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海請命 王銘祥打造軟絲產房

仿效柳珊瑚的桂竹叢人工礁,為軟絲提供隱蔽性的產卵空間,上頭的大量卵莢,證明復育行動成功。
仿效柳珊瑚的桂竹叢人工礁,為軟絲提供隱蔽性的產卵空間,上頭的大量卵莢,證明復育行動成功。

【文˙蘇俐穎 圖˙王銘祥

靠海維生的人多,但為海發聲的人卻少。許多人只知「討海」,但卻不知濫捕濫撈、海漂垃圾,早已讓理應美麗的大海滿目瘡痍。

愛海如癡的王銘祥是漁民,也是潛水教練,更是大海的最佳代言人,他傾盡一己之力,不計代價投入海洋保育倡議,好似哺育著他長大的這片汪洋,同樣無私付出。

曾經在假日的基隆海科館見過王銘祥,那是個陰雨綿綿的天氣,遠道而來的遊人不減興致,就在半露天的戶外,王銘祥領著參加活動的一大群大人小孩,將蓬蓬的桂竹叢裁切成合適的長度,再以特殊的雙人結將竹枝一根根編織成扇形,模擬成柳珊瑚的造型,打造成「軟絲的產房」。

一旁協助的海科館工作人員,向民眾介紹他叫「活塞教練」,又叫「軟絲爺爺」,雖然王銘祥年紀不過50出頭,因為投入軟絲復育工作已經有12年,一年生的軟絲因此在東北角海域有了一片不受人為干擾的棲地,得以活命、代代相傳。

因此,一路從「軟絲爸爸」、「軟絲阿伯」、「軟絲阿公」到現在,王銘祥說,按照輩分論,該稱他「太公祖」啦。

愛海的男子漢

談起大海,王銘祥總是兩眼放光,滿腔熱情。基隆出身長大的他,從小看著海平線上的漁船來來去去,成長過程裡老是被長輩告誡:「海邊危險不要去。」愛海的他不聽警告,戲水回家後少不了一陣痛打,仍舊屢犯不聽。

「心情不好只要來到海邊,就會特別開心。」這樣的他長大以後,也有了自己的船,從小船玩到大船,最高紀錄同時擁有五艘,也獲得專業潛水執照,現在的他,主要工作就是帶著遊客從事潛水、海釣,或者協助海洋生態調查。

完全稱得上是「斜槓中年」的王銘祥,另一個重要身分是救難人員,參與支援救難工作超過20年,出入過許多滿目瘡痍的生死場,象神颱風、八八風災、復興航空空難,他都曾在第一現場支援。

又被喚作「活塞」的他,原來就是因著救災現場,救難兄弟忌諱直呼本名,加上家中同時經營機車行,也從事機車改裝,他索性以零件「活塞」作為代稱,就這麼跟著他一路至今。

因為看多了生離死別,了解到生命無常,王銘祥的人生觀格外豁達,投入海洋保育工作,至今花費超過百萬,他不以為意,「能做多少,就去做,做的時候也不去想會花多少錢,最重要的是,活著的時候可以對社會、對海洋做出多少貢獻。」他乾脆地說。

海洋浩劫,喚醒環保意識

靠海生活的人,多有著「大海就是我們家的冰箱」的記憶,今晚要加菜,那就到海邊抓魚拾貝,王銘祥也不例外。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過去資源豐富的海域,早已今非昔比。

當魚越釣越少,疑惑的他潛水下去一探究竟,才發現過去還有龍蝦棲息的海域,如今卻充滿了不分國界的垃圾,甚至滿佈著被隨意丟棄的廢網,也因此喚醒了他的環保意識,成為潛水教練後,每每帶遊客潛水,要求客人先下海撿垃圾,撿完後才帶到景點遊覽。

12年以前,在漁民的邀請下,他協助幫忙在八斗子一帶放置竹叢。東北角雖是台灣軟絲最主要的產地,但因著自然環境被破壞,只能在海廢垃圾、漁網上產卵,他們為軟絲建造「人工的六星級產房」,希望藉此提升孵化率。

自此以後,王銘祥義無反顧地投入,每年的四到十月軟絲的產卵期,不管有沒有外來經費的奧援,或者是不是有人參與、關注,就這麼連年不輟地投入至今。

雖然起始時,政府單位因為認定竹叢算是人工魚礁的一種,投擲必需要申請核准,因此相當反對,但在海科館助理研究員陳麗淑等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加上逐年紀錄追蹤,證實方法確實有效,官方的態度才轉為支持。

談起海底見聞,王銘祥總是眉飛色舞,「我媽總是說,要是唸書有這麼認真,早就拿博士了啦。」見過竹叢上萬顆卵串的壯觀,也見證過小軟絲出生的動人瞬間,甚至曾被200隻軟絲所包圍環繞的他,回憶點滴於心,就是投入保育行動千金不換的回饋。

劃保育區,留給「小的」一條生路

打造人工產房只是保育行動的起點。某一天王銘祥發現,竹叢投放的地點,居然成了釣客的天堂,「再不會釣的,在這邊都一定釣得到。」在口耳相傳之下,小軟絲的數量雖然大幅增加,大隻的軟絲依舊罕見。

但軟絲的壽命不過短短一年,「等同於四天就是人的一歲。」王銘祥解釋,吃得多、長得快的軟絲,只要有時間讓牠們長大,半年就重達兩斤,不僅讓物種得以延續繁衍,經濟價值也提高了。

為此,他對釣客苦口婆心地勸說,一面呼籲政府應盡速立法,希望禁止採捕販售15公分以下的小軟絲,「螃蟹都可以立法了,軟絲的數量甚至比螃蟹還更少,為什麼不行?」王銘祥這樣想,但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鍥而不捨的他最後轉彎,改由提案希望將鄰近海域劃定為保育區,希望能留給小軟絲一個無憂長大的環境,終於得到官員、學者的支持,在2016年拍板定案,宣告成立「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也開了基隆地區的先例。

這樣的改變,免不了引發在地漁民的抗議:「把我們家的冰箱關了,我們要上哪邊抓魚?」「過去天天在這邊討海,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就不行?」雖然反對的聲浪不少,但王銘祥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初衷:「海不應該只屬於漁民,也是大家的。」他說明,台灣解嚴不過32年,在解嚴以前,確實整個海域都專屬於漁民,民眾連碼頭都禁止進入,更遑論下海,漁民會有著這樣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但隨著時代演進,觀念應該改變。

除了推動成立保育區,王銘祥也多管齊下,集眾人之力,將近海一帶海底的廢棄漁網撿拾乾淨,讓這些惡名昭彰的「死亡之牆」,不再將大魚小魚、蝦兵蟹將一網打盡。

也曾因著有漁民奚落他:「偷放流刺網的不抓,再劃什麼保育區也沒用。」衝著這句話,真性情的他駕船出海,協助海巡兄弟一同追捕偷放流刺網的不法漁船,直到殺雞儆猴地施以重罰;嚴加取締以外,同時敦促基隆市政府制定刺網實名制,落實每艘漁船在漁具管理的責任,種種作為,終於讓許多守法、對流刺網總是敢怒不敢言的漁民,了解到他「來真的」的決心,繼而刮目相看,轉為相挺。

「以前看到竹叢上生很多蛋,我很開心,現在生很多蛋,我不開心。」因著保育成果漸顯,海洋生態恢復,現在的軟絲可以在自然環境中產卵,自然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樣仰賴人工竹叢礁。

但王銘祥念茲在茲的最終願景,是希望擴大保育區範圍,將整片望海巷灣(又稱番仔澳灣)都劃入。雖然漁民不能再在此進行採捕,但可以仿效如彰化芳苑「海牛採蚵」的做法,將獨特的在地文化轉化為發展休閒產業的資源,漁民可以利用原有的漁船載遊客出海作水上活動,藉此營生。

這片令他戀戀不忘的海洋,他想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這得來不易的美麗,值得你我一同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