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再新體驗

週日(12/13)下午,南部八縣市醫師公會理監事幹部醫政研討會,上午安排聯誼活動到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管轄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參訪。這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我曾經來過幾次,今天算六年後重溫。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地處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

園區成立於1985年(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主要以展示、保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迎賓區位在園區入口,設有文物陳列室、工藝館、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一大早我們抵達立刻先參觀文物陳列室、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接著迎賓表演,看完迎賓天然打擊樂器表演,隨即他院區接駁車到娜麓灣區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看原住民族文化表演。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連郵筒都很吸睛,除台灣原住民傳統的紅、黑、白三色,家了綠色與黃色,固然使創作更加自由,不過略顯花俏。圖/陳順勝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各族群傳統服飾。圖/陳順勝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各族群傳統服飾。圖/陳順勝
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族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16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區內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雅美掘杖與女用禮帽。圖/陳順勝。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展示的木雕手工藝。圖/陳順勝
歌舞場園區昭示台灣原住民族的樂舞是物質生活文化與精神美學的完美交會,數千年來在這片土地不停的上演一齣齣風格迥異的歌舞劇碼,每一族群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時序中以不同的身體溫度、歌聲亮度,伴隨著情緒曲線的牽引,在沉靜肅穆的祭典禱詞、莊嚴安詳的祭歌、男女有別的進階之舞與群體共歡的同心圓舞蹈中,永不間斷的在山顛水湄間舞動與咏嘆,使台灣成為一個處處令人驚艷的文化場域。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內,在360度環形劇場欣賞原住民族文化表演。圖/陳順勝

今天歌舞表演是排灣族人「古勒勒」的一生,每一階段宛若璀璨的琉璃珠,散發著光亮的色彩,時間彷若針線般將彩珠串成琉璃項鍊,這支以古勒勒誕生為起點的歌舞,適切的展現排灣族人每一階段的生命過程均圍繞在不同的歌舞中,其中描寫獵人的快準穩的老鷹之舞在氣吞山河的擊鼓樂中震撼全場;溫婉典雅,描寫少女上山採集百合花的舞作是最大特色,貴族結緍時的盪鞦韆與同心圓的四步舞都能綻放排灣族最特有的歌舞文化。


環形劇場欣賞排灣族人「古勒勒」的一生表演。圖/陳順勝

中午就在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用午餐,吃桌菜是原住民特色料理,並暢飲小米酒,吃飽後步行下山到出口,搭遊覽車離去。


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觀流橋。圖/陳順勝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