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創新亮點 馬佛營造蝙蝠生態與陶燒工藝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30日電)花蓮縣光復鄉馬佛社區近年以蝙蝠生態導覽、陶燒工藝發展出在地特色;經農政單位輔導協助,導入里山倡議概念,維持人與環境共生共存平衡,為農村發展創造出新的亮點與風貌。

馬佛社區位於省道台9線與縣道193之間,緊鄰全台最大的平地森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環境優美,可以見到花東縱谷少見的平地梯田,因而有「綠野香坡」美譽。

人文歷史上,馬佛是阿美族太巴塱及馬太鞍兩大部落的緩衝區。根據台灣原住民相關資料,馬佛是加禮宛社原居地的名字,因有一部分人遷來此,故稱此名,意思為「飛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今天表示,自民國97年農村再生政策推動後,馬佛社區積極參與,完成「培根計畫」4個階段的人才訓練;101年完成社區再生計畫,在環境改善、產業活化、文化保存、生態保育等面向,都導入里山倡議精神。

由於社區內有許多蝙蝠,而蝙蝠以昆蟲為食,對有機農耕非常有助益,於是社區誕生了「友蝠米」等稻米品牌,不只作為社區產業行銷,也成為食農與環境教育的重要解說導覽教材。

馬佛社區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陶燒工藝,這也是源自阿美族人手工採陶、製陶、捏陶、燒陶等傳統,有別於其他大多已機械化的製陶產業,這裡保留傳統技藝與文化,再經過設計轉型成社區的體驗遊程,讓馬佛從一個傳統的農村,蛻變成有生態意識、文化底蘊,更能為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的社區。

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秀真說,馬佛是典型的農村社區,大約有126戶,居住人口不到500人。由於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為生計而外流,透過農政單位的輔導協助,發展出屬於在地的特色產業,為社區帶來希望。(編輯:孫承武)1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