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編者按:本文來源“網優僱傭軍”(ID:hr_opt),作者:通信。36氪經授權發佈。

3月24日,工信部網站發佈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五方面18條措施,其中包括推動“5G+醫療健康”創新發展。

文中指出,要開展5G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搭建5G智慧醫療示範網和醫療平台,加快5G在疫情預警、院前急救、遠程診療、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方面的應用推廣。進一步優化和推廣5G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優秀應用,推廣遠程體檢、問診、醫療輔助等服務,促進醫療資源共享。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遠程會診、智能醫護機器人等多種5G用例被迅速投入到抗疫阻擊戰中,已初顯5G價值。本次工信部發文被業界看作是2020年中國5G發展的“總綱領”,毫無疑問,5G智慧醫療將是我國5G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但有一個問題,在抗疫中我們看到的一些5G用例都是零散的,沒有系統性地描繪出5G對整體抗疫能發揮多大價值。這讓很多人如同“盲人摸象”,對5G抗疫和5G智慧醫療的認識很片面,甚至還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噱頭而已,並沒有多大實用價值。

那麼,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呢?

日前,vivo 通信研究院院長秦飛在《人民郵電報》發表了一篇“5G賦能2019-nCoV防疫系統”的仿真推演文章,權威通信專家的解讀給人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先讓我們來到抗疫現場,以下這些新聞事件估計大家都非常熟悉:

• 一人感染病毒,隱瞞行程,還頻繁外出活動,結果連累千人隔離,甚至令全城的抗疫努力付之東流。

• 沒有口罩無法出門,無法出門又無處購買口罩,請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小區門口爭論起了這個千古難題。

• 疫情發生後,為了更好收治患者,武漢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讓人驚嘆“中國速度”。

針對以上這些事件,5G能幫上什麼忙呢?

秦飛的文章在假設5G已大規模商用的前提下,5G能夠賦予疫情防控很多技術能力:

• 5G智能終端可及時監測人體體徵參數,構建個人健康標籤,並上報疑似患者,從而有效縮短確診時間。

• 5G亞米級室內外定位能力可精準追蹤疑似病例的位置和運動軌跡,提高密切接觸者的識別準確率。

• 5G+AI醫療、5G超高清視頻遠程會診可提升醫療效率。

• 5G無人機可自動投放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減少交叉感染,控制病毒傳播。

• 5G無人駕駛救護車可縮短救治時間。

基於上述5G能力,構建了一個5G賦能疾控系統。該系統在5G終端和網絡能力的支持下,打通了公安、運營商、疾控中心、醫院、急救中心、社區和個人。

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5G賦能疾控系統

當疫情發生後,5G賦能疾控系統向所有5G手機推送並安裝疾控客戶端軟件,通過5G手機以及個人佩戴的手錶、手環等實時監測和採集用戶體徵參數,初篩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等,並設定5G健康標籤作為市民出行、上班復工的健康依據。

經公安部授權,將去除用戶身份信息後的位置軌跡,體徵檢測數據等構成大數據庫,在充分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提供給疾控專家系統等模組使用。

疾控專家系統基於大數據分析判斷用戶是否疑似,並彙報給疾控決策指揮中心。

疾控指揮中心立刻遠程通知疑似用戶防護隔離,並聯動社區聯防中心通過5G無人機為隔離用戶配送口罩、消毒液、隔離服等防護物資。

若進一步分析發現疑似用戶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則立刻通知床位等醫療資源充足的醫院收治該用戶。

疾控急救中心基於用戶位置和目標醫院位置,派出5G無人急救車收治該用戶。

若該用戶在醫院確診,則進一步通過系統排查出所有與該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的用戶,並聯動各社區聯防系統執行單獨隔離。

對於確診患者,多地專家通過5G遠程會診系統、5G+AI智慧醫療系統,為患者給出最佳治療方案。

仿真結果顯示,引入5G賦能疾控系統後,在持健康標籤人員不停工狀態下,密切接觸者成功識別概率達98%,感染人員從具備傳播性到收治時間壓縮到2-8小時內。相比原有的系統,引入5G後,即使不停工,疫情大約在30多天得到控制,總計新感染350人,遠少於原有停工狀態下1700人的感染人數,如下圖。

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5G到底能為抗疫做點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這一推演研究表明,利用5G大連接、高速率、準確定位、智能體徵監測、5G無人機和5G無人車等能力,借助客戶端軟件完善聯防聯控機制,5G賦能疾控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密切接觸者識別準確性、縮短確診和收治隔離時間,從而助力控制疫情蔓延,並支持復產復工,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秦飛的推演研究系統性地說清楚了5G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透射出5G對未來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這不禁讓人思緒蔓延,5G將如何進一步提升包括醫療領域在內的整個社會的運轉效率?

繼續以這次疫情為引子。眾所周知,當大規模自然災害發生後,比如瘟疫疾病、颱風、地震等,往往會引髮網絡擁塞,且在災後的混亂狀態下很難精準高效地分發應急物資,嚴重影響抗災效率。

想像一下這個時候5G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5G網絡連接密度高達100萬設備/平方公里,5G R16室內定位精度達3-10米,R17更是要把室內定位精度提升到20-30釐米左右,這意味著可基於5G大連接和更精準的定位能力,建設全國聯網的“防災倉庫”,當災情發生時,可避免網絡擁塞,可迅速高效調配聯網的頭盔、急救帳篷、食品等物資到各個避難所。

同時,5G+4K/8K超高清視頻+AI分析可實現機器視覺超越人類視覺,實現更廣域的監測,可實時識別和及時應對城市火災、交通擁堵、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

以日本為例,這個國家地震頻發,且在人口老齡化、資源緊張、大城市病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因此他們在對5G解決社會問題方面上的研究非常重視。

儘管日本5G商用步伐較慢,但日本總務省早就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了5G普遍需求和用例建議,並指出5G將解決以下社會問題:

• 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分佈不均

年輕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農業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嚴重,農業生產力下降。同時,城市裡從事藍領工作的勞動力也老齡化嚴重,比如29歲以下的建築工人僅占約10%。因此需要5G無人機、5G自動操作等用例來提升生產力。

• 醫療、教育等資源分佈不均

城市醫療資源緊張,負擔大,而偏遠鄉村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需通過5G+4K高清視頻來實現5G遠程會診, 5G+可穿戴設備+AI分析來提升醫療和預防效率,以及通過 5G救護車來縮短醫治響應時間等。

城市與鄉村教育水平差距大,城市內不同區域的教育水平同樣相差較大,大量學生、成人難以接受更優質的教育或再教育,需通過5G VR等應用讓人們不出家門也能接收到如親臨現場般的遠程教育。

• “大城市”病日益嚴重

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帶來了交通擁堵、出行時間浪費、交通事故增加等問題,給人們的工作、學習、購物、生活等帶來諸多不便,還增加了社會成本,因此需5G使能車聯網、自動駕駛和自動化購物等,提升交通效率,解決人們出行難、購物難等問題。

• 大規模自然災害頻發

面對頻繁的大規模自然災害,亟需5G大頻寬和大連接能力來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系統。

這些案例表明5G對使能未來社會高效運轉至關重要。在本次疫情發生後,5G熱成像測溫、5G醫護機器人、5G遠程會診等“5G+醫療健康”應用在抗疫戰中已初顯身手,同時,居家遠程工作、遠程教育興起,相信隨著5G商用普及,未來將有更多、更普遍的5G用例應用於防災減災,應用於社會方方面面,大幅提升社會運轉效率。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購買3C家電 滿額抽萬元foodpanda美食金
👉網稱可當雲端用的信箱 新版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