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舞台承載情感 以歌劇提煉藝術箴言 呂紹嘉與荷穆齊再度合作 共構《波希米亞人》

編輯精選PAR Choice╱音樂

導演荷穆齊以極簡的舞台設計承載情感的能量,更賦予了聖誕樹生命氣息。圖為2008年柏林喜歌劇院演出劇照。

曾於二○一五年在指揮家呂紹嘉邀請下,為台灣樂迷帶來歌劇《費黛里奧》的德國導演荷穆齊,將與呂紹嘉再度合作,於十二月在台中搬演浦契尼的歌劇經典《波希米亞人》,擅長用現代眼光詮釋傳統藝術的他,將以極簡的舞台設計承載情感的能量,並捨棄中場休息,讓歌劇的來龍去脈一氣呵成,讓這一百多年前的經典作品,寫下更多元、更新穎、更深刻的註腳。

2020 NTT遇見巨人—浦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

12/24~25 19:30

12/26~27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INFO 04-22511777

文字 劉馬利

攝影 Monika Rittershaus

圖片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

當十九世紀的寫實主義在廿一世紀兼容了極簡的風格,歌劇中的四幕場景糊化了浪漫與寫實的間隙,併揉拉丁與高盧的文化界線,即將成就今年底在台中的《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

藝術家生活細膩顯影

浦契尼在一八九六年完成了第四部歌劇《波希米亞人》,該劇根據亨利.穆格 (Henry Murger,1847-1861)在一八五一年出版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亞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原著改編。浦契尼與劇作家伊利卡(Luigi Illica,1857-1919)、賈科薩(Giuseppe Giacosa,1847-1906)合作,在每一個字裡行間皆注入了精心設計的旋律、細膩柔美的情感表現,以及鮮活無比的角色刻劃,將一八四○年代生活在巴黎拉丁區的藝術家們描寫得深刻動人。

波希米亞,從字面上就可嗅出古老、無拘無束、天生浪漫的氣味,它位於歐洲心臟地帶,自古以來人文薈萃,充滿著文學藝術氣息,眾多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學生皆慕名而來。「波希米亞」也被用來形容十九世紀藝術家神秘、自由、玩世不恭的生活形態,於是啟發了穆格的生花妙筆,寫出了這本類似小說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亞主義」一詞(Bohemianism)在法國被點亮了,也點燃了伊利卡、賈科薩、浦契尼的創作動機,因此有人將此部歌劇翻譯為《藝術家的生涯》。

「波希米亞主義」也間接呼應了浦契尼自成一格的創作風格,他不依附於威爾第史詩般的戲劇表現,也不專注於追求創新或激進改革,只是用他所堅持的傳統浪漫語彙,讓音樂成為引導情緒的聲響美學。

從整體架構端看,浦契尼慎選腳本,有聲皆歌,讓人聲與樂團產生對話,蘊藏著錯綜複雜的情感交流,折射出唯美而寫實的情景,營造出更深刻、更具立體感的歌樂境界。再從文字與旋律的設計細看,處處精雕細琢,浦契尼一貫處理女性愛恨情仇的細膩手法,更增了幾分添纏綿悱側,既能激盪出恰如其分的情感張力,也能讓音樂與記憶、感官、私密情緒產生共振。顯然,浦契尼用歌劇提煉當下的情境,再以善意與溫暖擁抱這個世界,因此每個轉折都帶有令人沉醉的理由。

導演與指揮再展默契

德國導演安德理亞.荷穆齊(Andreas Homoki),憑著音樂的專業與對戲劇的獨到見解,吐故納新,用現代眼光詮釋傳統藝術,專注於角色的心理刻畫,讓音樂與戲劇互為表裡、無分軒輊,用音樂注入更強大的戲劇張力。荷穆齊與指揮家呂紹嘉的結識,要追溯於一九九○年代呂紹嘉在柏林喜歌劇院擔任常任指揮之時,之後在二○○一年,當呂紹嘉成為漢諾威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時,開季製作《阿伊達》Aida就是由荷穆齊執導。二○一五年在呂紹嘉的邀請下,荷穆齊又將《費黛里奧》Fidelio帶到台灣的舞台,因此與呂紹嘉的合作默契十足,無庸置疑。(註)

今年十二月,荷穆齊與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將再續前緣,共同合作《波希米亞人》,以極簡的舞台設計承載情感的能量。除了劇中人物,荷穆齊更賦予了聖誕樹生命氣息,伴隨著故事的主軸,在雪花飄逸的第一幕被帶到舞台正中央,見證了所有人的甜蜜幸福與情愛糾葛,最後,在第四幕再被帶離舞台,徒留白雪紛飛的孤獨,回歸舞台最初的樣貌。與二○一五年《費黛里奧》的製作一樣,荷穆齊捨棄了中場休息,讓歌劇的來龍去脈一氣呵成,他重塑了舞台的元素,為這一百多年前的經典作品,在廿一世紀寫下更多元、更新穎、更深刻的註腳。

註:以上資料來自吳家恆與荷穆齊的訪問內容,由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BOX

關於導演安德理亞.荷穆齊

歌劇導演荷穆齊(Andreas Homoki,1960-)生於德國,成長於匈牙利的音樂家庭。一九七九至八七在柏林藝術大學和柏林科技大學修習音樂和德國文學之時,受到知名歌劇導演、學者庫普費爾(Harry Kupfer)的啟發。庫普費爾長期在柏林喜歌劇院(Komische Oper Berlin)擔任導演,荷穆齊後來成為庫普費爾在薩爾茲堡音樂節的助理導演。一九八七至九二間,荷穆齊擔任科隆歌劇院的助理導演,定期與歌劇導演威利.德克爾(Willy Decker)合作。

荷穆齊於一九九二年在日內瓦首次執導《沒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即獲得一九九四年法國評論家大獎,之後他開始活躍於歐洲及東京各大歌劇院。一九九三到二○○二為他的自由導演生涯,此時他大量拓展劇碼,從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的《奧菲歐與尤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貝爾格(Alban Berg)的《露露》Lulu到萊曼(Aribert Reimann)的《城堡》Das Schloß等,皆廣泛涉獵。透過刻畫角色的心理及精準的導戲風格,在歌劇藝術裡展現出其獨到見解。

二○○二年,荷穆齊接替庫普費爾擔任柏林喜歌劇院的首席導演,並於二○○四被任命為總監。在他的領導下,柏林喜歌劇院於二○○七獲德國雜誌《歌劇世界》評為「年度最佳歌劇院」。此外,他也憑藉著與其他歌劇院合作,打開國際知名度,現擔任瑞士蘇黎世歌劇院(Opernhaus Zürich)藝術總監。(劉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