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瘟疫 揭露原本脆弱的產業體質 疫情前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之數據觀點

焦點專題Focus╱兩廳院售票系統2013-2019分析報告

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困境,並非因為疫情才出現,而是早已出現;其風險結構已存在多時,今天只是透過疫情一次體現。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長期以來資產累積的缺乏,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乃至於前述平均每場票房的遞減趨勢,能否透過這次疫情進行一次大體檢,並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式,提升各團隊在相關財務方面的操作能力,或許是比當前疫情紓困更為關鍵的事情。

文字 高竹嵐 國立交通大學統計所助理教授、前A劇團音樂總監

自今年初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以來,世界各地表演藝術產業皆遭受重創,紐約百老匯至二○二○年三月十二日便已暫停營業,台灣則在三月五日NSO澳籍音樂家確診案例傳出後,各場館與節目相繼視情況停演或延期,文化部亦在後續提出相關紓困措施。此次災情除對全體產業與從業人員造成影響外,也同時讓台灣表演藝術長期以來存在之各類基本面問題浮上檯面。在此一關鍵時刻,除了關注疫情對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造成的影響外,回顧在疫情前便已存在之趨勢與問題,亦是同等重要。

本次很榮幸再次受國家兩廳院委託,透過分析兩廳院售票系統資料,一窺台灣當前表演藝術產業在疫情爆發前後之總體發展。本次之研究資料包含二○一三至二○一九年之節目銷售、會員訂單與相關基本資料,以及二○二○年疫情期間之停演與退票相關資料。資料雖僅限於兩廳院售票系統節目與會員,但身為全台最大藝文票券售票平台,自有一定程度之代表性。

二○一三至二○一九年趨勢分析

二○一九年兩廳院售票系統不分類別節目之總票房為新台幣13.6億元,總場次7,119場,售出票數共197.3萬張,皆達到二○一三年起的新高點(註1),乍看之下,似乎台灣表演藝術產業蒸蒸日上。然而,若仔細觀察數據,會發現各種不均的情形。首先,就節目類別而論,若分別觀察兩廳院售票系統的音樂、戲劇、舞蹈、親子與其他類別,則票房、場次與售票數的逐年成長,只有戲劇與音樂類能通過統計檢定(註2);換言之,此兩類別在總體成長上是相對明顯的。反之,舞蹈類在三種計算方式上都呈現負成長,票房年平均減少兩百四十九萬元,雖未通過統計檢定,但至少在統計上,舞蹈類可視同是七年來「無成長」,這本身便已值得擔憂。

但即使音樂與戲劇類「全體」隨年份成長,其內部依然存在不均的狀態。表一為進一步觀察各地區節目銷售成長狀況之結果。表中可見音樂類在多數指標與多數地區皆隨年度顯著成長,但戲劇類只有在中部地區是明顯成長,且不受以何種指標計算影響。

一場瘟疫  揭露原本脆弱的產業體質  疫情前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之數據觀點
一場瘟疫 揭露原本脆弱的產業體質 疫情前後台灣表演藝術產業之數據觀點

表一:兩廳院售票系統各年份總票房、總場次、總售票數與平均每場票房對年份之迴歸結果,紅底加號表示隨年份顯著成長,綠底減號隨年份顯著成長。顯著水準皆為10%。東部地區因資料點相對其他地區而言過少,在此不列入分析。地區之認定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之標準,分區如下:

l 北部區域: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

l 中部區域:包括臺中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

l 南部區域:包括高雄市、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及澎湖縣。

l 東部區域:包括花蓮縣及臺東縣。

除此之外,表一進一步顯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北部地區(雙北地區,以及北部非雙北地區)的戲劇類場次顯著增加,但平均每場票房卻顯著減少。換言之,每年團隊全體提供更多的演出,但總票房卻沒有等比例成長,形成一個「供給增加,但需求並未對應增加」的狀況。這也就表示至少在北部地區,戲劇類表演團體是在一個平均每場總收入愈來愈少的狀況下,端出更多的演出。團隊是否因而陷入一個負向的循環中,每一場的可運用資金愈來愈緊縮,從而被迫硬扛更多的演出來爭取金流?此一現象是否造成團隊的資產減縮,連帶影響到疫情期間從業人員的生活緊迫性?再輔以台灣戲劇類演出仍相對集中於北部地區之現況,以上問題變得格外嚴峻。

綜以上,雖然整體而言全系統總票房隨年份成長,但若細看數據便會發現,各地各節目類別之發展相當不均,舞蹈類逐年減縮,而北部戲劇類則面臨場次增加但平均每場票房減少的狀況。以上觀察反映了截至二○一九年底為止,台灣表演藝術產業所面臨到的部分困境。

COVID-19疫情影響

而進入二○二○年後,COVID-19疫情更將台灣表演藝術產業帶入另一層的困境。圖一為截至今年五月十日為止,兩廳院售票系統上各月份節目之異動狀況彙整,其中可見三至六月份皆有四成以上節目停演,四五月份節目停演比例更是高達六成上下。以上僅包含於五月十日時已經在兩廳院售票系統上進行售票的節目並宣布停演的節目,尚不包含在該日期之後宣布停演之節目,亦不包含原本預計要進入兩廳院售票系統售票,但因疫情關係,最後選擇取消演出而從未進入售票系統的節目,故實際影響之節目數量將更為龐大。

圖一:兩廳院售票系統截至2020/5/10為止,每月份節目之異動狀況。

圖二:實線為兩廳院售票系統截至2020/5/10為止每日售票(紅線)與退票(綠線)金額,虛線則為2020年對應日期之對應金額。

而若就金額來看,圖二中實線為二○二○年至五月十日為止,兩廳院每日之售票與退票金額,虛線則為二○一九年對應日期之對應金額。截至二○二○年五月十日為止,累積票房1.7億元,但累積退票金額達1億元;對比二○一九年同期的4.9億元票房,售票金額減少3.2億元,退票金額則高達6倍。也就是說,不論是民眾的消費意願,或是已購票民眾的退票意願,都受到非常大幅度的影響。此外,以上僅為至二○二○年五月十日為止之金額,實際影響金額勢必更為龐大。

以上對於演出與銷售之影響,都對於表演藝術團隊造成巨大的衝擊,以至於連綠光與紙風車等老牌團隊皆傳出財務危機。值得注意的是,綠光劇團的《再會吧北投》在兩廳院售票系統的現代戲劇類別,已蟬連兩年的實售票數第一名。若連票房上蟬連兩年冠軍的團隊,在此次疫情中皆陷入如此重大的危機,其餘團隊要如何生存,值得憂慮。

說到底,表演藝術產業本質上便是個風險極大的產業,檔期缺乏已經讓一個產品可銷售的期間短暫,而團隊又要在這麼短暫的期間內,賭票房是否可以扛起表演藝術天生龐大的前期投資成本,無法透過長線銷售來操作。此一狀況又導致每個產品能夠累積的資產相當稀少,因此多數團隊都是處於近乎沒有資產,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豪賭的狀態,看這一次能不能爭取到下一次演出前的營運週轉金,一次賭完接下一次。

而當疫情造成全面停演時,週轉金便立即斷炊,沒有資產累積的問題便以極端窮凶惡極的方式出現。

總括而論,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的困境,並非因為疫情才出現,而是早已出現;其風險結構已存在多時,今天只是透過疫情一次體現。對於台灣表演藝術產業長期以來資產累積的缺乏,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乃至於前述平均每場票房的遞減趨勢,能否透過這次疫情進行一次大體檢,並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式,提升各團隊在相關財務方面的操作能力,或許是比當前疫情紓困更為關鍵的事情。

畢竟,紓困紓得了一時,紓不了一世。就算過了眼前的關,沒有系統性的解決問題,我們也只是會進入深陷另一個關而已。

註:

1. 兩廳院售票系統在2013年與2014年有數千場的電影銷售,2015年則在台北兒童新樂園有高達1,415場的特殊親子類節目。由於我們在探討的是跨年份的走勢,這類高度集中於特定年份的節目,我們予以排除,以確保年份與年份之間的可比較性。類似的,僅集中於2013與2014年的太陽劇團節目,其2.2億與0.5億產值亦予以排除。

2. 10%顯著水準。統計上顯著水準愈小,表示推論的可信度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