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丨“詮視科技”獲數千萬A輪融資,將推出面向多平台的AR系統解決方案

36氪獲悉,“ 詮視科技 ”近期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清科跟投。“詮視科技”是一家致力於AR/VR領域感知交互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實施的企業。

2018年至今,詮視科技完成了從即插即用的VSLAM系統級模組到實現與各大主流光機適配的ARVR端處理交互硬件平台,再到包含ARVR眼鏡系統級優化與標定的整機解決方案的一系列產品升級與戰略部署。

“VSLAM是視覺'即時定位與建圖'的英文縮寫,作為空間感知與人機交互的核心底層技術,從2016年至今,包括微軟、谷歌、Facebook在內的公司紛紛佈局以VSLAM為核心交互技術路徑的ARVR整機產品線,VSLAM技術正在從算法到系統級產品過渡。

一個真正的AR眼鏡兩個核心模塊,一個是近眼顯示的光機模塊,另一個就是以VSLAM為核心的感知交互模塊——它幫助受眾實現在虛擬場景與真實世界中與環境的交互,並獲得沉浸感。

據了解,在2019年之前,詮視科技更多專注於底層算法的研發、算法在端處理平台上的部署與優化、以及底層視覺硬件技術單元的打造,包括了VSLAM傳感器單元、深度成像傳感器單元、紅外成像傳感器單元和3D物體識別單元等。

今年,“詮視科技”把過往的底層技術單元集成到Slim Edge XR平台上——這是一個基於Intel Myriad X的高性能VPU 加AI端處理芯片的XR交互平台,集成了XR眼鏡所需的所有交互功能,如空間感知、深度處理、音視頻交互、手勢識別,物體識別及眼球追踪等功能,可適配各類顯示光機。並且也可以實現高度定制。系統可以經過TypeC接口適配手機和電腦,實現跨平台的輕鬆對接。

“詮視科技”創始人林瓊表示,在現階段,AR產業尚屬初級階段,“挑戰在於技術儲備和底層技術在產品上的集成能力的不足”。

站在供應商的角度,核心技術提供商如果只能提供基礎底層技術而無法快速集成,會大大拉長產品落地的周期。所以此次A輪融資之後,“ 詮視科技”將繼續拓展VSLAM底層技術在業界主流芯片平台上的系統集成。

按照計劃,“詮視科技”將會在2021年推出面向多平台的AR系統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了AR+AI的結合、端與雲的結合、分體式與一體式並存的解決方案。

“在XR設備上,將AI人工智能技術與空間感知交互和人機交互深度結合,並且通過5G的高帶寬傳輸實現雲端XR內容面向端設備的低時延推送,提升用戶體驗,幫助ARVR智慧應用場景落地,這是我們接下來專注的兩個方向”,林瓊表示。

“詮視科技”總部位於上海,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分別設有研發和生產團隊40多人,其中7位博士。先後獲得了中科創星領投的天使投資和君盛投資領投的PreA輪融資。

創始人林瓊歷任東芝、鎂光、安森美等世界500強半導體公司技術高管,有過多次創業經歷。營收狀況上,“詮視科技”在初創前兩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累計付費客戶超過70家。

AR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被提出,直到2016年,在Facebook 重金收購Occulus後,VR/AR才成為熱議的焦點,創業團隊的不斷增加帶動了當時一波投資狂熱,數據顯示僅2016年Q1相關的投融就衝破了10億美金。

不過,由於圍繞VR/AR的硬件和內容生態不成熟、使用場景沒有被完全開發、以及通訊和雲等技術當時還處於萌芽期等因素,導致這股投資熱潮到了2017年開年冷卻。

近年來,隨著核心底層單元技術的成熟,5G通訊技術的推出,AR/VR行業迎來了新的成長機會,5G具高帶寬、低延遲的特點和與雲端計算實現無縫對接,切中VR和AR普及的痛點,所以VR和AR被視為5G生態的殺手級應用。

林瓊表示,新的關聯技術的成熟,比如各類視覺傳感器,移動端平台的處理能力、AI的邊緣計算能力、端雲結合的實現,讓AR在如今有了新的想像空間。

相對於C端應用,B端的需求更垂直,場景更簡單,所以AR眼鏡在部分B端場景中已有很多落地場景,比如遠程醫療、教育、遠程協助、培訓等等。這些場景對交互的需求更加強烈,林瓊表示“詮視科技”將專注於B端應用市場,發揮其技術和產品優勢。解決B端應用碎片化的痛點。

AR眼鏡的C端應用被業界普遍關注,被認為是智能手機的下一代個人計算終端。以手機附件形式存在的AR設備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存量市場。

蘋果預計在2022年以前會發布其頭戴設備。三星、LG、華為、OPPO、 VIVO也已有相應產品發布,高通也發表了面向手機的解決方案XR Viewer。C端應用還是要解決好“玩”與“便捷”的需求,而低調的業界似乎都還在等蘋果出牌。

有數據預測,2021年中國VR/AR市場規模(含C端和B端)將達544.5億元。深創投的該項目投資總監表示,深創投是從產業鏈佈局的角度投資“詮視科技”的,看中的是其核心技術和團隊的執行力,對未來產業的成長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