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時代停看聽 范琪斐、林冠廷答客問

范琪斐
范琪斐

【文˙蘇俐穎 圖˙林旻萱】

自媒體、新媒體百花齊放的時代,機會多、招式多;消息多,陷阱也多。作為經營者,如何在點擊率的誘惑下自律?作為受眾,面對眼花撩亂的媒體生態,又該如何判讀訊息真偽?這一期,《光華》特別邀請自媒體創辦人──范琪斐、林冠廷,聊媒體、聊態度、聊初衷,他們的回答,也許可以為活在媒體戰國時代的我們,找到安身立命的線索。

范琪斐

大學念的是法律系,紐約大學傳播所畢業,因躬逢解嚴,投入風起雲湧的媒體業。曾是TVBS、三立新聞的資深駐美特派員,旅美超過20年,雖說規劃退休才返台定居,卻峰迴路轉,辦媒體、開公司,中年創業,堪稱業界最資深,也最勇於嘗試、創新的媒體人。

產業觀察:時代交替,轉型之機

在美國待了那麼久,美國媒體產業的變化對您有什麼啟示,請談談您的觀察?

台美最大的不同就是市場規模,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不論傳統媒體或新媒體,都不斷嘗試新的方式,不行就刷掉、不行就刷掉,汰換速度很快;台灣因為市場規模小,自生能力與創新精神都比較差,但這是市場規模造成的。整體來說,台灣大概比美國慢了個10年,想知道台灣媒體的未來,可以去看現在的美國。

但比較讓我憂心的是,美國現在不僅大媒體找到了一套生存下去的方法,不僅轉型了過來,也修正了過去的報導模式。這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教訓,當時因為地方消息掌握得很差,鄉下地方假新聞盛行,甚至地下電台成為主流,大選的結果,讓他們開始意識field report(現地採訪)的重要。雖然採訪就是很花錢,但無論如何不能犧牲,過去可能全部要求自製內容,現在或許會在社群媒體上跟寫手合作,藉著培訓寫手擁有基本的新聞記者素養,或者刊登時有一些篩選機制等等,總之就是很努力在做地方報導;但在台灣,這點還沒有看到。

創新精神:舊酒裝新瓶

網路上可以看的東西那麼多,您運用了哪些新方法,嘗試抓住觀眾的眼球?

我以前的同事都會說,妳這不就只是在作編譯嗎?就是看國外的媒體報導,然後再說一次給觀眾聽。是,這是編譯,但我覺得,我已經加了一個新的東西,用新的方式講故事給觀眾聽,像使用LINE作載具;即便在寰宇新聞台的節目,也不是傳統的方式。我們融合了美式笑話,或者搭配動畫,老一輩可能不習慣,但年輕朋友喜歡。

另一個不一樣的元素是,我很堅持一定要年輕朋友上鏡。當時會開始做自媒,就是希望讓年輕朋友更關心國際上的事,所以就讓同年紀的人講給他們聽。我們每個禮拜開一次編輯會,我不指定題目,每個人各提三條題目,大家再投票,看哪條不錯,而且如果你是主筆,你有權決定最後要不要寫。因為我希望選年輕人會關心的題目,是對你來說很熱情很重要的,如果這條新聞對你來說,重要到遠比我們其他人的意見還重要,表示你很有熱情,那就去寫吧。

自媒體意味著自主、自由,不過另一面來說,您不會擔心因此造成偏食、同溫層的問題?

確實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我覺得台灣人絕大多數還是挺在乎其他人想法的,所以很少有主筆獨排眾議的情況發生。包括報導的角度我也不太干涉,除非明顯偏差,我才會出面提醒。我覺得罵人可以,但要罵的邏輯清楚,事實都正確;另一個是,不管哪個國家,都要等距,用同樣的標準來看。

目前跟我合作很久的嘉玲、凱莉、動眼神經,她們都是網紅出身,論戰經驗豐富,她們自己也很清楚這點,我甚至覺得她們的新聞掌握能力,比一般電視台記者還要更好。一般電視新聞都做得很片段,知識破碎,議題也沒辦法深入,這是工作型態造成的;但她們不同,像是動眼神經自己參與過同婚的社運,有時在議題上她們比我了解得更深,所以在講到新聞的幾個基本需求,她們是符合的,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新聞判讀:內行人教你看新聞

現在假新聞一堆,新聞品質良莠不一,您自己又是怎麼篩選新聞來源?

剛剛一直在講field report重要,簡單來說,我只看有記者去採訪的媒體,所以我只看傳統媒體。我早上的first read,是看《紐約時報》,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另外還有《華爾街日報》、《英國衛報》。我不太看電視新聞,除非是breaking news(突發性的新聞),像是疫情影響、股票重挫的那一類的;但我是廣播的重度使用者,我會聽NPR(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自媒體我不太看,會看的通常已經是第二、三關了,像是「韓半島新聞平台」,那是因為記者人在那裡,可以補足field report的不足。

受限於資金,無法到現地作採訪,確實是許多自媒體的致命傷,那您自己現在有沒有打算補強這一塊?

所以最近我才在蒐集一些資料。目前我們粉絲頁上有20幾萬的追蹤人次,來自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媒體同業。我把名單蒐集起來,某個地方要是出事,可以直接請問他們意見,這比我在這邊看、在這邊講,還要來得好,可信度也比較高。另外,我們也想做群眾募資,去採訪年底的美國大選,其實這個是創造關注,不僅是出於資金上的考量,重要的是參與,你有參與,那你就會關心這個議題。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站在一線戰場的紐約,因為目睹傳統媒體產業的衰微與力圖轉型,因而有了危機意識,還在跑線時就掏腰包辦自媒體「范琪斐的美國時間」,直到海歸,開啟事業第二春。目前在寰宇新聞台主持「范琪斐ㄉ寰宇漫遊」,固定邀請凱莉、嘉玲、動眼神經幾位知識型網紅一同暢談時事;也與LINE合作的線上新聞節目「Today看世界」。品牌宗旨在於「讓更多人關心國際新聞」,雖然選題以「又大又硬」為準則,但運用輕鬆、幽默的手法,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關注。

林冠廷

人生上半場都在美國度過,直到大學從廣告系畢業回台就職。曾跟隨時尚攝影師林炳存、紀錄片導演楊守義等人學習,後以廣告、MV導演的身分自立門戶。因為生長在文化多元的LA,對自己的根──台灣,有了關注的熱情,後創辦自媒體「台客劇場」,彷彿是一個海歸子女,藉由拍片重新探索故鄉。

產業觀察:自由發聲,有何不可?

在跨足媒體產業前,您受過新聞學方面的訓練嗎?可以談談這部分的想法?

我自己在大學時曾經上過新聞學的課。但經營自媒體,作為YouTuber,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在當一名藝術家,像在拍紀錄片,紀錄片不重視「客觀」,重視的是「我的」想法。在我看來,並沒有客觀這件事,一切都是主觀,但重點在於,你的主觀對別人有沒有幫助?有的話,就用影片來表達,如果意見爛,那就閉嘴。不過當然,要公開發表,還是要有科學基礎,才有說服力。

資訊判讀:YouTuber的口袋名單

自媒體、新媒體這麼多,請跟我們分享幾個連你自己也愛看的YouTuber頻道?

我最常看的像是Vox,他的影片內容貼近最近的時事話題,標題以提問有趣的問題,再用科學的方式去回答,資訊上很豐富。最崇拜Casey Neistat和Dan Mace,尤其Dan Mace在剪接、音效、鏡頭語言都非常細緻。因為我平常還是多用英語思考,所以也會去看哪些YouTuber擁有我喜歡,但卻沒有的口才,所以我也看呱吉和博恩的頻道,向他們學習。就這樣經過融合,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

創新精神:善用視覺語言

您學的是廣告,也當過導演,拍過MV、廣告、電視節目,這些有沒有影響到你後來玩自媒體的方式?

我自己是廣告系畢業,廣告的idea常常需要發想好多個,才會有一個好的。「台客劇場」的拍攝過程就是很廣告的,同事會一邊討論,一邊發想,最重要的是過程。像我們最近剛拍完一支影片,內容是討論在海邊種樹的重要性,其中一個idea,是拍建築物,再跟動畫師模擬做出淹沒的效果;或者我直接去海邊拍攝,穿著西裝泡在水裡等,這就是一種視覺溝通。但是如果是新聞記者,他會很直白地敘述事實,告訴你50年前的水線在哪裡,但當一個YouTuber或者說film maker,每個禮拜只推出一支影片,一定要把最重點,把最有趣的點勾出來,人家才會點進去看。

您說拍台客劇場就像在拍「紀錄片」,但說到紀錄片,多數由「第三方」的角度來拍攝他人的故事,但我也觀察到,您的影片時常從自身的體驗來切入,這點就還滿「不紀錄片」的。

我拍的議題,都會是我有興趣,我自己會想去嘗試的,像是討論養身健康的議題,我親自嘗試生酮飲食或者斷食。我覺得拍片的過程好玩,遠比其他帶給我的效益還要多上更多,過程才是最重要的。過去拍廣告是服務業,服務客戶,讓他的產品更cool、更多人看見,但當YouTuber拍影片,是因為你喜歡拍,所以去拍,就像任何藝術家,並不是因為繪畫可以賺很多錢,才去畫,而是有個畫面在他腦海裡想表達出來,不然會很痛苦。

不過,其實有些紀錄片也是滿個人的。像是有個以麥當勞為主題的超紅紀錄片《麥胖報告》,內容只拍攝導演自己,記錄下他的飲食與變胖的過程,「台客劇場」某部分就像是這個樣子,有點紀錄、有點個人,是一個mix。

台客劇場

電視觀眾越來越少,林冠廷鎖定使用手機、平板的年輕族群,嘗試創辦自媒體「台客劇場」。台灣就是他的田野,親自上山下海,走街串巷,從自身的體驗出發,細細記錄下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融合電影、MV的拍攝手法,或者素樸的側錄,以「讓台灣人更愛台灣」為任務,正向的精神,吸引超過62萬人次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