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名人座談 海外採訪講座 走過45周年影像特展

《光華》名人座談 海外採訪講座 走過45周年影像特展
《光華》名人座談 海外採訪講座 走過45周年影像特展

【文˙李珊瑋 圖˙莊坤儒】

影像,一種直擊人心的傳播媒介。它的美,美在真實,美在刻劃歷史印記。

《光華》走過45個春秋,歷經不同時代的變遷。回顧前塵,有政治的更迭,有地景的演進,但不變的是,永遠寓含著寶島台灣,溫潤飽滿的暖暖人情。從台灣看世界,讓世界愛上台灣。

《光華》45周年影像展,2020年10月6日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百年歷史建築——紅樓展出,為期兩個月,用影像和文字,記錄下半世紀以來的台灣演進軌跡。緊接著的海外採訪講座,邀請了外交部前駐外大使李宗儒、國際知名攝影家沈昭良、《看見印尼》作家李東明,於該校大禮堂與1,500餘名學子,分享人生歷練中的不同視野,並在學生代表的提問中,激盪出跨文化之反思,與面向未來挑戰之自信。

真實影像,歷史註腳

用影像書寫歷史,《光華》做到了。台北科技大學副校長楊重光與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司長陳銘政,於致詞時分別就影像展於紅樓展出之歷史性意義,以及《光華》與台灣外交事務的淵源,作了精采的分享。現場來賓包括有外交部總領事馬鍾麟、北科大學務長張仁家、圖資長吳建文等,讓此次開幕式圓滿順利。

接著在《光華》總編輯陳亮君的導覽下,呈現出《光華》由誕生至今的階段性演進。從1977年8月刊封面,刊載了當時總統嚴家淦受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哈立德的邀請,飛抵沙國吉達港時的歷史珍貴畫面,到六大採訪面向的時代連結。走向二樓的樓梯間一路延伸,分別看見金馬五十、解嚴開放、環保議題,甚至是1970年代台灣獲得青棒、青少棒、少棒三冠王的精采報導回顧,以及近年來包括日本、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地的海外採訪事蹟,突顯《光華》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在地性與宏觀性。

而在海外採訪講座前,總領事馬鍾麟致詞時介紹《光華》是宣揚台灣軟實力的重要媒介之一,也是拓展國際視野及外語學習的良好素材。《光華》總編輯陳亮君則以「採訪視角」的轉換為題,分別帶入前駐外大使李宗儒、《看見印尼》作者李東明及攝影家沈昭良的親身經歷,充分展現海外工作者的實務經驗和多元文化的採訪體驗,讓1,500名與會者看見台灣在國際社會多元參與的成果。以下節錄與談人的精采內容分享:

沈昭良:內化視野,表現張力

《STAGE》豔麗斑爛的色彩,一瞬間,擄獲觀眾的注意力。沈昭良用鏡頭,精準明確地表述不同的主題概念。對應黑白的《台灣綜藝團》影像,活脫脫就是台灣時代變遷的寫照。鄉土的妝扮,紛擾的場景,彷彿置身在熱鬧的酬神廟會中,鮮活地呈現出台灣民俗活動的生命力。暱稱「變形金剛」的《STAGE》,用強大的機動性,承載中西合璧的多樣功能。結合聲光科技效果,在田野水澗間,甚至是「墓阿埔」前,都能盡情嘶喊搖滾。

在《築地魚市場》的寫實影像中,對應到台灣的《南方澳》,不同的場域,卻透析出相同的大魚入港氛圍。海天交際的魚肚白裡,晨曦氤氳,手持長刃的人影,在一字排開的鮪魚陣仗中梭巡,彰顯出肅穆的殺氣。糶手(魚貨拍賣官)賣力嘶吼的喊價,對比眾多買家專注的犀利鷹眼,延續世紀的草根霸氣,天天在魚獲拍賣市場中上演,透著魚腥氣的場景,張力十足的令人動容。

《玉蘭花》,一條分工細膩的台灣特有產業鏈。半夜時分,花海裡點點移動的眾多星光,是採花人夜夜點燃的頭燈,忙碌地為生計奔波。遊走在街頭的賣花人,無論是穿梭在車陣中,還是在廟口、捷運站等人潮洶湧的地點,常年累月在風吹日曬中,一個托盤,幾片荷葉,用濕毛巾覆蓋的嬌嫩白玉,悄然傳遞著屬於台灣鄉土味的社會現象。

李東明:他鄉探索,遇見原鄉

「其實我們不應該有刻板印象。」公職生涯中的最後一站,李東明把全部心力都給了印尼,在這個微笑的友善國度,如魚得水。擁有四分之一台灣原住民血統的李東明,在印尼利用公餘假期,展開有系統的原住民跳島探索。「這張照片,是不是和台灣原住民一模一樣?」一張印尼原住民的寫真照,即刻呈現出彼此的關連性。曾經擔任台灣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新聞組組長的李東明,用新聞眼和尊重的心,打開和駐在國間的友誼之門。「溝通是必要的,才能相互信任。」嚴謹地恪守崗位,讓沒有正式邦交的兩國間,不會因為錯誤的訊息,彼此產生誤解。

「《看見印尼》這本書,是我退休後留下的回憶紀錄。」以尊重在地文化的心情,記錄曾經走訪的泗水、萬隆、棉蘭等大都市,遊歷過的巴東、日惹、梭羅、萬丹等小型市鎮,以及以華人或華人文化為主體的山口洋、文登小鎮。李東明不但攀登爪哇島第一高峰舍梅魯火山,更搭乘印尼傳統布吉斯縱式風帆船比尼西,展開跳島巡遊,深入了解南島各族部落的風土民情。除了拍攝原住民的日常服飾樹皮衣,也完整記錄傳統蠟染布的繁複工序。「就是用尊重的心去對待。」以開放的襟懷,接納陌生的國度,探索南島與寶島間文化的異同,把異國的美好帶給國人。

李宗儒:真誠的心,建立友誼

「真誠的心,是建立友誼的最佳途徑。」曾經派駐在五大洲的外交官李宗儒,數度歷經政治的轉折,那種現實環境中的冷暖,真的是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1971年是中華民國外交關係的分水嶺。這一年,我們退出聯合國,邦交國的數量,瞬間山河變色。這是1971年之前,韓國總統、日本首相、菲律賓總統來訪的影像。」李宗儒展示一張張珍貴的歷史鏡頭,現身說法,侃侃而談。

「如何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建立雙方的友誼,是對外交人員極大的考驗。」李宗儒展示在希臘商會場合中,與希臘總統不期而遇的歷史鏡頭。「這種機會,是要有極大的互信與協助,才能實現的。」1991年李宗儒第一次外放擔任館長,駐澳大利亞期間,以駐外代表身分,數度安排雙方部長級官員互訪,大力提升雙方經貿關係。

「澳大利亞國會台澳雙邊小組,在我任內拓展到90名議員。」當時美澳是102位,英澳是84位。這項傲人成績,是在短短二年間,由零開始,可以想見其間的艱辛與勠力。「在困境中不喪志。」李宗儒期待用全民的力量,在世界舞台贏得敬重。

珍惜迴響,展望世紀

由《光華》45周年影像展暨海外採訪講座,開拓了年輕學子的國際視野,並珍惜講座中的迴響。台灣的美,美在純真自然,美在中西合璧,美在古今傳承。今後的《光華》,將持續扎根台灣,放眼世界,讓每一位已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讓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透過《光華》來認識台灣、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