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邦交生變?

據報導,我邦交國海地外交部長約瑟夫12日向媒體證實,我駐海地大使劉邦治因一件「小事」,短期內會被撤換,總統正在等待新大使人選,這攸關國家主權。媒體猜測小事是劉大使和海地總統發生口角,而海地外長強調兩國「邦誼不變」。我外交部發言人僅表示,劉大使日前因公務返國,我與海地政府溝通順暢。

劉邦治是資深外交人員,怎會與駐在國總統發生口角?從此項消息中其實可嗅出不尋常氣息,明顯就是兩國邦交已出現警訊!

我國政府曾同意提供1.5億美元協助海地整建首都電力系統,卻因海地國會有意見,經費無法動支。因此2019年7月蔡總統訪問海地時,摩依士總統希望台灣能直接投資,此次海地要求換大使是否與此事有關,值得推敲。

外交詞令通常要由反面解讀其真實含意。海地外長說是一件小事,就是告訴我政府本案絕非小事,必須審慎處理。其次,外長說邦誼不變,就是提醒此事與兩國邦交密切相關。

海地要求更換大使,可解讀為給我政府鋪設下台階,希望我方在指派新任大使呈遞到任國書時,同時附帶海地期盼的訊息。否則下一次更換的就不是大使,而是大使館的國旗了。

美國聯邦參議院3月11日通過「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台北法案)參眾兩院合議版本,將送請川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台北法案」的主旨是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及參與國際組織,並增強台美雙方經貿關係。這次海地邦交危機正好可用來測試該法案能否發揮正面效應。

自蔡總統2016年就任後,打破馬總統時期兩岸外交休兵的默契,不到4年內已連斷7個邦交國。去年9月4日,中共駐海地商務代表王向陽公開宣稱若海地能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願與海地建交,並加強與海地在多領域的合作。在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相繼與我斷交後,若不是北京考量我總統大選將至,避免予民進黨政治操作的口實,恐怕海地邦交已經不保。

大陸疫情減緩,台灣反中情緒高漲,疫情期間兩岸針鋒相對,加上美國從旁煽火的後果,會不會在海地的邦交上呈現出來,有待觀察。(作者為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