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綸鎂:很多的小人物,都不應該被貼上既定印象的成見

接續上文《南方車站的聚會》桂綸鎂專訪(上):從影以來最付出心力的突破。本文更揭露了她學習語言到深入「摸摸唱」的夜店,就連被小姐認出來,她也打死不承認……

桂綸鎂表示,最困難的地方,還是武漢話的表現。

「剛開始學的第一個月,我怎麼樣都找不到語感,眼看開拍在即,我更不希望我的演出只是花苦工背好所有的台詞,甚至演出的當下,還在想話要怎麼說。」

於是,她開始一直聽別人說話,看當地人吵架、閒話家常、打麻將,遇到不懂的就馬上和老師請教,用注音和英文做了滿滿的註記,才漸漸融會貫通,讓這個語言變成一種直覺。

實地去夜店考察 完全拋下「桂綸鎂」的包袱

最辛苦的是,為了傳達社會下層的「陪泳女」,桂綸鎂還實際去了當地俗稱「摸摸唱」的地方,只為了體會那樣工作的各種辛酸苦楚。

在那生活的期間,她經常易容裝扮後,到當地市集或夜店體驗小人物生活,她笑說,「有次,酒店裡一個小姐一直說我是桂綸鎂,導演只好頻頻否認說只是長得像而已,就打死不承認。」她下苦功練方言,甚至跟街坊鄰居變成朋友,有次劇組放飯時,幾個大伯拿了酒走來跟桂綸鎂分享,她委婉拒絕後,對方竟說:「哎呀,我們都是朋友了嘛!」讓全劇組都印象深刻。

桂綸鎂說,劉愛愛這整個角色都非常難,她難的地方不在於離自己生活距離的遙遠,而是難在人物心中對於慾望的取捨。

「她是一個本質很樸實的陪泳女,要如何能在劇情中沒有特別動作的狀況下,表達對慾望的取捨、猶豫、焦慮,而不是透過行動去表達,那是一種氛圍,很難具體的去表演,唯有實際上跟著感受,才會理解整個人物的全貌。包含人性的光輝、翻轉的過程。」

翻轉人們對底層人物的既定標籤

因此,實際拍攝時,每一場戲,桂綸鎂都會給出自己不同的演繹方式,她試過姿態萬千、風情萬種,甚至是「騷」一點的表現方式,但都會被導演拉回來,「她是一個樸素的人。」

畢竟,很多的時候,人們都會對這樣的從業人員投射予刻板印象,「但其實很多人是不情願做這樣的事情,也許是剛離開家裡、被生活所迫,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在小人物的展現上,都拋下了世俗所定義的成見。」

像是其實在武漢的生活,桂綸鎂說,樓道裡面其實都沒有燈的,居住不是很舒適、治安也未必良好,那種對於生活的恐懼、在從事這樣工作的女孩來說,每天都充滿冒險。

用心做好一件事情 是最重要的事

這次的拍攝,對桂綸鎂的收穫很大,「我常想,我自己並不是個片量很多的演員,所以每個作品,都用極大的心力專注其中。」

「但我有時候會懷疑,以這樣的節奏,對一個演員來說是否是適當的,我應不應該每一年都推出作品和觀眾見面?」

不過,從《白日焰火》之後,她看到刁亦男導演可以為了一部劇本,花了5年、7年的時間籌備,每天做的事情很規律,除了吃飯、散步,可能就是寫劇本,就像一個研究生,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

「那時候我才體悟到,真正專精於事件事情時,它成果的量未必要多,而是如何靠著熱情堅持、砥礪,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回過頭來,一直以來都愛閱讀、寫字的桂綸鎂,未來並不排斥能夠寫出屬於自己的劇本,「不過前提是要我找到真正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核心價值,傳達信念。」

繼續閱讀:

《南方車站的聚會》桂綸鎂專訪(上):從影以來最付出心力的突破
桂綸鎂:當演員最快樂的,是用更有同理心的態度看待人性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