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敵人的戰爭 全球中央剖析防疫挑戰

(中央社台北1日電)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國相繼採取封關、封城等措施防疫,歐美等國的疫情依然嚴峻,國際社會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艱鉅的挑戰。全球中央雜誌4月號深入剖析各國應對這場病毒戰爭的現況與困局。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預言,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將對全世界構成嚴重威脅,遠比其他病毒更具致命性及傳染力,恐是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

比爾蓋茲講這句話的當下,新冠病毒早已肆虐中國湖北,但歐美等多數國家只採取禁航等初步措施,沒有意識到嚴重性,更別說配套防範措施,許多國家領袖認為那只是在遙遠東方傳播的疾病,只是較嚴重一點的流感罷了。

短短不到一個月,新冠病毒肺炎快速散播,多達160個國家及地區傳出疫情,全球死亡人數破萬。世界衛生組織3月緊急宣布疫情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並形容這個病毒是「危害人類的敵人」,法國總統馬克宏更以「我們正在作戰」形容疫情危急。

本期封面故事〈病毒戰爭〉深入剖析疫情重災區的義大利、伊朗、美國、韓國、日本與中國等防疫現況,看人類如何在這場病毒大流行中捍衛自身健康、各國迎戰「看不見的敵人」時面臨不同的難題與挑戰。

生產、消費,終至丟棄,是工業時代以來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流程,但這種「線性經濟」也是形成目前資源枯竭的根源,同時累積碳排及汙染。循環經濟主張不再開採資源,讓產品元素在封閉的經濟系統中「生產、回收,再重製」。

除了環保理由,循環經濟所創造的巨大收益與工作機會,更讓各國爭逐先機。原物料多仰賴進口的荷蘭,視循環經濟為契機,從機場、商辦到社區都投入這場競奪全球示範地位的循環經濟外交。

循環經濟的發展超越商業與環保,到達國家發展結構的層面。歐洲議會在2018年通過循環經濟發展方案,成員國預計在2025年回收55%的城市廢棄物,2030年可達70%。

本期專題〈循環經濟〉帶領讀者了解廢輪胎壓成馬路、空汙黑煙做成墨水與二氧化碳製成衣服的神奇過程,一起領略「循環經濟」以不可思議的創意,領向零廢棄物的美好未來。

〈看世界〉專欄企劃美食的另類體驗,全球嘗鮮一次到位,包括洛杉磯硬石餐廳的搖滾風味餐、紐約Ninja New York上菜先秀忍術特技、布魯塞爾老銀行變身的時尚食堂、讓人臉紅心跳的泰國綠燈籠咖啡館、台北西門町的便所餐廳、現烤海鮮聆聽日本海女人生與肯亞的阿拉伯古帆船餐廳。

訂閱《全球中央》一年12期特價1,280元,學生訂戶優惠價998元,訂閱請電洽(02)2505-1180轉分機896。讀者也可以上網https://www.ysgoshopping.com訂購《全球中央》各期電子版雜誌,每本優惠價79元,歡迎體驗。(編輯:屈享平)1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