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又給自己找了個新台階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鵬友說」(ID:geekpys),作者:張鵬,36氪經授權發佈。

前幾天和幾個企業家朋友聊天,聊到一個話題,疫情的衝擊把 2020 弄的波瀾起伏,但有沒有給我們留下一些東西?

答案是肯定的,全中國人民和所有行業,都被強制「地推」了一把數字化變革。從健康碼到視頻會議,從直播帶貨到辦公協同軟件,這些原本要再走不少年才能被如此廣泛應用的東西,一下子被提速了。

大家聊到了一個趨勢,那就是「深層數字化」已經獲得第一推動力。所謂的「深層」,就是指橫向看每一個行業無論新舊,縱向每一個公司無論大小,他們以數字化提升效率,都將是下一個十年的必然。

而最近這件事上,阿里雲的一系列動作很值得聊聊。

「深層數字化」的時代說來就來

中國互聯網發展 20 多年,但客觀的說,數字化這件事,一直停留於淺層階段。

雖然在 C 端大量用戶迅速形成了數字化的生活習慣,社交網絡、信息消費、電子商務、水銀瀉地一般的變成了社會新常態

但在 B 端,這些年一直數字化的進展是很有限的,至少是非常不均衡。由於各個行業,甚至各個企業實際情況、需求、數字化場景經驗的差異。並不容易找到 C 端那種普遍需求之上的普遍產品。

再加上各個行業和企業認知程度的不同,數字化滲透的速度一直是緩慢而艱難,數字化「掃盲」、「脫貧」還有很多產業和企業沒完成。這自然吸引不了更多優質創業者參與,也吸引不了資本的大力加持,怎麼看都是個是個「滴水穿石」的慢功夫。

但疫情是只「黑天鵝」。突然在一段時間內,讓所有行業和企業被迫、強制性地體驗了一次深層數字化之旅,數字化的廣度(所有企業所有人)和數字化的深度(數字化的業務流和工作流,而不只是銷售的數字化),都會一次大突破。

今年雲棲大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就特別分享了三個故事,都與疫情催生、助推行業數字化拐點相關。杭州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碼從第一個版本上線,到在超 200 個城市落地,耗時僅 15 天;達摩院的 AI 診斷技術可在 20 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 CT 影響作出判讀,準確率達 99%;釘釘不僅在國內服務於企業員工,還成了教育領域的數字化基礎架構。

變革最大的阻力,就是認知的不統一。這下好了,數字化被在「深度」和「廣度」同時強迫體驗,確實有可能是會讓更多的人和組織看到效率提升,進而數字化「上癮」。因為一般來說,to C 的產品好 3-5 倍的體驗才能迎來爆發,但 to B 效率提升 30-50% 就會被普遍採用了。

今年眾多資本和巨頭開始重點看消費和 to B 領域,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深層數字化」的時代迅速到來,舊世界要開始重新迭代一次了。

「大爆發」還缺些什麼?

「風口」這個概唸過去總是被誤解,大家看媒體上怎麼說就覺得哪個是風口。其實真正的趨勢是可以推導分析的,不是只看一些現象的反向總結。

疫情只是一個加速,淺層與深層數字化的「分水嶺」來首先來自於基礎設施的變化。

我們應該看到,經過 20 多年發展,數字化這件事,在基礎設施層面,以及技術層面已經越來越成熟。

既包括雲計算 IaaS 層面上的存儲、網絡、芯片、雲操作系統,PaaS 層面的容器、數據庫,還包括很多周邊技術如 5G、IoT 物聯網、AI 人工智能、移動化能力等。是多個層面、多個維度的技術共同疊加。

另一個變化是「大玩家」的力量。C 端飛速數字化本身也推動了一大批科技公司去自己構建基礎設施,現在他們都開始對外「溢出」能力了。

這些能力的溢出只是去多搶一塊市場意義不大,巨頭進場真正的意義是改變原有的「市場線性發展軌跡」,去做一些創業公司做不了的事情,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也是「深層數字化」趨勢一個重要的指標。

要爆發,要提升滲透率的發展斜率,就要解決三個關鍵要素——成本、易用性、個性化。

還是拿著這方面做的最堅決的阿里來看,比如阿里雲就是最早提出「去 IOE」(IBM 小型機、Oracle 數據庫、EMC 存儲)的雲廠商。只有後來者才能打破原有行業的成熟成本和價格體系,把數字化的初始門檻降下來。

這些針對成本的問題,確實很難被創業公司推動解決,阿里也是過去十幾年的海量投入,結合自己的其他業務的能量積累,才能推動這一步。

不過我覺得阿里這樣的巨頭,更大的貢獻還是要來自於對「商業計算環境」的推動。

當整個數字化時代從薄薄的一層個人計算延伸至包含一切的商業計算;從主機時代躍遷至分佈式時代,算力從線下遷移至線上變成雲,只是通過投入,解決基礎設施便宜可用這一個層面是不夠的。必須要屁股坐到更廣更深的產業裡,去解決「痛點問題」。

比如阿里雲上半年提出的「雲釘一體」,就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戰略。

「雲釘一體」的意思,其實就是讓這個已經有了眾多用戶,深入到眾多行業的軟件,升級為一個「商業操作系統」,而依託阿里雲提供的超級簡單的開發環境,用戶自己設置應用和系統流程。

打個比方就是原來的「雲」都是給專業人用的,就像裝了一個 DOS 系統,開發複雜、應用界面很難用。而釘釘現在提供了 Windows 界面,阿里雲又建立了一套新的開發環境,這樣更多的人可以在上面更好的「自我定製」解決數字化的問題。這可以把易用性和個性化都大幅提升上去。

以往開發商業體系的應用,全權交由程序員,由此確實帶來一系列麻煩。程序員不懂業務流程,每個企業、每個行業的經驗不具備可複製性,企業場景複雜繁多,開發出的程序可能不適用於企業實際場景。即便是大公司成熟的商業應用,別人花錢買了用起來也會遇到不匹配的情景,要不就要「削足適履」,要不就要搞定製開發,這樣企業數字化進程當然就慢的很,也不夠爽。

近年來隨著低代碼/零代碼等技術的更新,阿里雲和釘釘一起,顯然在解決業務人員不懂程序,程序員不懂業務的數字化困境。在此基礎上,企業很容易開發構建起自己的應用程序,不再需要買一套系統「削足適履」,硬套邏輯。

其實釘釘本身原始能力上就有不少關鍵應用。釘釘囊括了 ERP(企業資源計畫)、CRM(客戶關係管理)、OA(人力)等 SaaS 層面的核心能力,現在結合阿里雲的商業計算和新開發環境之後,關鍵應用+平台的能力,開始有了真正走向「操作系統」的感覺。

「雲釘一體」的本質就是面向大中小型企業、政府、甚至是個人,提供一整套數字化的「基礎平台+小程序開發體系」,用戶可以更應符合自己情況的方式,通過深層數字化去解放效率。

阿里雲+釘釘的結合,有沒有讓你想到 PC 時代的 Wintel 聯盟(Windows 操作系統+Intel 芯片硬件),當年他們聯手推動了個人計算的普及。這本質上也是越來越好用的操作系統和越來越強的計算力,一起推動大生態才能實現的。

雲的 2.0

不得不說,「阿里概念製造公司」最近火力很猛,「雲釘一體」大家還沒吃透,今年雲棲大會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就又拋出了「雲端一體」的戰略。

阿里雲在過去十年用自研的「飛天操作系統」,去解決以往傳統 IT 時代基礎設施資源雲化過程中的複雜性問題。通俗說就是隨著小型機、大型機等 IT 單機設備越來越多,計算環境越來越複雜,「飛天操作系統」通過分佈式計算能力解決了服務器與服務器之間資源、數據調度、管控的問題。

當然今天他認為僅依靠「飛天操作系統」還不夠,IoT 時代涉及端的形態更多,從芯片到 PC、手機,雲如要更好地匹配 IoT 時代的計算環境,需要對雲進行再升級。

「雲端一體」帶來的最大變革,即過去在硬件上的算力可以全部遷移到雲端,每個人在雲端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個人電腦,而不再依賴於 CPU、GPU 等硬件指標。

而且,以往端側從各種硬件組件的採購到軟件、中間件的適配,像搭積木一樣,過程、環節繁瑣,成本昂貴。現在通過在雲端佈置一切軟硬件能力,再把一整套 IoT 平台能力賦能給端側,基於雲計算,構建出新型的端形態。這應該是 IoT 時代與傳統 PC 時代最大的差異,這種計算的變革是自上而下推動的。

在我看來,所謂「雲釘一體」與「雲端一體」本質上就是阿里雲的 2.0 版本,這件事定義了阿里雲接下來一個階段的核心目標,那就是從商業計算的中台基礎設施,變成一套商業領域的「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基於雲計算,又有協同、移動、數據智能、IoT 一體化能力。

「雲釘一體」更聚焦商業操作系統本體,相比之下,「雲端一體」,更聚焦於基於大量 IoT 的計算新環境。這是一個更深遠的商業計算環境的佈局。顯然,阿里在長期趨勢上的堅決行動,「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還是那個味道,2020 又給自己找到了個新台階。

如果說 10 年前,阿里雲創立時候給自己找的台階,是向上通往「我相信」的,那麼現在阿里雲這個更複雜,跨度更大的台階應該是向下的。

這需要把「自己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的阿里雲,變成為更多人和組織,去建立「因為好用所以能實現」的商業計算操作系統。

這件事超級複雜,但很值得期待。畢竟「深層數字化」的下一個十年,誰真正解決這些「真問題、大問題、難問題」,時代當然也就會給予誰匹配的嘉獎。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