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從前香港

「所謂『念念不忘』,形容的大概就是香港。」書的扉頁開宗名義地寫著。如果要加一個限期,我會說:1960年。《從前,有個香港》是捷克畫家Miroslav Sasek於1965年完成的繪本,描繪出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其時,畫家旅居香港數個月,將所見所聞,眼中發現的香港山水、飛機和帆船、街道和大廈、販夫和走卒等等一一以稚趣的筆觸描繪出來。繪本也找來陶傑寫序。他寫著:「當香港第一次處於波濤洶湧的歷史十字街頭,每一個香港人在心情凝重地踏出下一步之前,若還肯駐足回顧,這本書冊𥚃,都記錄了三代人的曾經,如果你是香港人,凡有心的,都會撫思再三,都會捨不得。」

Sasek真係好鍾意香港
先來介紹畫家。1916年出生,1947年移居巴黎入讀法國美術學院,1959年開始出版著名的「This is系列」,第一本是「巴黎」。創作期間,Sasek都會旅居城市3至4個月,融入當地生活,細心觀察城市,再以獨特的畫風描繪出來。結果,系列推出後,襄括了《紐約時報》、國際最佳插畫奬等多個奬項。

香港是Sasek筆下唯一一個亞洲城市。

畫家跳上纜車,便寫道:「跳上車程8分鐘的山頂纜車,平面的香港地圖立刻化為嘆為觀止的美麗實景。」

畫家跳上天星小輪,又寫道:「只需花費1毫子港幣,即2美仙,你就可坐上這渡海小輪,與它一同欣賞這無價美景。」

畫家進入萬金油花園,又寫上:「萬金油花園就像東方迪士尼樂園,內裡的雕像訴說的卻是古老中國神話和歷史故事。」

從文字中,可看出Sasek真係好鍾意香港!還是以前的香港真的很美?

幻想1960年代香港生活
「This is系列」其實是兒童繪本,畫家的對象是小朋友,所以,每一幅圖畫都是捕捉兒童有興趣的主題,像家家戶戶窗前的晾衣,用擔挑擔起的鹹魚,甚至是孩子手中的利是錢,畫風不求傳真,反而是充滿童心稚趣,令人看得趣味盎然。不過,更讓人著迷的是繪本中羅列出不少數字,讓人們幻想1960年代香港生活:

「單是天星小輪每天載客量就達到100,000人次」、「這座城市裡有818輛人力車」、「每年約有100,000名新生嬰兒誕生於此。」、「這警員的號碼肩章以紅色襯底,代表他是一名能說英語的警察。」等等,不就是一本很好的通識課本嗎?

陶傑寫着:「圖畫只是一堆符號,但符號的選擇和記錄,卻有一顆主觀而敏感的心靈。」而且,那還是一種用西方視角去觀看遠東的想像。

如果你再想學術和深研一點,John Berger在其經典的著作《Ways of Seeing》寫出:當我們「看著」(see)一片風景時,我們是置身在風景,假使我們看了 (saw)過去的藝術,我們就將置身於歷史當中。

「心存目識,念念不忘。」是畫家最後一句話。

撰文:郭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