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點評--僅僅兩岸無戰事就夠了嗎?

近四年多來,關注台海局勢的美方人士少有對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給予負面評價,甚至不乏認為她穩健、不挑釁大陸的觀點。這都是從四年多來兩岸之間沒有引發戰爭、未給美國帶來麻煩的角度來說的,問題是對台灣民眾和台灣利益而言,僅僅兩岸不打仗就已足夠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台灣在兩岸關係上的利益,唯有經由兩岸協商機制及良性互動才能開創和拓展,這正是蔡英文上台以來所欠缺的。光是不打仗、沒有戰事是根本無法開創和拓展台灣利益的,也無法滿足民眾安居樂業的需求。
 
四年多來,川普政府為了反中抗中而拉攏台灣,當然不樂見台灣從兩岸經貿聯繫獲得更大利益,也不樂見台灣民眾透過兩岸民間交流而對大陸產生好感,再加上對台灣出售大批武器,如此才能把台灣打造成反中抗中的堡壘。然而,作為台灣的執政者,應該考量的是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不是迎合美方戰略而犧牲台灣利益及民眾需求,否則還拿什麼台灣主體性的口號來騙選票?
 
兩岸和平無疑是台灣生存與繁榮的最基本條件,缺此則一切免談。僅僅以此觀之,當前與上次國民黨執政期間相較,就有著天差地別。舉凡大陸軍機軍艦頻頻繞台近台航行、台灣軍機軍艦被迫出動監視甚至以飛彈監控,這種雙方比武所反映的臨戰氛圍,就完全不存在於國民黨執政期間。美方必然會歡迎台灣牽制了大陸軍力,也能藉大陸軍事活動為由而加強美方在南海佈置海空武力。
 
但是,台灣民眾有何必要以自己的安全為代價來成就美國的戰略呢?像國民黨執政期間那樣台海風平浪靜、象徵和平的兩岸民航客機密集穿梭台海上空,難道不才是符合台灣整體利益嗎?現在這樣兩岸升高軍事對峙,台灣被迫耗費鉅資增加向美國購買軍備,以致排擠經濟建設和社會福利的經費,且正研擬增加兵源及後備兵力,豈會是民意所歡迎的?
 
國際空間是台灣民眾至為關切的問題,但與前朝相比,當前已遭嚴重限縮。邦交國走掉了七個,減至歷史最低點的15國,且都是微小型國家,不計地位特殊的梵諦岡,人口超過千萬的只有兩國,有三國的人口僅一兩萬人,另兩國的人口在五至七萬人。如果不是蔡政府未能和大陸建立政治互信,就不至於被圍堵到此種地步。
 
前朝經由兩岸良性互動而爭取到出席年度性世界衛生大會與每三年一度的國際民航大會,也都在蔡政府手中失去。又台灣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的領袖代表,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是經濟界人士,至上次國民黨執政期間年年都升格為卸任副總統,至蔡英文時期先是降為卸任省長,後再退回到經濟界人士。最近,台灣又對新組建的亞太最大自由貿易體系RCEP望門興嘆。必須認清的是,改善兩岸關係為台灣走進世界無可取代的通路,否則勢將持續受困。
 
執政者的兩岸政策應以台灣利益和民眾需求為最高考量,美方人士以兩岸沒有發生戰爭來評價為穩健、守住不挑釁原則,只是從符合美國利益的角度來看,意在促使兩岸鬥而不戰,遠遠未及台灣所需的兩岸和平。 【大華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