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特種行業、身障族群,日本的「社會旅行」能給台灣觀光什麼啟發?

文:RTM泛旅遊

身處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其心境跟以往有什麼不同?或許在面對無法控制的大環境,轉而注重身心靈層面的提升,也可能因為空間的阻隔,反而更注重人與人之間心的連結。

「可以到達的地方變少了,那麼,不如把能抵達的地方都當成秘境。」

台灣的國內旅遊也因後疫情階段的推波助瀾,讓更具深度、體驗性的「小旅行」成為旅遊業者重點發展項目。而所謂的小旅行該如何包裝?有哪些更深入的話題可以引起關注?能否嘗試更主動地賦予旅人們參與的意義?體驗型旅行商品是不是能讓消費者更願意掏錢出來?這些都是旅遊業者值得去思考的。

日本的社會企業Ridilover是安部敏樹(Toshiki Abe)在2012年成立的社團法人,初衷是以「打破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為號召,希望結合嚴肅的社會議題和許多人喜愛的旅行,進而喚起群眾對這些議題的重視。

安部敏樹說:「我們希望透過旅行,讓大眾更輕鬆地認識問題、造訪現場,進一步發覺主動解決的可能性。」

Ridilover迄今提供超過250種不同的「社會旅行」,總計參加人次超過1萬人,從更生人回歸社會、身障者自立、AV產業內幕旅行、到鄉下蓋民宿製茶與改裝閒置住宅等。他們也嘗試與學校合作,如訪問核廢料再生工廠進而關注「核廢料議題」或前往偏鄉支援廢棄農耕地再生而正視「高齡少子化問題」。

以Ridilover的例子作為對照,台灣也有許多需要被關注的社會議題,在疫情後的時代,大眾對於時事的敏銳度顯著增加,不再認為社會上發生的事都與自己無關,而是深刻感受到「世界上每個角落發生的事,在未來都可能與自己有關。」業者或許也可藉此機會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包裝,增加旅遊與社會議題的連結。

疫情雖在2020年造成全球經濟大蕭條,讓人類獲得慘痛代價,卻也在地球日50週年讓環境因疫情而有前所未有的緩解。舉凡中國的廢氣排放及空氣污染明顯下降,歐洲二氧化氮濃度大幅下降,各觀光勝地例如義大利威尼斯運河與美國邁阿密海灘也達到難得一見的舒緩,暫時回歸其原有的風貌。

這也迫使人們開始反思是否以往因應全球化帶來的觀光浪潮,對自然環境早已是不堪負荷之重。泰國國家公園疫情關閉期間出現了許多難得一見的動物活動,泰國政府研議未來將每年定期關閉國家公園3個月,讓自然資源得以喘息。

台灣在國旅復甦之際,人們選擇先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紛紛改前往自然僻靜的區域享受大自然,並同時學會對環境感恩及負責,這種生態旅遊模式也變成後疫情時代的趨勢之一。像原森旅行這樣標榜永續生態的旅遊業者,與島內散步推廣永續旅行與環境教育都是將旅行與環保議題結合的實例。

教育體驗課題

下半年隨著疫情解禁,適逢暑假旅遊旺季的學子與親子客群也是旅遊業者爭相搶佔的商機之一。你記得自己學生時代旅行去哪裡嗎?劍湖山、六福村還是九族文化村?只依稀記得坐大怒神與笑傲飛鷹的暈眩感,現在回想起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野外露營那真正動手去做的真實感。

小港邊熱帶漁林是以屏東林邊在地文化為核心的深度旅遊體驗行程,與在地職人結合推廣食魚教育與青年培訓,疫情後正是青年們深入地方探索的好時機!

Niceday玩體驗也因應即將到來的暑假,推出一系列為各年齡層學子規劃的夏令營體驗活動,目的都在於讓學子們藉由親身參與跟團體協作,進而獲得更具價值的學習與互動。

亦或是藉由達人帶路,跟著各領域富有專業知識的達人或領隊來場饒富教育意義的小旅行,知名YouTuber昆蟲擾西就以自身昆蟲專業授課,除了室內課程常常一位難求之外,也時常組團帶隊進行野外生態導覽,屬於非常適合親子或學校通識課程適合規劃的深度旅遊項目。

社會公益專題

公益旅行Voluntourism是將志工服務與旅遊結合的方式,在疫情前許多青年利用Gap Year踏上海外公益旅行之路,在關懷與貢獻中尋找存在的價值。以「服務」的角度出發,在無法進行國際公益旅行之際,不如把關懷的對象由海外回歸至台灣這片土地。

疫情讓很多人們經濟陷入困境,原本就屬於公益性質的團體當然也不例外,張秀菊基金會是照顧40-50位因故失依的孩子的社會福利企業,藉由創立「沙連墩戶外冒險學校」與「逗點咖啡館」來籌措資金。

趁著疫情回溫的週末假日,除了前往各地以優惠價格入住五星飯店,在單純享樂的同時穿插安排一些讓心靈滿足的活動也是個不錯的選項。

群眾溝通話題

面臨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旅遊產業的節奏,如何保有彈性及順應時事無疑是旅遊業者的挑戰之一。政府推出的振興方案及三倍券該如何運用讓消費者願意回流?今年不巧碰上新冠疫情的畢業生,在求職困難之際,業者能以什麼方式讓這群學子有機會能找到價值?

社會上特定族群例如銀髮族、原住民、海外移工、LGBT等等,有什麼方式可以用旅遊包裝這些談論起來略顯嚴肅的議題,幫它們撒上點調味料,讓後疫情時代的國內旅遊增加不同的風貌,也希望能機會喚起人們對這些議題的重視。

延伸閱讀
化妝品、保養品主打的「控油」,是讓臉看起來沒那麼油,還是抑制皮脂腺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