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電子要賣小型衛星,價格同類型最低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經中文網,36氪經授權發佈。

佳能電子將啟動銷售用於地表和太空拍攝的小型人造衛星。價格為每顆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00萬元)以下,控制在小型衛星中最低的水平,將開拓氣象公司和數據分析公司的需求。圍繞人造衛星,將從多數小型衛星獲得的數據用於防災和營銷等的趨勢正在擴大,新興企業相繼涉足。

 佳能電子的首顆人造衛星「CE-SAT-I」
佳能電子的首顆人造衛星「CE-SAT-I」

佳能電子的衛星還轉用來自多功能一體機和數碼相機等的零部件,零部件的8成以上實現自產化。與類似性能的競爭機型相比,價格降低約2成。衛星在日本埼玉縣美裡町的辦公設備工廠生產。借助自主製造用於衛星姿態控制和方向識別裝置,交貨期降至同行業6分之1以下的3個月。最早將在1月內啟動接收訂單。

佳能電子的衛星配備長約10~60釐米的光學望遠鏡。觀測地面時,具備可識別道路、建築物和汽車等的分辨率。還將承擔發射的籌備工作。由於交貨期短,即使因火箭的原因造成發射失敗,也能迅速準備替代產品。

圍繞人造衛星,預計今後利用的範圍有望擴大,例如通過人工智能(AI)分析觀測到的數據,用於防災和營銷等。尤其是發射多顆小型衛星、使之相互協作的「星座 (Constellation)」計畫相繼出現。

這是通過發射多顆小型衛星替代1顆數百億日元的大型衛星的方式。製造費用和發射成本低廉,同時由於環繞軌道的衛星較多,具有容易獲得地球上的目標地點和時間的數據等優點。

美國初創企業Planet Labs已運營150多顆衛星,銷售其拍攝的地表圖像。美國Maxar Technologies旗下、屬於老牌衛星製造廠商的美國SSL向Planet Labs交付一部分衛星,還開始推進製造、圖像銷售和分析等的分工。

佳能電子自2017年起將2顆自主製造的衛星送入軌道,一直在推進衛星控制設備和軟件等的性能驗證。該公司認為除了圖像數據的銷售等之外,衛星自身也有望在日本國內外贏得氣象公司等的需求。配合衛星和零部件銷售等,到2030年使太空相關業務營業收入達到500億日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