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向南展延的古域發展:向南延伸—行腳九芎城(12)下

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紀念碑
日昭和11年創建。蘭陽溪古稱濁水溪,是宜蘭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在日治之前,常因溪水暴漲而威脅到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在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開始了蘭陽溪整治工事,歷時7年多,終於在日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完工。完工後,最直接的受益是水患的減除,保障流域內近萬甲的土地免於流失,沿岸數萬住戶也不必再受淹水之苦,同時則又增加2000餘甲的新生浮現地。

此外,因水患的減除,使道路、橋樑通行無阻,穩定了區域產業的發展,土地價值也因此提高。為了紀念這個成功的工程,特於蘭陽大橋下的堤防上,設立『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紀念碑』。2004年10月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該碑可分為基座與碑體兩大部分,基座由砂岩組砌,基座正面原刻有碑文,但碑文已脫落。碑體則為由上而下漸粗之四角柱體,表面舖貼大理石,上刻「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功紀念碑」。


圖為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紀念碑。圖/李界木提供

南進以外的建設:
宜蘭驛(日治時代的宜蘭車站)
宜蘭線鐵路於1917分從南北兩端並進,南段由蘇澳北上至宜蘭,在翌年三月率先通車,繼續往北的旅客需在宜蘭站轉搭輕便台車赴大里,然後越過淡蘭古道赴瑞芳或暖暖。宜蘭線是一段一段通車的,直到1924草嶺隧道後,始宣告全線完工。

據說大約在1918前後落成的第一代宜蘭驛,其造形與同時期落成的萬華驛和彰化驛,風格極為相近,所不同者是宜蘭驛,唐式屋簷玄關上方,僅有一口橢圓天窗,萬華和彰化各有三口。

唐式屋簷弧形的樓門,早已融入日本建築的社殿專用造形,係武家文化極端推崇的豪華美。從京都二條城到日光東照宮,都有此種款式的樓門,氣派非凡。

宜蘭驛是宜蘭郡官廳所在地,當屬宜蘭線鐵路最考究的車站。這幢和、洋混合風格的木造驛站,代表宜蘭平原「玄關」(玄關,前瞻賦予了進門後,給人的第一印象,因此玄關可說是整體居家的門面與氣勢)之地位。自清朝以來,宜蘭即躍為噶瑪蘭文化重鎮,隨鐵道開通的車站建築,往往會考慮當地的民風、信仰、經濟地位、文教風氣等等,宜蘭驛的設計與雕琢功夫,證明這裡是當年宜蘭線上首屈一指的城鎮。


始建於1919年的宜蘭驛。是宜蘭人鄉愁的起點,漂泊的終點。它是和、洋混合風格的「宜蘭驛」,為半木式構造,主入口有唐式屋簷之捲棚頂。(縣史館)圖/李界木提供

現今宜蘭火車站(前站)。圖/李界木提供

後站:是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築,與前站不一樣。圖/李界木提供

保存良好的宜蘭火車站加水塔。圖/李界木提供



台鐵宜蘭車站舊倉庫群
倉庫群創建於日治時期,為因應宜蘭鐵路開通,做為倉儲運輸功能而設立,見證了殖民經濟產業發展之證物,且是宜蘭縣少有保存完整之鐵路倉庫群,其建築樣式更有不同時期之特色。

大正8年(1919)宜蘭線宜蘭蘇澳局部通車,開闢現在的光復路接通舊城區,倉儲業隨即進駐。大正13年(1924)全線通車後,又陸續設立倉庫。主要的業者為日資的國際運通和大一運通,本地的資本家陳本,也設立陳本運輸及宜蘭運輸兩家公司。農民用牛車或里仔卡(人力車)將稻米拖運至到米穀檢查所檢查核可後,再運至今宜興路北段交給的運送業者,銷售至北台灣或日本。倉庫日治時期為國際運通和大一運通所有,戰後因為日產,遭國府接收,合併為台鐵承攬運送公司宜蘭營業所倉庫。

倉庫群之建築樣式,牆體為磚造,四披瓦屋頂,屋瓦為日式傳統燻瓦,屋架以洋式木構架為主。由於使用多年經修護,其屋頂多改為鋪水泥瓦,結構有部分損壞。

宜興路火車站段附近現為主要聯外交通動線,鐵路沿線北段為台鐵倉庫群,已少使用,目前這些舊倉庫做為「宜蘭行口」產業交流中心,以發揚宜蘭地方產業文化;南段則為台鐵宿舍區,現改為幾米公園(另文介紹) 。車站南側的「宜蘭縣旅遊服務中心」,也是一棟歷史建築,原為台鐵宜蘭運務段的舊辦公室,建造於1959年, 已歷經半個世紀,屋架也是西洋式木構架,外牆洗石子,內牆磨石子,為戰後現代主義的建築風格。

出車站向右走:宜蘭行口
台鐵宜蘭車站周邊長期閒置,為使車站周邊產業再發展,以光復路、宜興路為主軸,向北延伸到車站倉庫區,規劃建設「宜蘭產業交流中心」,作為宜蘭旅遊、文化與農特產業結合再發展的基地。原車站倉庫成為農林漁牧特產和商品展售之「創意產業形象館」(宜蘭行口),設有農特產品館、工藝館、社區館、戶外廣場。


宜蘭行口由原來貨運倉庫群和側線月台改造而成。圖/李界木提供

在工藝館的門外迴廊還有下午茶跟餐點。圖/李界木提供



出車站向左走:宜蘭縣旅遊服務中心
將原運務段規劃為「宜蘭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紅磚屋將成為宜蘭舊城文化體驗平台之「文化藝術生活館」。它位於宜蘭火車站左方約20公尺的宜興路上,原為台灣鐵路局運務段辦公室,建於1959年,負責宜蘭線、平溪支線等貨物、旅客之營運, 2005年整修。辦公室後方有一防空洞,為戰爭時的遺物。


面對大馬路的一面也有入口,一體三面都有出入口好像代表了歡迎參觀的意像。圖/李界木提供

進入辦公室還有無線上網區,遊客可在這裡使用自己的手提電腦上網。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米穀檢查所
紅磚屋迎賓客廳於九十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物,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此時正處於紅磚建築盛行時期,其以簡潔素平之磚砌牆身及日式寄棟頂,表現出和、洋混合之風格,稱之為紅磚屋。紅磚屋原為「宜蘭米穀檢查所」,負責用來檢驗、評定本地所產稻米品級,然後分別銷售,當時人車往來十分熱鬧,戰後後曾被台灣省糧食局及鐵路局使用。現為文學作家黃春明大師的「百果樹紅磚屋」。由法定歷史建築搖身一變成為文藝氣息濃厚的咖啡屋,說它是新的文化景點,真是再適當不過。


紅磚屋簡介。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醫院
創設於1895年,前後經歷台灣總督府、台灣省政府及行政院衛生署的領導,現為陽明大學之附設機構。

1895年,日本政府為了台灣東北部的統治殖民力的需要,在台北縣宜蘭支廳設置西式診療所,名為宜蘭醫院,直屬台灣總督府,為該院的前身。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宜蘭醫院,改制成台灣省立宜蘭醫院,直屬於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衛生局。2000年,經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改制行政院衛生署宜蘭醫院。2008年,宜蘭醫院改制為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原噶瑪蘭廳衙改變成宜蘭醫院。(縣史館)圖/李界木提供

現今宜蘭醫院。圖/李界木提供



老樹群位址是清代噶瑪蘭廳署、日治初期宜蘭廳舍。自1908(明治41)年以來,老樹群同時見證了原宜蘭醫院與宜蘭舊城在近代之發展與變遷歷程,具紀念性、代表性之歷史、文化與科學價值。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無線電信局:無線電腳
今宜蘭市東港路上的中華電信宜蘭營運處的前身,為昭和3年(1928)1月16日開局的宜蘭無線電信局,現址原為電信工務站及貯料場。東港路變電所和電信局以前是墓仔埔,日治時期把墓仔埔遷走,建變電所和無線電台,人稱這一帶為「無線電腳」,即現在的延平社區,當年的壯圍庄役場就在電信局對面。電信局現址,1988年遷來新大樓辦公,當時附近住戶不多,商店也少,四處可見稻田、菜園,新穎的電信大樓為社區帶來朝氣與發展。

幾十年來,電信服務從傳統市內電話到行動電話,傳輸技術由類比進化到數位,網路更從撥接進步到ADSL、光世代,近年更是開發「好看、好玩的MOD」多媒體業務,大大提供了快速、便捷、無遠弗屆的通訊及滿足家庭娛樂套餐服務。


中華電信宜蘭營運處。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測候所(宜蘭氣象站)
日本政府基於軍事作戰對於氣象情報之需要下,於昭和10年(1935年)12月6日台灣總督府第185號令設立測候所,於次年1月1日假宜蘭無線電局(今宜蘭市東港路電信局機房)開始臨時地面觀測工作。 昭和11年(1936年)3 月12日現用辦公廳舍、風力塔、觀測坪興建完成,乃遷此正式設立宜蘭站。昭和11年,實施高空風向風速的探空觀測;測震業務展開,舉行成立典禮。

昭和14年(1939年),源於日益繁忙之民用航空業務,為了提供成立於昭和11年位於金六結之宜蘭飛行民用機場(即俗稱北機場)所須航空氣象資料,故於機場旁、西鄉堤防內,建造測候所出張所廳舍及觀測露場,成立「宜蘭測候所宜蘭飛行場出張所」。昭和20年(1945年),因宜蘭軍用機場關閉,高空風向風速觀測中斷。

1945年,宜蘭測候所戰後為國民政府接收,隸屬於台灣省氣象局,名稱為台灣省氣象局宜蘭第一測候所,編列為乙等站。1977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宜蘭氣象測站。1983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宜蘭氣象站。


氣象站的鐵塔最高的地方有風向計和風速計。圖/李界木提供

氣象站的地面設施。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測候所宜蘭飛行場出張所(金六結)。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磚窯(原津梅磚窯)
磚窯,是製造磚塊的工廠,稱「磚仔窯」。從清代起,北津一帶就已設置土窯製造磚塊。 日治時代,日本人古川氏發現此地的土質極佳,在此設立磚仔窯。 北津里現存的這座目仔窯磚窯廠,據傳最初即為古川氏所建造,最初磚窯建於坡地,每一座燒磚窯為一目,一目接一目,隨地形而逐目上升,如階梯狀,所以稱「登窯」或「階梯窯」。 後因推車搬運磚塊不便,而改成目前所見的平底窯。 全盛時期,宜蘭共有20餘座磚窯廠,而津梅地區就有9座,是宜蘭磚仔窯最密集的地區。

1980年代因鋼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再加上環保意識的抬頭,磚窯廠取土造成的水土保持問題,及燒磚形成的空氣汙染,終於使傳統的磚窯廠全面的停工。 位於北津里的這座磚仔窯,共有十三目相連,以磚塊砌造,古樸典雅,為宜蘭縣內僅存的目仔窯古式磚窯。

依結構與燒磚時,火勢的運用方式,傳統磚窯可分為目窯與八卦窯;本磚窯屬目窯,共十三個孔目,每目一次可燒一萬磚,所有孔目同時燃燒的話,經廿五至廿八天,即可生產十三萬塊紅磚,這是戰後前後宜蘭地區建築的主要材料,縣內老厝至今仍可瞧見這些質地良好、仍「紅光滿面」的磚塊,磚窯不可拆的道理在此。 這座磚窯已具百年歷史,不但是宜蘭縣內唯一倖存的,且可能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國有財產局及縣府原預定拆掉興建國宅,大家認為十分可惜,聯名陳情希望保留磚窯。


拱頂上還有鐵製的鳥頭裝飾,像不像展翅高飛的鳥兒呢?其實這是排水孔。窯內的水份由鳥嘴流出。流氣由煙囪排出。圖/李界木提供


37公尺高的磚窯煙囪,也是北津里最醒目的地標。津梅磚窯最大的特色,莫過於那支巨大的煙囪,高三十七公尺、底座直徑二點五公尺、頂端直徑一公尺,全部是以紅磚塊所砌成的結構,歷經多次不可抗力的地震、風災,迄今仍屹立不搖地站在原地,可說是眾古蹟中生命力最强的。圖/李界木提供


磚窯因狀似目字型,一整排共十三連棟,故又稱「十三目窯」。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酒廠(甲子蘭酒文物館) 和台灣紅麴館

宜蘭的水造就二個大酒廠,一是傳統的,一是現代的;一是平民化,一是貴族化;一是本地化,一是西洋化;不論是東方的、西洋的,全靠甘甜醇厚的水質,加上宜蘭特有風味的作物,使宜蘭產製的酒,享譽國際。這二個酒廠是宜蘭市的宜蘭酒廠和員山鄉的金車威士忌酒廠。

宜蘭酒廠,位於宜蘭市的舊城西路上,原名為宜蘭製酒公司,於1909年所創立,至今已經歷百多年的歷史,在台灣戰後歷經多次變更,1957年定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宜蘭酒廠。 也因為宜蘭酒廠的啟動營運,提供了許多宜蘭在地民眾們工作就業的機會,進而改善與提升宜蘭當地的生活品質。


全台灣最古老的酒廠:宜蘭酒廠。圖/李界木提供

這裡是酒廠的辦公室,從正面看,看起來是西洋式的建築。光是正面的西洋古典建築風格搭配延伸出的門廊,整體簡潔的造型讓人對它印象深刻。圖/李界木提供

甲子蘭酒文物館。圖/李界木提供



紅露酒的原鄉
宜蘭地區的米和高品質的水,造就了宜蘭縣酒:紅露酒。 歷經一百多年,仍是口啤良好,深受人們喜愛。 加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與清徹無污染的水資源,絕佳的地理環境,也進而吸引許多外地旅客們到此參訪。 尤其是宜蘭那宛若甘泉般的水質,藉由宜蘭酒廠所釀造出的酒製品,更是,令喝過的民眾及遊客們各各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紅露酒」是由紅麴與煮熟的糯米為原料,糖化發酵,再摻合原料酒,進行二次發酵,以壓榨方式蒸餾,陳年兩年以上而成,在傳統的白麴中,分離出兩種糖化發酵能力特別強的菌種,並且在密閉槽中大量繁殖這兩種菌種。 透過這樣的釀法,可以減少原料,縮短釀製的時間,也讓紅露酒更有風味,此款酒並獲得世界評鑑銀牌獎。

宜蘭酒廠,早期是由一座鋼骨架構、古舊的放米材料倉庫所改建而成。而釀酒所需要的酒泉,早期是取自宜蘭附近阿蘭城外的蘭陽天下第一井,近年改以自來水廠一般水源釀酒,雖失色不少,但是在酒廠的老師父手中,一樣釀製出香氣撲鼻的佳釀。


紅露酒古稱老紅酒,固有製法通稱「在來法」,只要將糯米、糙米蒸熟,添加紅麴醱酵,再摻和米酒即可。圖/李界木提供

台灣紅麴館:揭開釀酒的神秘面紗
「台灣紅麴館」,於2007年啟用,館內除了介紹紅麴歷史、生態、製作過程外,還提供各種紅麴相關資訊。紅麴來台落腳於宜蘭當地,已有百年的歷史,宜蘭潮溼多雨的氣候適合紅麴生長,因而在此落地生根。 紅麴是真菌(黴菌)的一種,它存於空氣、水、土壤等各類生物的體表或體內,而人類在紅麴菌的應用早有千年的歷史,紅麴館首創以顯微鏡下的造形利用各種孢子、菌絲模型及圖文,帶領讓遊客探訪顯微鏡下的紅麴菌世界。


宜蘭酒廠巨資打造號稱全台首座的「台灣紅麴館」,古老神秘漢方的紅麴從中國大陸來台,最早的落腳處就是在宜蘭。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酒廠是以主打紅麴產業,提升紅露酒品質,重塑紅露酒新形象為主題,期盼紅露酒再現風華。圖/李界木提供

紅麴是酵母的一種,紅麴的功效能降血壓及降膽固醇。這古老的東西現在可是紅的很,現代生物科技的加持下,紅麴的相關商品可是愈來愈多,這可是未來的明星商品呢。圖/李界木提供



西鄉廳憲德政碑
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於明治33年(19004)耗費鉅資興建「西鄉堤」,使宜蘭河之氾濫減少。故大正12年(1923),士紳鄉人遂倡議於宜蘭西門外堤防上,建立西鄉之頌德碑。戰後,堤防設碑處為眷村違建占滿,1990年縣府將違建拆除時,原碑才得以重見天日,並被遷移至中山橋東側堤防上。

此碑為日本時代1905(明治38)年,宜蘭紳民為感念首任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之功績,特立於西鄉堤防。西鄉菊次郎在1897(明治30)年至1902(明治35)年間擔任宜蘭廳長,為免除宜蘭河水患,保障市民身家財產,建造西鄉堤防,當地地方人士為感念它的建設功績,特在宜蘭河畔建造「西鄉廳憲德政碑」,以玆紀念。就歷史意義及創建年代有其保存之價值。2001/05/18公告「西鄉廳憲德政碑」登錄為宜蘭縣歷史建築。


西鄉廳憲德政碑。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