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三十六問:上網求解的心理學

9月主企-4

愛情三十六問:上網求解的心理學
愛情三十六問:上網求解的心理學

緋聞有被淡忘的一天,相似的愛情困擾卻總在輪迴。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見明知故問背後,男女真正想說的話。

撰文/海苔熊

在各大論壇的男女討論板上,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的網友提出問題,舉凡出遊要不要AA制、手機給不給另一半看、和戀人的爸媽吃完飯是不是要幫洗碗……許多關於愛情的匿名討論常見一堆眉眉角角等著被解答,然而拋出問題的人,很多時候在字裡行間其實已預設了答案——他一定不愛我、他一定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在乎我、他一定有別的對象了、他一定只是玩玩而已……

為什麼我們明知故問?

為何在愛情議題上,也許當事者早就有答案,更不會照著別人的建議做,還是從身邊的朋友問到陌生人,使盡各種求解的方式呢?

  1.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經常為了確認自己在人群當中的位置、自己比別人好或是比別人差,所以我們會進行一種行為叫做「社會比較」。社會比較又分成向上社會比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以及向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前者指的是我們和處境、表現比自己好的人比較,例如年薪比自己高的人、學業成績比自己好的人等,做完這個比較之後,我們通常會有想要努力邁進的感覺,但有些時候也會有失落、不如人的感覺;後者指的是和比我們狀況或表現差的人比較,例如考不好的時候會想「反正還有人考得比我差」,或者是心情低落的時候會告訴自己「還有人比我更不快樂」,透過向下社會比較,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心理上的寬慰感。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裡面,其實很難進行社會比較,因為每個人的處境和狀況都有很大差別,交往的對象也有所不同,所以很難去比較「我的戀愛比你的好」或者是「你遇到的男人/女人比我遇到的渣」,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會想要確認自己的感情狀態在人群當中到底如何,例如說:

○ 別人的男朋友會偷看其他女生的Instagram嗎?

○ 別人的女朋友也會到男生家過夜嗎?他們的男友不會生氣嗎?

○ 別人的伴侶也會已讀不回嗎?

這一個又一個的「別人」,其實都是在和這社會上「想像當中的平均值」去比較,透過尋求大家的意見,當事人會找到自己在人群當中的定位,比方說,發現大多數人的伴侶都曾經有已讀不回的狀況,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伴侶如果出現這樣的行為,那麼多少也可以接受。

  1. 尋求慰藉跟支持(social support),很多時候當事人需要的是訴說、被同理跟聆聽,而不是需要問題被解決。在一些情緒書寫(expressive writing)的研究當中發現,光是把自己在意的、有情緒的事件書寫下來,就能夠得到心理上的舒緩。在討論平臺上面描述自己的狀況,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書寫,這樣的書寫過程,當事人可以整理自己的情緒跟感受——不論有沒有人回應。然而,在論壇上面的討論如果形成一系列的回應,或者是被其他人用文章回覆,然後再激起下一波的討論,那麼原Po可能會覺得「原來我的問題是如此重要」、「原來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困難」或「原來不只有我這樣想」等,進而獲得一種「普同感」,感受到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原來別人也曾經遭遇過、別人也曾經有類似的感覺和想法。只要有人回覆,當事人就會有一種「其實我並不孤單」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網路貼文其實就是一種尋求安慰和社會支持的過程,有人會在下面回應「我也曾經這樣,拍拍」、「我了解你的感受,我當年就是那個受害者」。不論回應的人是否真正了解原Po的感受,只要原Po「覺得留言的人看起來好像了解我」,就會有被同理的感覺。當然,這樣子的網路對話方式也可能是兩面刃,有些人在還沒完全了解原Po的狀況下就貿然留言,甚至預設立場、假設原Po一定做了某些事情,那麼很可能會激起原Po的憤怒跟反擊,帶來反效果。

  1. 原本的行為已經形成了回饋迴圈,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status quo),所以難以改變。前面兩點談到為什麼我們會在論壇上面貼文或討論,現在這一點要談的是「為什麼聽了網友的建議,我們依然故我?」其實這涉及到兩種狀態,一個是當事人本身的習慣,另外一個是這段關係當中原本的互動迴圈。舉例來說,有一對男女朋友,男生總是講一些「善意的謊言」,為的是避免女生聽到之後會生氣、小題大做;而女生有些時候會懷疑男生所說的是否屬實,一步一步逼問,才發現案情並不單純,解開原來這一切是個謊言,就算出發點良善,也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所以在知情之後大爆炸。男生可能接受到一個訊息是「只要我講出真正的答案、誠實地回答對方,對方就有可能會爆炸」,所以下一次面臨要說謊還是老實講的時候,就依然會選擇說謊這條路線,然後重複前面的迴圈:男生說謊為了避免挨罵→女生敏感察覺並且追問→男生在壓力之下講出實情→女生爆炸→男生更害怕講出實情之後會引起爆炸,於是下次又繼續說謊。像這樣子的行為互動迴圈,很難透過在網路上徵求大家的意見而解決問題的原因在於:男性在說謊的過程,獲得了暫時的安心感(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對方不會爆炸),女生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也得到了另外一種快感(你看吧!果然像我猜測的一樣,你根本就在騙我)。兩個人都從這種負面的互動當中得到一些好處,所以這個行為迴圈會維持穩定,暫時不會有所改變。就算這時有任何一個人到討論平臺貼文尋求大家的協助,兩個人還是很容易活在過往的劇本當中——因為那是目前兩個人最習慣的方式。

相較於原Po,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下面留言討論的人。

為什麼旁觀者比當事人還投入?

為什麼回覆的人經常比原Po還投入,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甚至代入自己的相處狀況,努力地給予建議,卻忽略了每段關係都有不一樣的「體質」呢?又是出於什麼心理因素,即便是換到自己身上也不見得解決得了的事,旁人卻總忍不住當起提出建議的愛情專家?

  1. 投射作用(projection):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把對方的困境套入自己以為的情境或是公式當中,根據自己過往的一些經驗,或者是曾經的戀愛模式,來推斷當事人可能會遭遇到的狀況以及面臨到的抉擇,並且據此給出建議。然而,這整個投射的過程可能有滿多部分並不符合當事人真實的感受和情況——畢竟,沒有兩段感情是一樣的。儘管如此,這個投射還是很容易發生,原因來自於當留言者投射了自己的一部分到留言當中,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找到一個解答。這就是接著要談的「拯救者情結」。

  1. 拯救者情結:根據溝通分析還有卡普曼戲劇三角形的理論指出,在拯救者、被害者、加害者這個三角形當中,有些時候那個想要拯救別人的人,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看到「當初那個傷心的自己」,藉由拯救別人,來安撫那個曾經難過卻很無助的自己。換句話說,透過安慰別人、透過講一些「過來人」的話,來安撫正在經歷痛苦、正感覺不知所措的「後輩」,讓當初那個受傷的自己,也得到解脫。

  1. 後見之明的偏誤(Hindsight bias):這個又稱之為「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偏誤,指旁觀者常常會事後諸葛——儘管換作他們自己是當事人,也不一定會做出正確的決策。例如原Po寫了一篇文章來抱怨他的伴侶劈腿,下面可能就會有人回應從哪一件事情之後,就可以看出對方會劈腿的徵兆或跡象,也有一些人會回應「OOO不意外」之類的留言,其實是因為回覆留言的人往往都是在看到整個事件的結果之後,才做出評斷,所以很難客觀。

從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

其實,不論是貼文尋求解答的人,或者是留言給予答案的人,某種程度上,都是渴望在這樣的網路互動當中,看見一部分的自己。藉由解決自己或解決的人的問題,來獲得一種凝聚、普同的感覺。我的想法是,只要網路社群存在的一天,這樣的討論就不會消失,原因在於,儘管這種討論不一定會產生真實的改變(發問的人不一定會按照建議的方式做,旁人給出的建議也不見得實際),但是這整個討論的歷程本身,就是一個看見彼此的過程。

透過和大家比較、透過投射自己的某一些部分在當事人身上、透過拯救當事人來拯救自己,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讓自己過往所經歷過的故事,變得更為厚實,也會讓自己感覺到:原來並不是只有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所以,網路社群的討論解決的並不是愛情上面的爭論,而是藉由提出一個又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在問題與問題之間,連結彼此、看見自己。

海苔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喜歡在很多的比喻之間找尋樂趣;喜歡在愛與被愛之間找到更多的可能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