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實驗:不是一直忍耐,就會成功

9月心理療癒-原來是心理學

棉花糖實驗:不是一直忍耐,就會成功
棉花糖實驗:不是一直忍耐,就會成功

撰文/林仁廷

你在限量名店排隊,內用一份剛做好的招牌甜品(或置換成你喜歡的食物,例如:巧克力、冠軍麵包或黃金烤雞),你是最後一位。

老闆突然有急事,而你還沒結帳,他說:「不好意思,我要緊急出門一小時,請你在這等,甜點我先放桌上。」他提出補償方案,「你可以先用沒關係,但如果你能等我回來,我再多做一份送你。」

店裡沒其他人了,手機在這收不到網路訊號。你選擇等還是不等?不等先吃是原來的計畫。選擇等的,在無所事事的一個小時內有把握忽視眼前香氣逼人的甜品嗎?

你是否又同意,通過這項考驗獲得買一送一的人:好會忍耐,將來大有成就?

不吃棉花糖=自制力高?

面對設定的社會情境,觀察一個人如何選擇前,需要先觀察他的特質,與思考他為何會有這種對策,主觀的考量包括時間與金錢交換划不划算、肚子餓不餓、對那份限量品的喜愛程度及打卡炫耀的心理。客觀條件也很重要,錢多的人不會花時間等待,他有能力找替代品,而拿到買一送一的人跟預測未來成就也無關,只能說他用策略達到了目的。

1970年代的「棉花糖實驗」也是類似情境,心理學教授米歇爾帶領學生在幼兒園進行測試。他們讓平均四歲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給他一顆棉花糖,告訴他:「我會離開15分鐘,如果這段時間你沒有吃掉棉花糖,等我回來會再給你一顆。」

孩子在實驗者安排的房間沒事可做,盯著棉花糖看,越看越有感覺,有的拿起來摸一摸,有的偷偷啃了邊。前後共600多名測試者,僅有30%通過拿到第二顆。

此研究持續追蹤10年,發現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上了國中後,比起吃掉的那組成績表現更佳、社交能力更好、體型更健康,實驗下了如此結論:「孩子若能為了偏愛的獎勵,自主堅持與忍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實驗並沒有說「不吃棉花糖=自制力高」,是後來某位作家把它渲染成「棉花糖理論」,大談「成功就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導致教育領域也套用公式:「自制力(忍耐)要從小培養起。」

解決問題的「心理工具」更重要

「延宕滿足(=自制力)」與「未來成就」是否有關連呢?是有的,但延宕滿足的條件並非只有忍耐。從本文第一段來看,要長時間面對甜品的誘惑,必須綜合動機、心理工具和未來酬賞才能完成等待。

棉花糖實驗在2018年由紐約大學Watts得到另一種結論,他們調查超過900名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發現願意等待的人,多數生活條件較好,因為經濟不虞匱乏、場面看得多,他們從經驗中習得了更多的心理工具,以「轉移、替代及對未來的想像」面對棉花糖的誘惑。他們的成功來自心理工具的多樣化應用,而非忍得比較久。

棉花糖實驗讓我們反思,一件事的成功不是單一公式,「只靠意志力忍耐」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而且無法持久。因此教育的理念應為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從經驗中「觀察思考、對結果的想像及多重對策」,學習多樣心理工具,而不是要他一味地自我控制。

林仁廷

主修社會心理學,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現為諮商心理師和兩個孩子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