認為這將是一劑靈丹妙藥,讓世界各地受到疫情嚴重破壞的一切,很快恢復正常,但這顯然太過於樂觀。疫苗的生產和分配,比人們預期的還要複雜,最少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夠讓疫苗接種擴展到所有國家、並達到讓我們將疫情拋諸腦後的程度。

與管控疫情一樣,在接種疫苗這件事上,不同國家之間也會有很大差異。國際間有個稱為COVAX的計劃,確保最貧窮的國家,至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及最脆弱的族群,都能夠接種疫苗。但目前,即使連最富裕的國家也陷入苦戰。

這與第二個趨勢直接相關,就是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情況。

趨勢二:全球經濟復甦不穩定、不平衡

除了台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經歷經濟衰退,接下來經濟復甦的速度,取決於接種疫苗的速度。

各國政府一直在補助企業,讓它們可以繼續支付員工薪資,尤其在歐洲。只有在這些補助退場後,才能看到疫情真正造成的損害。這可能是一幅非常醜陋的畫面,今年稍晚才會看到。

此外,我們也看到不均衡的復甦,國家之間復甦速度不同,不同產業之間,也有所差異。科技業做得很好,航空業情況則很糟。2021年將繼續看到這種非常不穩定、不平衡的復甦情況。

第三個趨勢,是地緣政治的變化。

趨勢三:拜登將延續川普對中國壓力

從2020到2021年,世界四大經濟體中,有三個(日本、美國、德國)換了新的領導人。當領導階層發生變化時,對地緣政治代表著什麼呢?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將努力修復川普過去四年帶來的損害,重建美國和盟友間的溝通橋梁。

但在美中關係上,將看到川普到拜登政府的政策連貫性。拜登不打算對中國手下留情,在某些領域,對中國施加的壓力,還會比川普更大,例如人權。我們可以期待拜登會試圖在國際上建立一個民主國家大聯盟,在貿易和人權上向中國施壓。但在其他領域,美中可能會合作,例如氣候變遷。

趨勢四:CEO也要成為政治家

有人認為,拜登會取消所有關稅、停止貿易戰。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會迫使很多企業和國家在政治上選邊站,過去幾年,很多企業已經成為地緣政治衝突的代理戰場,例如華為和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的美國業務TikTok。

這種趨勢不會消失,這意味著CEO們需要站出來成為政治家,有些CEO精於此道,有些則不太擅長。

對台灣來說,會受到更多國際關注。因為美中競爭讓科技在地緣政治中,變得如此重要。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英特爾晶片製造衰落,台積電變得更重要,世界會因此更關心在東亞與台灣發生的事,因為會影響全世界。

趨勢五:疫情加速企業與個人數位化

疫情期間企業營運與個人工作生活的數位化,將成為長期趨勢。

疫情鼓勵更多人以更快的速度接受新科技,無論是網購、遠距工作、線上教學、遠距醫療,我們在2020年就達到了過去預期在2026年或2030年才能達到的水準。

同樣,不同國家與產業之間會有差異。調查顯示,歐洲和美國的老闆們希望未來繼續讓員工在家工作,但日本和中國的老闆則否。

趨勢六:短距離觀光旅遊將成長期趨勢

另外一個疫情可能帶來的長期改變,是跨境長途旅行大幅減少。

疫情讓我們習慣生活在一個不那麼自由的世界,更少的旅行和遊客,尤其是更少的商務旅行。有預估認為,全球商務旅行可能會下降40%左右,而且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在飯店、航空業收入中,商務客是最重要收入來源,過去豐厚的商務收入,讓相關業者得以壓低非商務住房與機票價格。現在商務收入大幅減少,意味著業者可能會調高非商務價格,彌補減少的商務收入。這代表未來非商務遊客可能會更偏好國內短程旅行,這將對世界各地旅遊模式產生深遠而長期的影響。

趨勢七:2021是對抗氣候變遷轉捩點

2021年可能會被視為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轉捩點,因為許多國家的復甦計劃包含了大量綠色激勵方案,尤以是美國和歐洲。這會創造很多新就業機會,長遠來看,藉由創造就業機會來減少碳排放,是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中國表示將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這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壓力,要做出更大的減碳承諾。另外還有2021年底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6)。

這使得我們更有可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地球升溫限制在1.5度到2度之間。

趨勢八:重新過一次2020年

今年我們預期還能夠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deja vu」(似曾相似)。許多原訂在2020年舉行的事件將在今年發生,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東京奧運會、歐洲職業足球賽、杜拜世界博覽會等等。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今年就像是在過2020年一樣。

趨勢九:對灰犀牛提高警覺

最後,這個疫情,會讓我們對許多問題的警訊,更提高警覺。讓我們對未來的威脅,做好更多準備。

亞洲國家因為有過去SARS的經驗,所以這次應對疫情,比歐美國家有更充分的準備。

除了傳染病,還有許多已經有很人不斷提醒的全球性問題,例如濫用抗生素、生物恐怖主義、核武擴散等等。這次疫情,會讓政府更關注這些議題的潛在威脅,我們可以期待聽到更多針對這些威脅的預先示警。

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明年會更好? 經濟學人:2021年10大關鍵趨勢
投資大使卡格尼:台灣別缺席!無畏疫情,全球投資法國的5個理由
2021 CWEF冬季場完整演講精華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院內增2感染 確診護2家人染疫
今增4本土病例!部分足跡曝光
揭數據:近3萬年輕人逃離台北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聯電股價衝18年新高 市值6695億台股第7
台積電資本支出暴增逾45% 2021能超越張忠謀盛世?
鴻海已打進Apple Car供應鏈 趕工生產關鍵零組件
台塑改發人均5萬的購股獎勵金!紅包不應常態化
老闆欠薪逾2個月 18員工憂難過年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