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丨英特爾再推多款芯片,持續擴充工業物聯網產品線

9月24日,在2020年英特爾工業物聯網大會上,英特爾除了發佈第11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之外,還推出了首個專為物聯網優化的全新處理器平台:英特爾®凌動® x6000E系列和英特爾®奔騰®N系列、賽揚®J系列處理器,豐富了面向工業物聯網垂直領域的產品線,持續加碼智能邊緣。

智能邊緣其實就是不再將數據放在本地或者上傳雲端處理,而是放在靠近網絡可以獲取到的位置進行分析,描述的是一個獲取數據的動態過程。而談論智能邊緣,需要首先回到物聯網——這個基本盤巨大的市場。

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計將超過270億個,而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1000億台。這麼多台設備產生出來的數據以及連接問題,如果都讓雲以及數據中心處理的話,必將不堪重負。

此外,目前的工業物聯網講究「IT+OT」(信息技術與操作技術融合),隨時獲得與生產流程相關的信息,在降低企業內部技術部署費用的同時,還便於管控整個生產過程,及時根據市場動態作出調整。這樣一來, 就會對數據處理的實時性、低抖動、低延時提出更高要求。

此時,如果企業選擇將全部數據放在本地處理,無論是打造數據倉庫還是購置數據處理運輸設備都將花費不少的資金,且效率差強人意。而若是選擇上傳雲端,除了有一定的數據安全隱患之外,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往往無法滿足實時性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就是將人工智能運用在邊緣。因此,隨之催生出來的智能邊緣成為了眾多對海量數據有處理需求的企業的一個熱門選擇。IDC預計到2023年,超過50%的企業IT基礎設施將會在邊緣部署。而現在這個比例不到10%。

未來,不斷增長的邊緣需要物聯網設備提升連接性、增加帶寬、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對算法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強的性能功耗比的人工智能芯片來滿足這些人工智能處理的要求。」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兼首席工程師張宇說道。

此次英特爾推出的幾款處理器是對智能邊緣未來前景的看好,也是整個英特爾物聯網戰略的一個落地實踐。

在英特爾內部的組織架構中,工業物聯網屬於已經三歲了的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IOTG)。張宇介紹稱,可以用「三縱兩橫」描述英特爾物聯網戰略。「三縱」分別是:研製芯片、推出集合了不同功能的軟硬件平台以及視覺的應用。而「兩橫」則落在開發軟件工具和構建生態上面,一個連接開發者,一個涵蓋友商和客戶。

目前,各路玩家不斷湧入工業互聯網領域且奮力擴大版圖,華為講「5機」協同,而阿里則在不久前推出「犀牛製造」,市場正在醞釀變化,未來競爭不可避免。

不過,張宇認為現在更多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階段。「尤其是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需要有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方案提出,這樣才可以有一個最優化的,以及滿足特定用戶具體需求方案的出現。」

原創文章,作者:哈力克。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