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施打疫苗的速度為什麼趕不上以色列?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以“中國實現群體免疫的長征之路”為題發表文章關注新冠疫苗在中國國內的施打情況。文章描述稱,北京政府啟動了一項施打新冠疫苗的計劃,計劃在盡可能短時間內為14多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目前中國國內日接種能力約為20萬人次,但這一規模還會繼續擴大。截止到今年2月9日,中國國內已經接種了4050萬劑疫苗,在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美國。但是如果平均到每100名居民中的接種比例,中國僅以2.8%的比例甚至落後於瑞士(7.1%)和德國(6.1%)。目前以色列是全世界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和比例最快最高的國家。截至2月21日,以色列國內平均每百人的接種劑量為85劑。

文章寫道:“(在疫苗接種的問題上)。中國實施的策略是現在重點人群實現群體免疫,而不是大面積地全民接種。其它國家則是優先給老年人施打以降低死亡率。不過這種方法在中國不太可能發揮作用,因為由於感染率低,對老年人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認為,如果按照中國目前施打疫苗的速度,要等到明年才會有60%的中國人完成接種。不過去年年底北京官方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要讓70%以上的國人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並以此實現群體免疫。”

文章指出,“中國疫苗施打速度略有遲緩原因很多。國藥和科興生產滅活疫苗都需要時間。中國可能今年將具備年產量達到10億劑的生產能力。但是一部分疫苗將送往海外,因為中國領導層想利用疫苗作為軟實力在全世界推廣中國的制度”。

除此之外,“今年1月公布的一項針對上海1800萬居民所作的調查顯示,差不多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人表示不想接種疫苗。因為在中國總是能聽到,人們不但不相信外國的疫苗,也不相信本國的疫苗,因為大家擔心疫苗會出現副作用。另外中國國內的感染數極低,很多人也認為沒必要接種疫苗”。

文章寫道:“如果實現群體免疫的路途遙遠,自然也會帶來其相應後果。中國現在采取的方法是為了保護國內居民,幾乎不讓外國人入境。這一方法到目前為止十分奏效。按照中疾控公布的數據,目前在中國國內發現的感染英國變種病毒B.1.1.7的病例為37例,感染南非變種病毒501.Y.V2的病例為9例。另外中國國內尚未發現巴西變種病毒P.1。官方公布的本土感染病例數一直保持低位。”

這種結果就勢必導致中國官方更進一步加強封鎖邊境的做法。只要邊境不打開,中國國內也就缺少動力為國人施打疫苗。文章最後指出:“這也就意味著,實現群體免疫的時間越長,北京方面重新打開邊境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

永無休止的競爭

德國《世界報》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年輕人受夠了打工人的苦日子”(Junge Chinesen haben die ständige Schufterei satt)的文章關注到,中國很多年輕人不再為了獲得社會地位的上升而辛苦參與永無休止的競爭(老鼠賽跑),因為當“人上人”本來也幾乎不可能。

這篇文章先回顧了兩年前中國互聯網上對於企業“996到ICU”高強度加班現象討論,然後分析指出,“中國渦輪式的資本主義崛起不僅為千百萬人鋪就了通往中產階層和富足生活的道路,同時也導致社會發生極速變化。這種變化的深淵之一就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工作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加班和辛苦工作已經變成每天的日常”,

“日復一日的生存鬥爭也帶來了巨大影響。 年輕人感到精疲力盡,容易變得麻木不仁、無精打采。中文網絡用語中也因此出現了一個反映這一現象的新詞匯——‘喪’。這個詞表述了那些厭倦了生活的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文章寫道:“如果語言是社會變革的地震儀,那麼現在有一個詞可以更簡潔地描述當代中國社會的深淵。在一場人盡皆輸永無休止的競賽中,人們普遍感覺陷入困境。這也就是催生了一個新的流行詞匯:‘內卷’。”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洪沙 (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