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五大安全網 層層防護戰勝孤寂

既然孤寂已成了21世紀不可輕忽的文明症侯群,身為現代人的你我,就得要學會如何與孤獨和平共處,而不被孤寂黑洞吞噬。

疫情下的社會隔離現象,讓一座座孤島成了隱憂,為防「孤寂海嘯」來襲,如何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建構層層安全網是當務之急。

個人如何預防孤寂纏身?首要之務,就是認識並正視「孤寂」。個人得先撕下對「單身、獨居、離婚、單親」等外在身分的負面標籤,並徹底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是否已因寂寞或長期社交疏離,造成情緒困擾,身心健康失衡(表1、表2)。接著對症下藥,若身心健康自評結果,已出現中、重度情緒困擾,建議趕緊尋求專業醫師諮詢。若是輕度情緒困擾,那麼,就得試著了解自己。有些人獨處反而更自在,有些人,不缺朋友,卻常感寂寞。

你正被孤寂吞噬嗎?一分鐘孤寂症候群自評。
你正被孤寂吞噬嗎?一分鐘孤寂症候群自評。

你正被孤寂吞噬嗎?一分鐘孤寂症候群自評。

情緒困擾你的身心嗎?一分鐘身心健康自評。
情緒困擾你的身心嗎?一分鐘身心健康自評。

情緒困擾你的身心嗎?一分鐘身心健康自評。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表示,要解決孤寂感,就要先靜下來檢視內在,學會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從好好經營伴侶、親子、朋友關係開始。青少年若不懂如何交朋友,畢業後進入職場,也不會經營人際關係;因此,父母的角色很重要。

第三階段,定期清掃心靈灰塵,並建立多元連結的社會關係。具有榮格心理學分析師資格的鄧惠文表示,心情也要定期保養,要定期檢視,並設法清掃累積的情緒垃圾。

對外,預防身陷「孤島」風險,就不能只有夫妻、親子或工作等單一連結。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提醒,人生不管那個階段,都必須保持多元社會連結,除了同事與客戶等工作上的連結,假日可找同好一起登山、騎車。這些連結,年輕時就要建立,避免離開工作後,突然斷了職場連結,而無所適從。「三五成群」,是打造連結安全網很重要的關鍵。

疫情隔離五招:安、靜、能、繫、望

而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因社會疏離,或隔離難免不安,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則提醒,可以「安、靜、能、繫、望」保護身心健康。

安(safety),就是促進安全。不論在居家或醫院隔離,戴口罩、勤洗手,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

靜(calming)則是促進平靜鎮定。深呼吸、放鬆、休息、睡覺,調適情緒與正面思考。

能(efficacy)說的是提升效能感。隔離中仍要找回自我控制感,例如看書、運動、寫日記等。

繫(connectedness)是促進聯繫。「隔離不是被放棄」,持續維持與外界的溝通,讓自己不孤單。

望(instilling hope)則是灌注希望。保持正向希望。不要只注意負面資訊與報導,相信自己與醫療人員。不要放棄希望。

總之,孤寂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敢面對它、逃避它,惟有正視、了解孤寂,才能免去被孤寂吞噬。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