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 臺博館爬梳原民與漢人互動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臺灣博物館《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開幕,匯集館藏清代臺灣兩大地方文書系統,包括「岸裡大社文書」及「恒春縣行札」(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兩批珍貴歷史文獻,展出93件文物,涵蓋古文書、地圖、契書文件、原民器物,從族群互動歷史線索,解碼清代古文書,詮釋探詢18至19世紀臺灣「內陸沿山」及「內山邊區」社會的樣貌,還有身處其間的原住民文化與對應社會的演變。

清朝時代文獻經常出現「內山」兩字,來稱呼臺灣某些地區,廣泛稱呼幾乎沒有漢人和官兵會前往的地區,屬於高山族的居住領域和勢力範圍,後來高山族逐漸與漢人一起生活,漢人勢力也慢慢往進入山區;臺灣民間也有「內山」俗稱,臺語歌王葉啟田昔日多首歌曲詠唱「內山地區」風情,例如《內山的姑娘要出嫁》、《內山和尚》、《內山之戀》。

臺博館1908年創館,典藏超過百年臺灣原住民文物,藏品年代久遠且類別多元,豐富素材可供呈現原住民與漢族社會接觸互動的近代歷史,扮演反思歷史與重現文化的場域,提供不同族群觀點與對話的空間。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透過臺博館藏文物資料的整合展示,呈現邊區社會的發展,爬梳及探究邊區社會裡,漢人與原住民互動關係及歷史脈絡,讓大家省思臺灣歷史文化的蘊涵。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展至10月4日,綜合運用歷史文獻、社會生活器物、歷史圖像、輿圖等文物,兼納清代官方與民間社會的歷史與文化物件,以族群接觸與互動的歷史線索及文化結晶為素材,進行文書、圖像與文物的詮釋,以鋪陳探尋18至19世紀臺灣「邊區社會」推展時的邊區多族群社會概觀。

原住民的生活器物呈現族群接觸與互動的影響,也反映山區原住民應對社會環境改變的文化重組策略;原漢接觸的歷史文物,如界碑、功牌、餉票等,則例證「邊區」原漢社會關係歷史性變遷所產生的新族群互動形式。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開幕,從族群互動歷史線索,解碼清代古文書。(臺博館提供)

屏東佳義部落青年傳唱者吟唱排灣族古謠及勇士歌。(臺博館提供)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透過文物爬梳內山邊區社會,漢人與原住民互動歷史。(臺博館提供)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詮釋18至19世紀臺灣內山邊區原住民文化與對應社會的演變。(臺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