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當代敘事影展」:為未來的歷史建檔 —— 柬埔寨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

文:黃書慧

「柬埔寨是個年輕的國度,而我們得讓年輕人擁有可以憧憬的未來。過往告知我們明日或發生之事;影像滋養並激發我們思考,是向前行的巨大動力。教育讓我們們得以透析影像,掌握技術;創作讓我們得以發聲,亦抒發情感。」——潘禮德,柬埔寨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Bophana Center)共同創辦人

1990年代初期,柬裔法籍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正在柬埔寨境內執導他的第一部紀錄片,當時距離赤柬政權結束近10年,國家滿目瘡痍。歷經動蕩不安的局勢與屠殺,國內文化產業遭受重創。戰前正值電影黃金時代的柬埔寨,至此,僅留下寥寥無幾的影像檔案,靜待在時間的流逝下,任由熾熱的空氣灼燒與塵埃覆蓋侵蝕後盡毀。

當時並非潘禮德一人,對柬埔寨國家影音資產落入困境而感到憂慮。時任柬埔寨文化藝術部長,同為電影導演的游潘納卡(Ieu Pannakar),也有感建立一個可存留記憶與藝術創作的空間的急迫性。該空間既可作為保存與再現柬埔寨影像檔案所用,亦將成為戰後文化產業發展的全新動力。於是,在兩位影人的努力下,非營利組織「柬埔寨影音發展輔助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ssistance of Audiovisual Development in Cambodia,簡稱 AADAC)成立,四位來自電影界的重點成員——黎安·魏爾蒙(Liane Willemont)、安涅斯·塞尼夢(Agnès Sénémaud)、皮耶爾·瓦隆(Pierre Wallon)及尚·德·卡龍(Jean de Calan)熱心投入,著手發起柬埔寨影音資料保存計畫的概念與設立。

協會歷經近10年的多方遊說,倡議文化保存對國家認同的重要性,以及檔案修復與建立所帶來的開拓性。2006年金邊市中心,一棟保留著典型60年代建築風格的建物被重新啟用。在柬埔寨政府的支持下,戰後首個影音資料館成立。而作為前殖民宗主國的法國,相關機構亦為資料館帶來雙邊協助,包括財務與技術支援,龐大的檔案資料庫開放使用等。幾個月內,資料館終於成形。

肩負著影像檔案修復重任的「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

2006年12月4日,資料館正式命名為「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Bophana Audiovisual Resource Center,以下簡稱波法娜中心),以紀念赤柬大屠殺下的年輕受害者——侯波法娜(Hout Bophana)。1976至1979年間,波法娜在勞動集中營秘密寫下上千封告白書,揭露赤柬政權如何處死她的父親、戰爭期間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當時禁忌的愛情。潘禮德曾以波法娜為原型,拍攝半紀實、半劇情紀錄片《波法娜:柬埔寨悲歌》(Bophana: A Cambodian Tragedy, 1996)。「記憶」成為資料館的靈魂中心,亦是重建柬埔寨歷史連續體(historical continuum)的關鍵,即使赤柬政權曾企圖徹底抹滅過去,讓整個國度倒退回到空白「元年」(Year Zero)。

「我們得掌握、瞭解並接納我們自身的歷史」,潘禮德說。連結過去,得以映照當下與預見未來。

成立以後,檔案建立與維護成為波法娜中心的首要任務。2006至2008年期間,中心開始密集培訓檔案管理人員,啟動柬埔寨影像遺產、資料的整理與建檔,同時推動影像與音樂相關藝文活動。他們在全國城鄉間舉行放映,鼓勵柬埔寨藝術家和學術夥伴加入「記憶、檔案與創作」計畫(Memory, Archive, and Creation)。2009年,是中心的轉捩點。在辦理過多場放映活動、音樂會、藝術工作坊、研討會和培訓營之後,全柬裔的工作團隊累積豐富的營運經驗,承接先前的法籍協會成員,正式接手管理波法娜中心。

該年,波法娜中心亦完成了音樂專輯《被遺忘的歌》(Forgotten Songs,2009)及兩部影片製作。成品獲得的正面迴響,讓中心決定讓館內技術人員與設備,向專業電影製作團隊和規格看齊。這期間,波法娜中心也開始支持國外影像工作者前來柬埔寨拍片。2009年7月,在法國發展協會(French Development Agency,簡稱 AFD)和柬埔寨文化藝術部支持下,柬埔寨國家電影委員會(Cambodian Film Commission)成立,波法娜中心正是成立的關鍵。

接下來的十年,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開始在製作與創作的道路上,舉步邁進。

隨著訪客的數量增長,波法娜中心的檔案建立與技術創新需求隨之增長,開始加速全國影音資料搜集與建檔工作。當館內電影製作與廣播技術人員訓練已日趨成熟,波法娜中心進入了藝術創作階段。短短數年內,中心培訓出的新銳導演,開始在國際電影節場景如日舞影展(Sundance)、英國紀錄片中心(DocHouse)、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DFA)等嶄露頭角,影像作品包括《關於我父親》(About My Father,Guillaume Suon,2010)、《何處是我柬埔寨的家》(Where I Go,Neang Kavich,2012)、《赤色婚禮》(Red Wedding,Chan Lida & Guillaume Suon,2012)以及《高原的最後一隅》(The Last Refuge,Anne-Laure Porée & Guillaume Suon,2013)等。這時期的創作題材,多環繞赤柬所遺留下的集體和個人創傷記憶,簡潔而充滿張力的紀實影像,透過青年世代導演的視角,窺見戰後柬埔寨內在的暴力與矛盾。至此,柬埔寨於國際舞台上,終於得以自發向世界發聲,提出屬於柬埔寨自身的觀點。

緊接著,波法娜中心持續來到下一階段計畫——提供柬埔寨年輕人適當的交流和表現平台,支持他們踏入參與與時俱進的多媒體世界。

首個多媒體計畫為2012年的「一美元計畫」(One Dollar),該計畫將統計數據上的數字拉近為個人,將視角放予生活在貧窮線下的柬埔寨人民。計畫以系列短片形式,呈現為一美元而得和生活搏鬥的人們,一天內所發生的故事。戰後的柬埔寨外資爭相進入,在洪森政府當權下,經濟飛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預估柬埔寨的經濟成長率將持續增長,號稱全球十年來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然而隨之起舞的,還有國內的貧富差距問題,資方對勞工的剝削日趨常態,以經濟發展之名引發的土地掠奪爭議,以及東北山區大片原始山林消失殆盡的非法伐木活動。社會運動遭暴力鎮壓的新聞屢見不鮮,政治異議份子暗殺事件頻傳,國家正義似乎仍被過去的恐懼幽靈籠罩。多部紀錄片,如梳理工運領袖契維嘉刺殺事件的《誰殺了契維嘉》(Who Killed Chea Vichea? Bradley Cox,2010)、紀錄金邊成衣廠工人抗議剝削遭打壓的《赤色成衣》(Red Clothes,Chan Lida,2016),導演燦莉達正是波法娜中心培訓出的新銳導演、側寫金邊萬谷湖居住正義抗爭的《柬埔寨之春》(A Cambodian Spring,Chris Kelly,2017);控訴環保鬥士楚武堤被警方槍殺事件的《倒下的白朗森林》(I am Chut Wutty,Fran Lambrick,2016)等,都對柬埔寨社會議題有所著墨。

在重重的社會不平等與不正義之下,弱勢族群的身影與聲音,更無顯現之地。

影像的發聲力度——聽見柬埔寨少數族裔女性和邊緣族的聲音

「我的家鄉所面對的困境包括學校和醫院的距離。還有,人們太小看我們村子裡的女性了。」——《阿嬤的憂慮》導演羅恩卓(Loeurn Chhouk)

柬埔寨是東南亞區域裡族群分佈看似最單一的國家,約1,500萬的人口中,95%屬高棉族(Khmer)。地理因素造就柬埔寨的少數族裔社群。在偏鄉地區,族群差異與地緣政治背景使狀況更為錯綜複雜。縱使在一個健全的社會,少數族群常受到孤立。種種的挑戰如土地侵佔、社會或政治衝突、動盪的局勢、流離失所、低出生登記率、難以獲得契合族群文化的適當教育和醫療服務,同時缺乏尋求司法公正的管道及其他必要服務,包括社會服務和創造條件等,都箝制了他們行使權利的可能性。

另外柬埔寨傳統文化使然的階級與父權制度,使社會對歧異的包容度低,公民權利亦難以自由行使。當中,性別與性別平等相關資訊匱乏,讓女性所處的位置更尤其險峻。柬埔寨女性所受到的壓迫,植根於長遠的歷史淵源與不對等的結構性權力關係,無論在公共領域或私人空間,女性遭受的暴力與掌控源自於性別刻板印象,這從百年來壓迫女性的婦女守則「訓誨詩」(Chbap Srey)仍被列為教科書的現象中可見一斑。

2018年,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在影像創作與製作領域上站穩以後,決定走入社區,開始落實在地青年培訓,以影像為偏鄉邊緣族群與少數族裔女性發聲。而一切從嚴謹的田野踏訪與評估開始。

計畫從柬埔寨境內資源最匱乏、地理位置相對最偏遠的三個省份——臘塔納基里省(Ratanakiri)、蒙多基里省(Mondulkiri)和班迭棉吉省(Banteay Meanchey)啟動。波法娜中心的工作團隊踏入鄉里進行研調評估,歷經三個階段:一、與鄉長、鄰里單位進行訪談,傳達計畫目標與學員招募訊息;二、親自接觸在地青年,透過青年組織與家長面談傳遞訊息;三、計畫問題釐清與申請協助。訪談與研調過程中,偏鄉地區長期以來存在的童婚、性侵事件、毒品及針對婦女的性別暴力行為等社會問題亦逐一被挖掘顯現。工作團隊亦和鄉長達成共識,應允未來的計畫成果將於社區放映,且鄉長將成為計畫連結在地居民的關鍵。

經過紙本、網路訊息發佈與招募後,經由柬埔寨國家電影委員會委員、柬埔寨國際電影節總監及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資深紀錄片導演、製作人等評審員親自面試遴選,12位來自不同地區、身份與族群背景的學生入選,除了高棉族外,還包括了庫依族(Kui)、普農族(Bunong)、東本族(Tumpoun)、克倫族(Kreung)和嘉萊族(Jarai)的少數族群青年。

2019年,入選的12位青年學員來到金邊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展開從「零」開始的密集培訓。一切從基礎開始,包括攝影理論與操作、腳本撰寫和分鏡、導演方法、收音與後製剪輯。過程由波法娜中心專業導演與技術人員擔任導師,授予議題研調方法,同時還有電腦與網路的使用教學。3月,12位學員在金邊街頭,開始了第一次的拍攝實習。作品集結成10部短片,以城市邊緣人物為主角,呈現出柬埔寨首都小人物的浮世百態。

學員們進行社區影像計劃的拍攝

接著,培訓計畫開始切入議題,透過系列深度工作坊,包括議題設定、田野踏訪與報導方法、以及性別差異與意識的建立,學員開始連接自身家鄉的現況,挖掘議題並設定拍攝題材。一切準備就緒後,返鄉蹲點紀錄便開始了。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拆組成兩個團隊,進駐鄉間社區拍攝。期間他們得往返金邊波法娜中心與拍攝地點,和導師進行影像素材討論,後返回補足所需的畫面和聲音。駐點期間,拍攝團隊亦同時和當地政府機構、醫院、學校和居民密切合作。

從徵選到培訓,實習再到返鄉拍攝,歷時近一年。

社區影像計畫共產出9部短片,刻畫出柬埔寨偏鄉與城市邊緣裡9位女性的生命故事。《缺席的父親》(Where’s My Father, Blong Saroeun)、《風平浪靜》(Endure, Mang Lean & Leng Vunneng)、《人生的道路》(My Path, Sev Poav)及《絕望之餘》(Ulcer in Mind, Mourng Vet)觸探少數族裔女性所遭遇的性侵、家暴和早婚議題;《最後的希望》(Last Hope, Ret Sithot)、《山中傳來讀書聲》(Don’t Give Up, Phok Rany)探討貧窮下的失學現象與語言流失;《阿嬤的憂慮》(Worry, Loeurn Chhouk & Proel Pring)、《無水之竹》(Bamboo without Water, Din Roda)以隔代教養帶出偏鄉的性別暴力、醫療困境與毒品使用議題;《家在何方》(On the Move, dir. Heng Minea)則描繪出泰柬邊境地區赤貧階級無棲身之地的真實狀況。

短片以利落的敘事風格,警醒人們對柬埔寨少數族群,尤其當中的女性所面對的困境意識。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和偏鄉社區的密切合作,透過在地青年導演們的鏡頭,將這些長期處於社會暗角處的族群帶入世人的視界。能夠凸顯這些女性的特質與力量,而非將其視為弱勢,同時將話語權歸還予她們,是波法娜中心執行此計畫的目標。而多元媒體,正是可以讓參與者產生連結共鳴,使文化去中心化的管道。透過國內與國際影展放映,無論身處何地,影像終將開啟對話,亦是在為未來的歷史建檔。

延伸閱讀
「讓大阪再偉大一次」:公投再登場,為何一定要把大阪府變成「大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