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柯P支持淡北道路,為拉攏侯友宜?

農曆年前,環保署共召開十三場環評大會或小組會議,耗時二十四年、連接淡水與北投的淡北道路開發案在沒有任何環評委員提問的狀況下,歷經兩小時發言、十分鐘閉門審查後過關。縱看全案的轉折,除了環評委員換屆,台北市政府態度轉變被視為一大關鍵。

除了柯文哲,歷任台北市長皆反對

二○一九年三月首次「柯侯會」,柯文哲與侯友宜焦點之一就是淡北道路。由於淡北道路將衝擊台北市交通,歷屆台北市長都反對。柯文哲並不像他的前任馬英九、郝龍斌提出質疑,甚至表示「錢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幫忙出。」此舉被解讀為拉攏新北市長侯友宜。

淡北道路被認為是淡海新市鎮房市的救命丹,不過侯友宜的訴求是「淡水人需要一條安心回家的路」。二十餘年來,淡水人口成長超過七萬,每年成長二%至五%,跨縣市的通勤與救災卻始終依賴台二線。由於台二線拓寬必須徵收民宅,困難度高,新建一條淡北道路成為許多淡水人的夢。

交通部曾於一九九六年提議興建一條全長共十二.八公里的「淡水環河快速道路」,從淡水渡船頭一路到關渡,最後銜接洲美快速道路。路線因鄰近紅樹林濕地遭質疑影響生態,不僅地方居民與環保團體抗議,前總統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也表達反對,開發案最終未通過環評。

台北縣政府於二○○六年將提案改為平面道路捲土重來,同樣引起反彈,最後於一一年有條件通過環評。不過,環保團體提起行政訴訟,法院於一三年判定工程基地範圍尚未規畫,可能破壞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而撤銷環評結論,工程戛然而止。

淡北道路除了有破壞生態之嫌,是否能解決塞車問題也遭質疑。全長五.四五公里的公路,起點為台二線與台二乙線交會處,終點在北投大度路三段。時任台北市議員吳思瑤就批評,淡北道路與既有平面道路平行,公路出口又與台二線一致,根本無助分流,反而使北投面臨交通瓶頸。

開路只是移轉塞車的端點

時任台北市交通局長林志盈當時也表達反對:「施工單位應提交通維持計畫,新北市府卻沒提北市這端的計畫,也沒有舉辦地方說明會。」最後,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市議會宣示:「淡北公路涉及台北市部份,沒有經過我同意,不會讓它動工。」

因為淡北道路將影響生態又無法解決交通問題,屢次提案都遭環保團體反對。(李佳穎攝)
因為淡北道路將影響生態又無法解決交通問題,屢次提案都遭環保團體反對。(李佳穎攝)

因為淡北道路將影響生態又無法解決交通問題,屢次提案都遭環保團體反對。(李佳穎攝)

「淡水居民以為路開了就不會再塞車,其實只會轉移塞車的端點;北投居民以為這條路和自己無關,但未來很可能出現壅塞的問題。」長期關心淡北道路開發案的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律師張譽尹表示。

環保署於一五年重新召開淡北道路開發案的環評會議,一八年由專案小組初審,一九年進入環評大會。時值侯友宜上任,每場環評大會都全程參與、親自督軍;相較之下,柯文哲態度模糊,在興建方案沒太多改變的狀況下,又不如歷屆市長極力反對,挨批是政治考量。

張譽尹認為,淡北道路開發案歷時多年,行經淡海新市鎮的淡海輕軌一期已經開通、二期預計於二四年通車,連接淡水的八里淡江大橋將於年底完工,應先評估這兩大交通建設的成效。淡北道路看似短期可紓解台二線的尖峰車流,卻是最傷害環境生態的做法。

最後一次環評大會召開之前,扁市府時期的交通局長濮大威特別站出來,以專業角度指出,淡水的通勤族大部分都是一人開車,淡北道路興建後,開車族並不會減少;同時,郝市府時期的交通局長林志盈、柯市府首任交通局長鍾慧諭以及其他不具名的四位前台北市交通局長都連署反對。

通過環評的委員皆無交通背景

據瞭解,台北市交通局至去年九月仍不滿意新北市提出的相關交通配套措施,並要求召開相關說明會,持續調整到取得居民的共識;十二月初,北市府卻回覆新北市沒有任何疑慮。但台北市議員黃郁芬質疑:「新北市府究竟提出什麼配套措施?台北市交通局卻不曾公開說明,僅舉辦兩場說明會。」

最後一次環評恰好遇上環評委員換屆,大部分環評委員疑似因「不聽話」而不續聘,目前沒有任何一位委員具有交通背景。有別於歷次審查曾發生票數五比五的對峙狀況,新任環評委員審查淡北道路時無一提問,最後無條件通過,這些尚待釐清的交通問題亦不了了之。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審了14年!淡北道路開發案過環評 侯友宜:拚2023年通車
相關報導》 淡水交通有解?淡北道路二階環評初審過關 仍待雙北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