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懷暖情:龍眼樹

釋懷暖情:龍眼樹
釋懷暖情:龍眼樹

作者:沈芳如

他們總是俯身觀我,伴我徘徊他鄉與故鄉

如果,我在城裏和一棵龍眼樹交談,請別見怪。

剛開始只是路過。為了接送孩子上學,日日與龍眼樹照面。他落腳北市精華區,背倚市場大樓,與豪宅隔街相望。陶淵明宅邊有五柳樹,豪宅裏的人們也似幽居隱士。龍眼樹並不高壯森然,與我記憶中那樹身相較。但長得挺好,不因廁身豪宅面露愧色。樹腳密實圍了磚圈,頗為雅致。磚圈外的水泥平地毫無罅隙,難怪長得規矩節制。

鬧區總有幾座安慰人心的袖珍公園,在巍巍高樓之間營造小清新。是以置身精華地段,並非這棵龍眼樹專利。只是,龍眼樹似乎宜為鄉間意象,聽說此一鄉間蔓生的樹種,在雙北一帶常被列為珍稀樹木,待遇尊榮。可見橘化為枳並不全然反映生物樣態,那是千年之前折衝樽俎的政治寓言。

我不禁為南部老家那棵龍眼樹抱憾。低調委身門口埕一角,樹下置放盛滿棄物的竹簍,身旁還是大伯母信手搭建的雞寮,三不五時雞群欺身而上。與城裏規矩節制的龍眼樹不同,老家龍眼樹見多了雞群與大伯母之間的生死競逐,是以長得肅肅穆穆,雍然大度。

究竟是誰種下這樹?年近七旬的父親只記得那個麵粉袋充當內褲的年代,他與兄弟們蹲踞枝頭,大啖龍眼,比賽誰的龍眼子吐得遠。我試著想像如今髮蒼齒豁的父執輩們,那野氣勃勃、促狹頑張的青稚面龐,而龍眼樹是一直看著的。一棵龍眼樹不僅餵飽了似乎永遠吃不飽的孩子們,也圓滿了他們看似匱乏,而自有出路的人生。

至於那些我與龍眼樹並肩觀看的一切,已是這個家族枝繁葉茂的時節。雲氣聚攏的盛夏午後,得在雨水滔滔落地之前攤開帆布,覆蓋裸裎的崚崚穀米,嚴嚴封以紅磚。阿公與叔伯們並不論述看天吃飯的牢騷,落雨之前掂量雲氣,放晴以後抓緊日光,便是行走土地應有姿態。

龍眼樹下也依著節氣,搬演搓湯圓、蒸年糕之類慶典。糯米加水磨粉置入白色棉袋,紮緊不餘一絲空間。三兩袋糯米置上長木凳,袋上橫置扁擔,捆以粗麻繩一圈又一圈。待乳白汁液由汩汩流淌而至涓滴斷續,糯米糰終於完成高壓試煉,化身大灶鼎鼐中輕靈躍動的紅白珠玉。至於蒸年糕,只記得甫出爐那一刻,所有孩子不顧熱氣螫人,擎舉木筷揭竿而起,團團捲起那麥芽質地的香軟綿密,一口吞嚥滋滋嚼著,年糕的甜膩遂浸潤童年流光。

好長一段時間,腦海中並不存在這些畫面。這些模糊斷裂,零落散擲於蛛網角落的片段,是我日日行經龍眼樹下,逐一翻揀收拾的。

長大後,世界難免形變。龍眼樹高壯不再,同叔伯們往昔健朗身形,一起被夕陽拉得瘦長漫漶。冬季龍眼樹豐茂依舊,只是那一年冬季之後,枝葉果實蕭索稀疏。那一年冬季奶奶睡去,而爺爺五、六年前先行一步。正值新春,家家戶戶喜紅豔豔,龍眼樹下白幡為飾。幸而門口埕熱鬧依舊,因有引路嗩吶前來助陣。嗩吶聲遠去,龍眼樹果實零落。

畢竟我已站在另一棵龍眼樹下,日日觀看這人來人往,卻散溢孤寂氣味的城市。

孩子說幼兒園老師帶他們來到龍眼樹下,數算那恍若飛燈的果實。這是孩子認識龍眼樹的起始,異於我幼時初見的,古老到七旬父親的童稚時代,遼遠至濁水溪以南的渾莽大地。

我們與龍眼樹都已根植於此,在一塊高樓叢生,綠意斑駁,不歡迎快意繁衍的土地。與這座城市的綿密牽繫,在依違之間如細雨浸潤,漸行漸深。

臺北在我生命中烙下具體印記,是小學一年級。媽媽以臺北三日行,做為我成績達標的獎勵,弟弟妹妹雞犬升天。滿懷憧憬的我,在公車門口瞬間幻滅。一出門就註定被油氣衝天的公車吞噬,因此上車前總是將空氣吸好吸滿,期望以杯水車薪頑強抵抗車上永無止盡的油氣直到最後一刻。從此沒興趣進城,城裏無法痛快呼息。

數年後大學聯考,我忘了當初油氣衝天,為了第一志願再度進城,從此流連在和平東路與羅斯福路不再離去。當年輕生命投身於自我實現,生活中某些斑駁坑疤,遂暫且塗脂抹粉。

城裏處處有著提煉過的精緻,修整後的教養,是經過嚴選的布爾喬亞。迥異於鄉間灰樸塵土,空蕩瓦厝,風裏隱約混雜的茅草糞屎,以及田間鐵牛噗噗達達的單調回響。這座城市曾經令人難忍的油氣似乎淡遠,這塊土地多年來的雨露風息,早已滋養我遊刃於雜沓渾濁之間。偶爾抬眼,尋覓那折射於高樓之間的光影色塊,縱然破碎,也不妨礙光合作用。一切曲折委婉地成全彼此。

像一棵悄然伸展的龍眼樹,我不帶驚擾地穿織於撲身人潮與蒼白眼眸,喜怒哀懼一律封存。只是難免想起那個寓言,由於嚮慕城裏人的行履步態,於是費心觀看。然而某些早已盤入體內的習氣,始終隱晦而強勢地主導一切,以致回家路走了好久。

眼底心上種了兩棵樹,那些鐫刻於昔我今我的諸多光景,遂時不時迴環私語。街旁精品琳瑯,但偶爾眼前浮現龍眼樹下,大伯父遞上土氣鮮香的馬鈴薯。假日流連木質格調的連鎖書店,卻在巴哈無伴奏大提琴中,響起父親車上播放的賣藥電臺。甚或下班急匆匆回家餵養小孩,轉入巷弄不知誰家窗口,鹹厚豆油味撲面迎我。是舊時媽媽端上桌的醬油炒蛋,我飯來張口的泛黃年光。

移植就是這樣吧。分明扎根異地,然而保有舊時滋養,蔓延血液骨脈。逢年過節總說要回老家,真回老家,聊的全是城裏生活。說自己是臺北人不怎麼理直氣壯,然而待在老家,街頭巷尾只知我是誰誰女兒。

我從未播遷來臺,失根的尷尬略曉一二。

每一種存在狀態,都難以追溯源頭,甚或追問都屬多餘。探詢的真義,乃確認存在事實。而我正探望一棵龍眼樹,試圖描繪此刻身在城裏的姿態。

興奮告訴孩子:「媽媽小時候也看過一棵龍眼樹,更高大、更茂盛。」孩子想了想:「我只看過這一棵。」孩子識得的龍眼樹在這座城市。難免也懷想南方那棵有著古老故事的龍眼樹,並試圖為兩棵樹標誌座標。

其實自己從未探望任何龍眼樹吧。總是他們俯身觀我,伴我徘徊他鄉與故鄉。人說,總要和故鄉漸行漸遠,才會萌生漸遠漸深的依戀。這令人感傷疲憊。

與孩子並肩站在龍眼樹下,我數算孩子不及參與的年光,也感受身在城裏的風息。同種異態兩棵龍眼樹,泛亮著南北今昔穿行而過的聲笑光影。他們深根匍匐,遙相牽繫。也許有天,孩子認識另一棵樹,停步在似曾相識的光影下,迴望曾與媽媽並肩凝注的時分。彼時,我們聚首言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