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智庫:中國雖藉疫謀益 不致發動生物戰

(中央社記者丘德真雪梨3日專電)澳洲戰略專家指出,雖然中國向來有準備生物戰的計畫,且中國政府致力藉疫情謀取好處,但中國利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來發動生物戰的可能性不高。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執行董事詹寧斯(Peter Jennings)今天接受天空新聞(Sky News)訪問指出,中國向來有生物戰(biological warfare)計畫,但疫情勢必重創中國經濟,因此中國不太可能借由武漢肺炎來發動生物戰。

詹寧斯說:「中國當然是有生物戰計畫,而且還公然試圖將多種高深的DNA改造基因技術應用到軍事方面。不過,我高度懷疑疫情是被蓄意引發的可能性。」

詹寧斯判斷:「我不認為共產黨會在意中國民眾的死活;不過,他們倒十分在意中國的經濟情況。我不認為他們會如此地放棄經濟利益。」

雖然詹寧斯認為武漢肺炎不像是中國發動生物戰的手段,但他提醒,目前仍無法排除疫情是源自實驗室的可能性。

他說:「對我來說,如果疫情有可能是源自於實驗室,而非活禽市場的話,那麼中國就必須要(向國際社會)解釋清楚。」

詹寧斯說,疫情在全球已造成20多萬人死亡,中國共產黨應該向國際社會給個解釋。

詹寧斯批評,中國「每逢遇到問題時,都是首先掩蓋問題,直至無法再掩蓋為止」。他說:「最糟的是,當北京去年底發現問題時,它卻還在算計該如何比其他國家更能夠在疫情中謀取好處。」

詹寧斯舉例:「今年1月底,他們(中國)的外交部長王毅向我們(澳洲)的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說,疫情是可治療的,只是一個小問題而已;但同時,在澳洲的中資企業卻在澳洲搜刮防護裝備,並且將它們從澳洲運到武漢。」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公佈新聞稿指出,王毅於1月29日與潘恩透過電話交談,其中王毅表示:「疫情總體可防、可控、可治。」

澳洲第九頻道新聞網(Nine Network)於4月5日播放的「60分鐘」節目指出,澳洲當地的中資企業「保利」(Poly Developments and Holdings)、Risland和還有「綠地」(Greenland)於1、2月間動員員工在澳洲市面搜刮醫療物資,然後運往中國。

詹寧斯分析,中國借由疫情謀取好處的策略,一共分為產業供應鏈、外交和軍事三個層面。

詹寧斯解釋,澳洲富商佛瑞斯特(Andrew Forrest)近日斥資澳幣3.2億萬元(約新台幣61.52億元)向中國購買醫療物資一事,反映出中國掌握產業供應鏈的優勢,進而彰顯出全世界都得依賴中國的訊息。

4月29日澳洲衛生部長韓特(Greg Hunt)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中除了向媒體簡報疫情之外,也向佛瑞斯特致謝。但主持新聞發布會的政府人員未料到,原來佛瑞斯特邀請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龍舟出席現場,而龍舟更自行步上講台宣揚中國的抗疫功績。

事件隨即引起澳洲媒體大幅報導;當天媒體大享梅釋旗下媒體,包括墨爾本「太陽先驅報」(Herald Sun)和雪梨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等多個新聞網站,更以標題「中國挾持衛生部長的記者會」(China hijacks Health Minister's press conference)刊登報導。

詹寧斯指出,中國挾持產業供應鏈優勢,進而影響外交層面;面對目前缺乏醫療物資的歐洲和其他已發展國家,中國儼然以「救世者」自居。

至於軍事層面,詹寧斯相信,中國從疫情初期就已經開始隔離海、空軍的精銳部隊;所以近日中國海、空軍前往南海,並且與日本、韓國和台灣軍方對峙的情況。他認為,中國無非是要藉此展示實力,宣揚自己的戰力優於美國。

詹寧斯認為,中國致力藉由疫情在國際上謀取好處,同時轉移中國國內的視線,試圖讓民間焦點不再集中於中國政府處理疫情失當的問題。

詹寧斯分析,而中國共產黨所做的,可能不是以武漢肺炎來發動生物戰;而較為可能是當疫情爆發後,利用疫情在國內和國際層面上謀取最大好處。(編輯:韋樞)10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