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排石有效?網紅罔腰懷孕遭打臉?散佈或轉發不實訊息,會被罰嗎?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人人都可為自媒體,無論網紅還是一般民眾,若是散佈不實訊息,恐誤導大眾,有法可罰嗎?擁有逾百萬訂閱的YouTuber愛莉莎莎,日前因拍片推薦「肝膽排石」民俗療法,引起醫界撻伐,儘管最後她下架影片並道歉,但許多民眾紛紛投訴檢舉,要求進行裁罰,到底愛莉莎莎推薦民俗療法需負法律責任嗎?又有哪些行為、言論,恐怕會踩紅線開罰呢?

肝膽排石風波持續延燒,食藥署、國健署和衛福部皆收到民眾檢舉,要求針對愛莉莎莎影片踩紅線之處進行裁罰,但目前3部會尚在釐清案件,研議要由哪個單位處辦。

(圖片來源 / 翻攝愛莉莎莎Youtube)

愛莉莎莎可能觸犯什麼法律?

愛莉莎莎因誤信有問題的訊息資訊,拍片散佈不實健康資訊,其實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網紅,都可能遇到類似情況,到底愛莉莎莎可能會觸犯什麼法律?「其實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違反《醫療法》,也有人認為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執業律師陳建佑解釋,根據醫療法第84條至第87條,及第103、104條等相關規範,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愛莉莎莎雖然並非醫療機構,但其所為也不是涉及醫療廣告或醫療業務,因此應不適用《醫療法》

至於《食安法》,則可能違反第28條、第45條及第46之1條等規定。根據第28條規定,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不能有相關醫療效能標示、宣傳或廣告,亦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情形。第45條規定,關於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4百萬元以下罰鍰,若專業評估涉及宣傳醫療效能,則可處60~500萬元罰鍰。

食藥署則表示,已有看過影片,但內容主要是個人體驗,這種飲食療法不可宣稱療效,如果內容提到喝油可以預防結石等,經專家認定有違規疑慮,就可依法開罰。

(圖片來源 / 擷取自台灣公共電視網路直播頻道YouTube)

其實過去也曾發生類似案件。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無黨籍候選人吳蕚洋在電視辯論會與政見發表會中,大力宣揚「蜂蜜檸檬水」能治病。當時,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指出,依食安法規定,食品不得宣稱療效,但前提是要有特定廠商、特定產品才能開罰,吳蕚洋沒為特定廠商或產品宣傳,因此沒辦法罰。「其實吳蕚洋和愛莉莎莎的事件非常類似,最後可能因為沒有圖利特定廠商、產品,無法開罰,」陳建佑說。

不只罰錢 律師:故意散布不實訊息,恐負刑事責任

為避免假訊息過度散播,近年也通過了《食安法》第46條之1,規範民眾若散播食安謠言或不實訊息,且有損害公眾,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萬元以下罰金。陳建佑指出,去年反萊豬的醫師蘇偉碩,因為發表「萊劑比搖頭丸毒250倍」的言論,被衛福部食藥署向警方告發違反《食安法》第46條之1,後續則發現是因引用論文數據誤植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食安法》第46條之1中有說明,構成要件在解釋上須捏造、扭曲、纂改或虛構全部或部分可證明為不實的訊息,故意甚至是惡意傳播或散布於眾。「關鍵在於『是否故意為之』,若故意散佈不實訊息、明知故犯,就可能受到制裁,但台灣言論自由度高,愛莉莎莎若已盡可能查證,並非故意散播不實言論,恐較難以苛責,」陳建佑指出。

陳建佑依實務經驗推測,愛莉莎莎若認為這件事是真的,已盡力查證,且她是親身實測,分享個人經驗,基於保障言論自由、盡查證義務的情況下,最終應該不會成罪。至於如果民眾誤信出事,會不會開罰?陳建佑預估,「應該還是不會遭罰。」

(圖片來源 / 翻攝理科太太Youtube)

過去也曾有Youtuber踩紅線的案例,2019年Youtuber理科太太就曾因拍攝「現在只要1分鐘-在家做完子宮頸癌篩檢」,影片中出現醫療器材代理公司及產品,遭台北市衛生局認定為廣告,依《藥事法》第65條「非藥商不得為藥物廣告」,開罰理科太太與醫療器材代理公司各20萬元。

網紅言論頻出包?變性網紅稱懷孕遭疑真偽

愛莉莎莎事件尚未落幕,無獨有偶,18日變性網紅「罔腰」突po出醫院產檢、超音波照,似乎暗示自己懷孕,男友更發文解釋是參與「人體測試」。但由於變性人沒子宮,難以懷孕,許多醫師出面質疑懷孕真偽。

(圖片來源 / 擷取自「罔腰」Instagram)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網紅的發言、心得感想,應是為了搏取聲量,由於目前並沒有涉及醫療宣傳、招徠醫療業務等行為,依現行醫療法規很難約束,「《憲法》賦予民眾言論自由,一般人有不當的醫療發言,除非涉及販賣醫療商品、招徠醫療業務等行為才會受到約束、處罰。」關鍵是目前國內沒核准任何子宮移植人體試驗案,將介入調查,若屬實,則醫院及執行醫療人員將依「人體研究法」開罰,但受試者不會挨罰。

「不論是先前的反萊豬的蘇醫師,或近來的網紅愛莉莎莎、罔腰,乍看有可能違反《食安法》第46-1條或《社維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等規定,但基於有查證動作、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或目前沒相關法令規範的情況下,在台灣多元開放的言論市場、自由開放的年代,觀其言論,僅為百花百鳥之一,實在不足以影響公共安寧,只有表達己見的限度,沒有可引發公共安寧疑慮的力道或能量,」陳建佑總結,但他強調,無論是公司行號、網紅或一般民眾,在分享食用心得時,應避免在描述、說明過程中,有誇大、容易導致誤解,甚至宣稱醫療效果的言論,且應要經過查證再發表,以免提供錯誤資訊或引起民眾恐慌,進而危害公眾安全,踩到法律紅線。

石崇良也呼籲民眾,醫療是很專業的議題,遇到醫療問題應詢問專業的醫療人員,別誤信未經查證的言論。

延伸閱讀:

肝膽排石法引熱議 到底有膽結石該怎麼辦?

調理身體備孕期間,懷孕了也要拿掉?醫生建議孕前做對4件事

不用靠藥物!她38歲確診糖尿病前期,靠運動和飲食擺脫血糖問題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