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就愛張愛玲

張愛玲的文字、思想、愛情觀,已融入華文世界,深受許多文青的喜愛。(本報資料照片)
張愛玲的文字、思想、愛情觀,已融入華文世界,深受許多文青的喜愛。(本報資料照片)
張愛玲作品。(本報資料照片)
張愛玲作品。(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適逢張愛玲百歲誕辰及逝世 25 周年,不少出版社都選在 9 月結束前推出紀念文刊,紀念她的精彩一生。時報出版選在9月8日一口氣推出由作家張小虹所著的《文本張愛玲》及《張愛玲的假髮》。出版最多張愛玲作品的皇冠文化,則推出摘選張愛玲的經典名言,結合張愛玲手稿、親筆手繪圖,以募資方式推出張愛玲手帳,以及她生前與好友的書信集。

時報出版總編輯胡金倫表示,張愛玲一生傳奇,不管是作品,還是她的顯赫家世,都足已成為她逝世多年後,大眾能一再討論的經典。

胡金倫表示,《文本張愛玲》是以學術性觀點解構張愛玲,自本名、真人實事、作品逐一討論,其中討論到女性議題、張愛玲文化現象,「過了這麼多年,張愛玲的作品至今仍暢銷,且能從中解構,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即使放到現代仍能挖掘出新觀點。」

曾出版《半生緣》、《怨女》等張愛玲經典作品的皇冠文化集團,摘選張愛玲的經典名言,結合張愛玲手稿、親筆手繪圖,8月初推出手帳募資專案,短短1個月的募資時間,就募得超過35萬,顯見張迷對張愛玲的熱愛。

此外,皇冠文化也集結張愛玲生前與好友宋淇、宋鄺文美的書信,出版《張愛玲往來書信集:(I)紙短情長+(II)書不盡言》,讓張迷一窺張愛玲所見所思。《印刻文學生活誌》則在8月及9月接連皆以張愛玲為題,邀請楊照、簡媜、周芬伶、顏擇雅、吳邦謀等數十位作家,一談心中的張愛玲或解析作品,讓張迷整個9月都充滿驚喜。

張愛玲本名張煐,1931年於上海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隔年在學校校刊上發表人生第一篇短篇小說《不幸的她》,當時她只有12歲。張愛玲的作品多以上海、南京及香港為場景,《傾城之戀》、《金鎖記》、《赤地之戀》、《半生緣》等作品均為代表作,且多部作品也翻拍為電影及電視劇,如導演李安的《色,戒》及香港導演關錦鵬的電影《傾城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