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造成恐懼! 醫病關係疫外的緊張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醫病關係產生了微妙變化。三位來自奇美醫院的醫護人員,以身處第一線的角度,在 Yahoo TV茜問》節目中,分享他們所看到的點點滴滴。

奇美睡眠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的主治醫師陳志金,面對病患,不改以前的做法,還是宣導分流。奇美醫學中心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也說,其實急診室的分流做得很好,裡面相當安全,醫護人員也都在最佳的裝備下進行診療,可以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疑慮。

▲陳惠滿護理長認為無知造成恐懼,其實在深入了解後就能改觀。

在這波疫情中,感染患者多半都是先到診所,經過一、兩次就醫觀察後,才轉診至大醫院。大醫院也有自己的過濾標準,從門口就要求過健保卡,如果有旅遊史,即使超過14天還是要審慎詢問。

奇美護理部負壓隔離病房護理長陳惠滿,坦言「無知造成恐慌」,即使病患還在採檢階段,多數的家屬根本不敢進入負壓病房。不過在經過說明後,多數人會比較可以接受。但病人心中的煎熬、害怕還是難免,尤其在等待報告的期間,心情起伏,外人難以想像。

奇美醫院一直在推動「醫病共享」,由醫院方提出治療建議,家屬和患者傳達出期待與價值觀,在雙向溝通下做出決策,降低醫療糾紛。林宏榮副院長說明,透過網路上教材的輔助,連「天邊孝子」都可以參與討論、做決策,不再當豬隊友。

▲林宏榮副院長分享奇美醫院正在推動醫病溝通的提升。

在沒有對錯的灰色地帶,最需要藉由「醫病共享」做出決策。陳志金醫師就曾面對嚴重腦損傷的病患,在進入長期昏迷的植物人狀態後,有些家屬願意自費長照,但有些家屬不捨病人失去尊嚴,所以選擇拔管。

陳文茜也有插管經驗,非常疼痛不適。陳志金醫師表示,即便是植物人也還是保有痛覺,但家屬對於是否拔管並沒有定見,因此「醫病共享」多了選擇與思考的時間,無論之後的決定如何,家屬都比較不會後悔。

陳醫師坦言,在病人狀況很糟的情況下,最需要治療的其實是焦慮的家屬。因為當患者病況走下坡,家屬多半會自責、內疚。現在新冠肺炎讓醫病關係再度緊張,奇美醫院積極推動「醫病溝通的提升」,因為在疫情期間,醫病關係被隔離、中斷,院方讓醫生改由網路視訊聯絡家屬,在零接觸的狀態下,依然保持著高感度。

▲陳志金醫師點出家屬的內心焦慮,和患者一樣需要治療。

陳志金醫師再次強調「恐懼來自於不了解」,擊垮我們的可能是人性,而不是病毒。現在不只醫病關係緊張,醫護人員更遭到歧視、排斥。陳惠滿護理長經歷過SARS的恐慌,在每年的演練下,護理人員其實都不害怕,最擔心的反而是怕家人知道自己在負壓病房上班。

陳文茜感謝第一線醫護人員奉獻自己的生命,也希望大家不吝給所有的醫護人員掌聲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