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寫台灣】傳統農村田野最美麗風情畫—烏秋鷺鷥騎牛圖

母牛帶子小溪邊,
春暖花開水潺潺;
鷺鷥騎牛相作伴,
人間難尋此樂園。
—〈白鷺鷥騎牛圖〉


1960年以前的美麗島台灣,是以農立國,也是以牛立農的農業社會。農家耕作田園,運送農作物,人工外,都用牛。那時候的鄉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養牛,大多養母牛,會生小牛。

那個年代,不論走到那裡,庄頭庄尾,路邊山頭,都可看到牛。大路上,隨時可看到有水牛或黃牛在拉二輪或四輪的牛車。

1603年,第一篇記寫台灣人文風俗的陳第〈東番記〉,寫說當時的東番台灣,有豬有雞有狗,無牛,無馬也無羊。荷蘭文獻也無原生野牛的記載。

台灣是何時開始有牛呢?

很多書都說:1650年,荷蘭傳教士從印度買進一百二十一頭黃牛,是台灣最早的牛。水牛是清代從中國大陸輸入。

事實上,1650年之前,台灣已有很多牛了。

荷蘭《熱蘭遮城日誌》記載:1630年3月6日,有海盜在廈門附近,贈送荷蘭長官15隻牛、15隻豬;1633年7月17日,荷蘭船隊在浯嶼,得到25隻牛;1640年從澎湖運來很多牛(可能也有水牛),荷蘭公司和私人的牛已超過1200至1300百隻(《巴達維亞城日記》也有記載)。1643至1647年,每年都有從澎湖來的牛。其中1647年9月3日記載,中國沿海的船,帶來2隻水牛。

由此可知,最晚,1630年荷蘭就從福建引進黃牛來台灣,1647年就已自福建引進水牛。澎湖來的牛最多,大多應是來自福建。

荷蘭引進牛來台灣,同時引進漢人犁耕技術和用牛拉車,漸漸改變了台灣平埔原住民的原始耕作方式。傳教士1650年引進的牛,有賣給蕭壠社和新港社。

清代乾隆時的〈番社采風圖〉,畫有原住民駛牛車載少女遊社,和農婦背幼兒使牛犁田。

有了牛,台灣人的生活從此離不開牛。四百年來,人們用牛來拖犁耕田,拉車載稻子、番薯、甘蔗等農產和各種貨物。


黃牛耕田圖。圖/呂自揚攝影
清代的糖廍(製糖所),都是用牛拉石磨(石車)榨甘蔗製糖。每座石磨要有六隻牛拉石磨輪班榨甘蔗。所以,台灣各地很早就有牛寮、看牛寮、牛稠埔的地名。

清代牛車都用木板車輪,日治時代有很多板輪牛車載甘蔗的寫真。

人們起建傳統茅草和紅瓦土角厝,都要用牛先把攪稻草的泥漿踩踏勻實,來印製土角(土磚)。

水牛頭上有兩隻橫伸平扁的長角,性喜戲水,看到溪流水漥有水,就想躺臥在水裡翻滾浸泡,故叫水牛。水牛矮壯,背寬大,溫馴,可讓人騎。黃牛高大背較窄,不讓人騎。鄉村長大的孩子,大多有騎過水牛的美好回憶。人們多較喜愛皮膚黑卻可親近的水牛。


仿作清代水牛拉板輪車圖。圖/呂自揚攝於高雄鳳儀書院
水牛是台灣農村人文風物的代表,也是台灣人勤苦耐勞、忠實善良的象徵。牛有靈性,知要被賣或被宰,都會默默流淚,農家也多有視牛為家人的感情。民間由牛產生的俗語特別多,像「做牛著愛拖,做人著愛磨」、「甘願做牛,免驚無犂可拖」。

因此,台灣人喜自稱、互稱為牛,為台灣牛、台灣水牛。

1960年代台灣社會開始工業化,方便快速的耕耘機「鐵牛」,逐漸取代牛隻耕田,鐵牛車、小貨車也逐漸取代牛車載貨之後,牛隻就從全島鄉村農田,由逐漸減少而全面消失。

二、三百年來,家家戶戶皆有養牛的鄉村,目前幾已無人養牛,也無牛在犁田拉車。

牧童騎著水牛,悠然而行;牛隻銜著蔗葉草枝,邊走邊食;烏秋、白鷺鷥自由自在的騎在牛背上,飛來跳去;農夫戴著草笠,牽著水牛或黃牛,或在田裏使牛犁田;播秧季節,都有農夫在水田裏使牛犁田、整田。這些,都是台灣農村令人溫馨難忘的美麗風景圖和風情畫。如今,皆已隨著農耕的機械化而消失。


清代糖廍牛拉石磨榨甘蔗圖。圖/謝明杉攝影,呂自揚提供


台灣野鳥多,很多地方都有烏秋和白鷺鷥。筆者從小在高雄月世界荒村長大,家裏養過水牛,小時也放過牛,很懷念在寧靜青綠的鄉村田野,隨時可見一隻或二、三隻小巧的黑色烏秋或白色白鷺鷥,快樂自在的騎在正在食草的水牛背上,或跟隨在水牛前後飛來跳去,那種美麗大自然中,牛鳥無猜長相作伴,又和諧又溫馨的快樂美景。

2005年我開始「詩寫台灣」,就一直想拍攝有烏秋和白鷺鷥騎水牛的美麗相片。

2008年到台東關山親水公園旅遊,騎單車逛公園時,在公園綠草如茵,野花點點的小溪邊,很巧妙的讓我拍攝到兩隻母的水牛,各帶著一隻小牛,聚在一起食草,並有一對白鷺鷥適時飛來停騎在一隻母牛的背上。啊!這大自然的畫面實在太美了,太美了。於是,我作了這首〈白鷺鷥騎牛圖〉。


田寮月世界山路水牛拉車圖。圖/田寮鄉志 呂自揚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