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推動新內閣新局面

近日民意調查顯示,蘇貞昌內閣主要閣員的社會知名度,十二位重要部長,只有兩位超過百分之十,有八位低於百分之五,甚至有三位低於百分之一。內閣閣員不必譁眾取寵,但是社會知名度如此偏低,也令人嘖嘖稱奇,值得深思探討。

台灣不是內閣制,行政院部會首長非由立法委員兼仼。總統民選之後,數度政黨輪替,行政院長更迭頻繁,部會首長更有如走馬燈。因此不少國人不知道部會首長何人,有的連行政院長丶副院長也不知何人。為何造成此種現象,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若干知名的部長,迄今仍然被人稱道,例如孫運璿丶李國鼎丶俞大維等。部會首長肩負重責,領導常任文官,真正規劃重大政策,攸關國家發展丶全民福祉。

行政院所轄部會,經過組織改造,調整各部會業務,但是承擔業仍然有別,經濟部丶交通部,包括附屬公營企業,預算丶員額,均超過五千億元,員工高達數萬人。其他規模中等的部會,例如文化部,包括附屬機關丶行政法人丶財團法人,預算也超過三百億,總員額不可低估。行政院本部組織擴大,處及辦公室超過二十個,設置發言人室,統一發言。此種設計有利有弊。行政一體,政府只有一個,行政院統合協調,跨部會運作,統一宣布政策,固然值得肯定。

閣員社會知名度偏低

但是真正政策規劃丶執行,仍是各部會。各部會首長丶政務副首長,均是政治仼命,雖與內閣制國家有別,但是與多數總統制丶半總統制國家大同小異。能夠擔任部會首長,通常在各領域有一定程度的歷練,例如民選中央民代丶地方首長,高級文官丶學者專家,企業領袖,社會團體負責人等。可是近十年,不少初任部會首長,沒有太多社會歷練,社會知名度偏低。加上總統丶行政院長站在第一線,事必躬親,人民丶媒體丶甚至網路,均以民選總統丶行政院長為對象,部會首長又未勇於為政策說明丶辯論,形成此種有違常理的政治怪象。

今年二月,新的立法院正式成立,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蘇貞昌內閣依據憲法慣例辭職,獲得總統慰留。民進黨在立法院超過半數,蘇院長施政滿意度居高不下,繼續執政到5月19日,不言而喻。但是蔡英文總統5月20日就仼,內閣仍然需要重新任命。蔡總統獲得百分之五十七選票,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相差三百多萬票。蔡的連任,不少因為國際環境丶世代政治等因素,與民進黨社會支持度,大相逕庭。

蔡有必要深思熟慮,第二任期,回應最新民意,了解支持力量來源,以全民總統自我期許。延攬全國菁英,組成超黨派內閣,以問題導向丶行動內閣,符合人民期待,促進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凝聚民意,團結民心,因應中國大陸的文攻武嚇。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