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黑色購物節」真的黑了?消費者負評「根本不用來!」

眾所關注的美式賣場Costco(好市多)年度盛事「黑色購物節」已邁入第三屆,今(25)日開跑,討論度依舊熱烈。但話題卻赫見「排隊人龍消失」「沒有驚喜優惠」「太失望了」「根本不用來」等負面聲浪,被人直呼難道「神話破滅」!每年都黑到發紅的黑色購物節,在消費者眼中,今年真的「黑」了嗎?

今年好市多「黑色購物節」一改過去限時三天的作法,首度加碼到為期七天,從11月25日到12月1日,被人形容是「全球最長黑色購物節」。甚至提早營業,前四日從上午9點開門,後三天更提早到上午8點。

今年還利用APP,每天下午5點,先公布隔日「黑金優惠」。首日商品,包含智慧連網電視、行車記錄器、無線吸塵器、鑽石項鍊、不沾鍋具等。

然而,新動作頻頻,卻沒有反映在全台的13家門市。今早一開店,原本期待的人龍好像消失了,各分店的排隊人潮確實不如預期。

往年指標性的台北內湖門市,雖然有人趕在清晨6點就來排隊,但據現場民眾觀察,到開店前10分鐘,僅有約200人排隊。更有人直擊,營業時間過半小時後,地下停車場還有289個空位,周邊道路也不見往年的擁塞車流。

另一家汐止店,也有網友分享,據說有人凌晨4點來,直到早上7點才開始出現排隊人潮,不過,熱絡程度明顯不如以往。更有聽到工作人員私下說,人氣比往年差。

至於北投店,因為會經過淡水地區的主要幹道──大度路,過往交通警察還會貼心協助,彈性實施交通管制措施,避免購物節活動癱瘓周邊交通。但今天早上8點就開始站崗的義交也說,並未如預期湧現人車潮。

換到南部,到好市多高雄大順店看看,上午10點的停車場還有上百個空位,機車格也沒有停滿。

圖/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轉到店內,關心一下民眾採購成果。有連續三年都到購物節報到的消費者,前兩年都採購許多商品,但他今年首日逛過後,卻只挑中幾項食材而已。

另一位同樣連續三年都來朝聖的民眾,去年買了小牛排、鮭魚等眾多食材,今天卻一樣都沒買,直覺優惠不足「根本不必搶」,逛不到半小時就空手而回。

Costco好市多行銷企劃副總經理王友玫,針對首日傳出「黑色購物節退燒」「排隊人潮銳減」「消費者抱怨優惠不夠殺」等說法,直說「不擔心」。儘管因公司政策、具體數字無法透露,但她強調,每年黑色購物節業績都會持續攀升,不認為「有退燒」。

尤其,今年起跑首次選在平日,而非假日,多少會影響來客數。回顧去年好市多黑色購物節是辦在11月23日(週五)到25日(週日)。

她進一步說,今年優惠不只沒有減少,反而加碼更多。今年全部優惠品項超過100款,若加總所有優惠金額達20萬元。

除了年年強打的「家電」,更不乏「奢侈品」。比方首日的「黑五優惠」,10多台LG 70吋4K雙規HDR智慧連網電視,便宜1.2萬元,僅賣4萬5499元,5分鐘內就完售;限量一條的0.5克拉圓形鑽石項鍊,便宜7000元,售價5萬2999元,同樣在5分鐘內賣出。接下來每天都會有不同品牌、規格的電視,珠寶產品也都有折扣。

「其實我們也不樂見賣場擁塞、周圍交通堵塞,造成大家不便,影響顧客上門消費體驗的品質,」王友玫強調,今年把檔期拉長到7天,目的之一也是希望緩解人潮。

不只好市多,其他量販超市去年起也跟進黑色購物節,舉辦優惠檔期,今年同樣續推。

各量販業者跟進好市多 搶「黑色星期五」商機

以超市龍頭全聯為例,去年推出「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限時3天就創下7億元營收的紀錄。

今年持續搶搭黑色購物潮,將從11月29日到12月1日,限時3天祭出第2件5折起的折扣活動,精選超過百件「黑」品通通享有優惠,包含黑色包裝、黑色素材、黑色品牌等商品。並預告在今年會搭配生活家電感恩回饋。同時,於活動期間內用PX Pay儲值金支付單筆滿800元可再享5%回饋。

量販龍頭家樂福,今年「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活動檔期從11月25日至12月1日達7天之久。其中,線上購物25日就開始、實體通路則從27日開跑。

回顧去年家樂福的成績,以「會員專屬」為主力,成功吸引消費者提高消費金額一到二成。

其他業者,像愛買實體門市今年的黑色購物節優惠,也將從11月27日起跑。

由好市多吹起的這波「黑色購物潮」大戰,從首日消費者「反應平平」看來,今年能否再交出亮麗好業績,只能留待活動結束後給答案?

有同業私下評論,好市多過去主打的品牌印象,就是商品獨特性與價值划算。但到目前為止,所看到的優惠內容,多半著重在少數高單價商品,比較難讓一般消費者有共鳴。

尤其,消費者已愈來愈依賴網購,實體通路確實受到衝擊,且雙11才剛剛結束,如果好市多的特惠程度有限、品項吸引度又不足,很難讓消費者有購買衝動。

圖/前兩年在台灣如此成功的黑色購物節,如今面臨退燒考驗,恐怕連好市多亞太區執行總裁張嗣漢也始料未及。

還有業者提出另一種觀點,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這是前兩年沒有的因素,社會氛圍瀰漫選舉氛圍,不排除也會令消費行為受到影響。

另外一位實體通路商則點出,「黑色星期五」源自西方文化,每年11月第四週感恩節後一天為黑色星期五,為美國聖誕節購物季的起點,也是全年的消費高峰。若考量到當地的文化因素,台灣最重視的節慶理應是傳統農曆春節。

尤其,這種「創造節慶」的促銷法,單靠一家業者想炒熱市場聲浪,難度本來就不小。雖然後來有其他通路陸續加入,但多數都只是「跟風」做促銷,欠缺有力的優惠,很難被消費者所重視。

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購機制」,這才是考驗各家行銷部門的真本事。好的促購機制,會根據通路的消費結構做設計。比方滿額加碼門檻要高於平均客單價,藉此才能提升高單價產品,調整銷售結構。換言之,促銷檔期都應有背後想達到的目的,訴求清楚,才容易成功。否則僅靠少量商品打出破盤價,一旦促銷頻率過高,對民眾的吸引力也會逐年遞減。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整年看下來,除了「黑色購物節」「雙10」「雙11」,接下來還有「雙12」,多是採價格優惠戰。其他像中元節、農曆春節,也都有促銷活動。原本短期的「購物節」,儼然變成常態性的「購物年」,各通路若無法做出區隔與特色,消費者很快會出現「優惠疲乏感」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