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光復節21世紀的意義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節,民進黨刻意忽略這個日子,大陸卻高調紀念。人不能否定過去,但必須面對未來,生活在台灣的我們,或許可以先將民族大義、歷史恩怨放一旁,從人類大未來的角度思考台灣道路的選擇,重新看待台灣光復的意義。

大陸十一長假出現報復性消費和旅遊,許多餐廳、遊樂場所人滿為患,生活正常,歡樂如往,幾乎看不到疫情的影響。反觀西方許多國家面對第二波疫情來襲,許多城市更嚴格管制措施,下令宵禁、禁止集會,一片死寂,更別提醫療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等嚴峻的挑戰。全世界許多國家經濟受到重創,醫療系統面臨崩潰。兩相對照,形成強烈的對比。

2020年開年不久大陸傳出新冠肺炎疫情,西方諸國及台灣許多人,以幸災樂禍的心態看待大陸的疫情,大肆重彈中國崩潰論,認為中共會在強大民怨壓力下垮台。誰知數月過後,西方媒體再也不敢嘲笑大陸。生活在台灣的人也漸漸感受不到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忽略了2020年的大瘟疫正在改變歷史的進程。

中國影響世界巨大

2020年新冠疫情,將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西方主導人類歷史500餘年,因為這波疫情而加快衰落的腳步。西方很早就開始自我反思,隨著亞洲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與中國的復興,這些年這方面的討論增加不少。今年初有所謂「西方國家兄弟會」之稱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便以「西方式微」為主題,討論西方失去主導力量後的國際秩序。

西方的沒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西方之首的美國失去領導的意願與能力:就如《人類簡史》作者歷史學家赫拉利所說,美國已經辭去全球領導者的角色。川普政府向世界表明美國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自私自利、以鄰為壑的美國,在這波疫情中爭奪醫療資源更表露無遺。美國防疫成效不彰,國家領導人和支持者荒腔走板,讓美國國家形象與領導人聲譽,在最近的國際調查中一落千丈。

第二,西方國家社會內部分裂加劇:新自由主義經濟拉大貧富差距、宗教極端主義化,因而出現各種組織性與孤狼式的恐怖攻擊行動;多元主義無法解決移民跨國認同問題,引發排外風潮。疫情又加重了種族歧視和階級剝削,諸多不滿壓抑的情緒一觸即發。

第三,經濟衰退失去動能:人口老化和社會福利負擔,加上嚴重的財政赤字使得西方國家經濟失去活力。疫情影響所及,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美國為負4.3,歐元區則為負8.3,大陸則是少數能保有正成長的國家。

第四,民主政治受到挑戰:金錢對民主政治的操控與腐蝕早已不是新聞,近年來利用大數據和網路社群媒體介入選舉,操縱民意,更使得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受到嚴重傷害。民主政治「善政」並未帶來「善治」,平庸的領袖、低下的效率、社會的割裂,在這場對抗疾病的戰爭中被突顯出來。

對照西方的衰退與防疫的失敗,中國大陸近年來的發展與防疫的成就值得肯定。這不是說中國就此成為人類的希望,而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更為巨大,甚至中國對世界的責任也更為沉重。西方可能自身難保,袖手旁觀、甚至橫加阻撓,中國未來的道路只會更加艱險與孤獨。

參與中國的大歷史

大陸也必須體認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需要所有中國人和衷共濟,首先就要體察台灣歷史的複雜性,台灣人認同飄移的無奈。台灣人也要重新思考台灣光復的意義,台灣光復對台灣歷史而言不是一次政權的交替,只凸顯身為棄子的悲情命運。國民政府帶著中國一脈相承的法統、精緻的千年文化遺產、大陸各地的秀異人才來到台灣,台灣不再是邊陲,更不是殖民地,台灣成為中國的中心之一。台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政治上、文化上甚至經濟上都可以和中國大陸政權分庭抗禮。台灣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躍上中國和世界的舞台。

20世紀下半葉對人類歷史影響最重大的事件不是冷戰結束,而是中國的改革開放,30多年來許多台灣人參與到這場歷史洪流。日本學者大前研一也指出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能「力用中國」的一群人。2020年人類歷史出現東西方文明力量消長的拐點,25日就是台灣光復節,我們可以如同往年視而不見,也可以找回自信,參與中國的大歷史,進入人類的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