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川普不把北韓射彈當回事 專家卻說很大條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5月以來北韓至少18次試射飛彈,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沒啥大不了,專家看法卻很不一樣;他們認為,北韓藉此測試的是射程更大、更機動的飛彈,可能連美國防衛系統都無力抵抗。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北韓短程飛彈飛速精進,不僅日本與南韓置身更大危境,美國在日韓的至少8個基地與基地內超過3萬名部隊也深受威脅。

報導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屢屢透過信件和會面向川普示好,還提出最終會解除核武這種含糊其詞的保證,但在一些專家眼中,這不過是金正恩的伎倆,為的是爭取時間,在即便遭到制裁時期,也得以提升彈藥庫。

研究北韓武器進展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政治系教授那蘭(Vipin Narang)認為:「金正恩相當高明地,利用了與川普協議的漏洞。」「這些都是機動發射的飛彈,飛得快、飛得低、易操作。那是飛彈防衛的夢魘。技術遲早會移轉到長程飛彈上,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那蘭說:「金正恩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可能認為,只要北韓不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和核武,川普就能容忍北韓擁核,因為北韓試射會讓川普丟臉,大家也不會再覺得川普(的外交)達成了某種勝利。」

直到2009年都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擔任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首席官員的范狄本(Vann H. Van Diepen)則說:「他們慣用的手法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看能不能矇混過關。」

那蘭表示,北韓上月底又發射的兩枚飛行物似是新系統,可能是今年亮相的第4個飛彈系統;他的分析顯示,川普撇說北韓試射只是在傳遞訊息,但金正恩心中盤算,可能不僅於此。

美國史丹佛大學國際政策專家施奈德(Daniel Sneider)說,「不該以為北韓飛彈測試只是單純在傳遞政治訊息」,「每一次,北韓都有極為清楚且具體的軍事目標,以及想在部署前先行展示與測試的系統」。

美國政府內部經過挑選的官員今夏傳閱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一份評估,評估顯示,新加坡「川金會」後,北韓製造出約可供12個新核彈的原料。一位前資深官員表示,其他情治單位的「數字比較保守」,但同樣指向北韓炸彈庫持續擴充。

儘管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8月底對記者說,「我們關切」北韓的飛彈測試;但據日本與南韓官員透露,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近幾週與外國外交部長私下會面時,暗示很怕政府是在被牽著鼻子走。

公開發言時,蓬佩奧顯得謹慎許多。他最近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我們沒有如先前預期很快地回到談判桌,不過我們早就知道,路上一定會有小石子擋路的。」

現在蓬佩奧所謂的小石子已經愈變愈大。北韓近月一個接著一個地發射飛彈,測試至少3個新型飛彈,展現持續發射固態燃料飛彈的能力。固態燃料飛彈可更輕易藏匿山區,能迅速部署到機動發射器,且可在美國回應前先一步出擊。

蓬佩奧曾表示,美國的制裁給北韓帶來了「極限施壓」,若要說北韓近來挑釁有給大家上了一課,大家學到的應該是:金正恩顯然自有一套極限施壓策略。(譯者:鄭詩韻/核稿:劉學源)10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