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名人座談:從部落走向世界 原民影像、音樂再發現

此次座談邀請與東南亞有深刻連結的原住民音樂人、製作人、策展人及學者,分享台灣的國際交流現況,激盪出許多火花。
此次座談邀請與東南亞有深刻連結的原住民音樂人、製作人、策展人及學者,分享台灣的國際交流現況,激盪出許多火花。

【文˙蘇晨瑜 圖˙林格立】

由《台灣光華雜誌》、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場「新南向文化沙龍」,首度移師至台東美術館舉辦。研討會中,邀請了與東南亞有深刻連結的原住民音樂人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台灣的新南向藝文發展及國際交流現況,並尋求未來建立多邊夥伴關係的可能性。

今(2020)年8月在台東美術館舉辦的座談活動「從部落走向世界──原民影像、音樂再發現」,邀請到研究南島文化的專家學者及藝文人士與會,兩天一夜的文化沙龍,除了有精彩的南島文化論述,原住民音樂的藝文工作者也公開分享他們與東南亞國家及大洋洲的交流經驗,見證了台灣民間跨越國界,以音樂及藝術等軟實力,與南島語系的國家展開交流與對話。

南島是鑽石型世界

首場座談中,主持人台亞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首先點出,南島世界是一個鑽石型世界,意指南島語族的分佈呈現鑽石的形狀,北至台灣,南到紐西蘭,東抵復活島,西迄馬達加斯加,而台灣新南向政策的成功,則是取決於是否能找到文化的底蘊。蕭新煌建議台灣應透過南島文化去連結整個東南亞區域,展開更多的民間交流。

《台灣光華雜誌》總編輯陳亮君則回顧雜誌40多年來,圍繞原住民相關議題的深入報導,以「紀實」、「溯源」、「教育」、「賞析」等四個面向,呈現出原住民音樂在台灣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可能的報導面向。

而台灣在南島語族的論述中,究竟佔有何種重要的地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兼台東美術館館長鍾青柏表示,南島語族的整體發展,學者間有很多爭論,也有不同的學派,不過近十年來,人類學者的研究越來越支持台灣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1,400年前台東的都蘭,很可能是當時台灣的首都,也是最熱鬧的玉器中心。」

有關南島語族的起源,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也呼應鍾青柏的看法。他指出,過去台灣玉都被運到台東來加工,「整個東南亞都有台灣玉的痕跡。」在語言上,台灣與部分東南亞地區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我們本來就是兄弟姊妹。」李吉崇舉例說明,「眼睛」是mata,數字「五」是lima,阿美族語跟馬來語某些詞語發音幾乎完全一樣。

「構樹出台灣」隱含南島語民族遷徙密碼

考古學家推論,4,000多年前,一群勇敢的台灣原住民航向太平洋,他們靠著風力、洋流與天上的星星作導航,抵達了現今的菲律賓。

據說他們的後代繼續前往更多未知的海域,終於在1,000多年間,陸續抵達了馬來西亞、印尼、玻里尼西亞、紐西蘭,甚至遠到了馬達加斯加。他們遷徙的路線在地圖上密密麻麻,八方輻輳形成龐大的網絡,每條路徑的起點都指向台灣。

這群人被歸類為南島語系民族,而南島語則成為現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龐大的語言。幾千年後的今天,這群人有的遺失了航海的技術,有的則融入到當地的族群之中,但是與原鄉間某些深刻的連結,至今仍印刻在語彙、習俗與祭儀之中。

長年研究民族音樂學、台灣音樂史及原住民音樂的台東大學音樂系主任林清財舉例,某次帛琉藝文團體來台表演,「其歌舞形式,從領唱到眾人的應和,在台灣只有卑南族有。」這是台灣與南島文化有所淵源最實際的案例。

另一個島嶼連結的見證發生在2011年10月。當時林清財受託接待紐西蘭的毛利人文化觀光部長,並前往台東的阿美族與卑南族部落參訪。在31號那晚的半夜,祖靈竟來到毛利人文化觀光部長的夢裡,笑著對他說:「你們的祖靈就是從這裡出去。」部長甚至能以傳統儀式與祖靈交流。往後每逢我國原民會長官前往紐西蘭,當地都會以盛大古禮接待,還會熱情奔相走告:「我們的兄弟回來了!」

林清財更進一步指出,這次交流不但讓台灣原住民與毛利人的關係更緊密,更間接促成台灣與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將原住民合作列為協定專章,是我國簽訂FTA的一大突破。

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則從考古學角度提出兩項嚴謹的證據。其一是「構樹出台灣」理論,研究台灣構樹與印尼、菲律賓、美國夏威夷等地的構樹基因排序,發現散布大洋洲的構樹都源自台灣,這些地區民族也都同樣具有利用構樹皮打樹成衣的習慣。

另一項是卑南考古遺址中,工藝最精緻的台灣玉雕刻,「目前有非常清楚的考古證據,可以看到距離現在2,200年前到1,000年前左右,這1,000多年間趁著洋流南去,趁著黑潮北來,有一批台灣的工匠帶著台灣玉到今天的越南、泰國、寮國,還有菲律賓。」王長華說。

語言發音高度相似透露民族起源

除了古代的工藝顯示台灣與南島間的連結,台灣的原住民音樂人也跨越國界,到世界各地推廣原民音樂,或找尋南島世界彼此共同的軌跡。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阿美族的查勞.巴西瓦里為了找尋南島語族的共同淵源,展開五年計畫,遠赴音樂夥伴Kilema的家鄉馬達加斯加,親眼見到當地人使用跟阿美族一樣的打漁方式,彼此的語言也有更多連結,如同樣使用類似的問候語SALAMA,數字一到十的發音也非常相近。

聲線優美的阿美族音樂人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在馬來西亞中學用音樂打破隔閡。他帶領著孩子吟唱原民歌謠,手牽著手圍成圈圈,隨著旋律簡單地踩著四步,「在那次分享之後,很多孩子加入我的FB,跟我分享他們的感受。」

藝術音樂人將原民音樂推向國際

愛好南島文化研究的台東曙光藝術村創辦人吳淑倫,在台東協助部落婦女自立更生,感動了來自印度的藝術家,該名藝術家返鄉後,開啟了藝術家駐村計畫,邀集多名藝術家以音樂跟表演藝術形式,試圖解決當地種姓階級制度及婦女平權的社會議題。曾住在都市的排灣族金曲歌手巴賴為了找回自己的文化,搭火車到台東都蘭,遇見了撒古流大師,進而接觸台東的許多藝術家,啟蒙了他們的音樂之路。

在末場的座談會中,知名原住民音樂研究者徐睿凱(美國籍)分享從黑膠時代到CD時代,原住民與東南亞的音樂交流情形,從分析早年陸森寶、陳實的曲風,到蔡福來、檳榔兄弟演唱洋溢著南洋曲風的阿美族歌謠,並分享多張珍藏的早年唱片封面,以及1980年在台東流傳,後來紅到東南亞的〈可憐落魄人〉,從音樂傳唱的軌跡亦可一窺兩地的文化鏈結。

台東的翻轉與南向交流

交流是雙向的,不只是單方的輸出,台灣的島嶼活力與奔放的創造力,吸引了許多藝文工作者紛至沓來,雲集在台東,從原住民文化中找尋創作的靈感與亮點。

2018年舉辦的「南方以南大地藝術節」,菲律賓藝術家戴克斯特.菲南德(Dexter Fernandez)前來台東駐村,因語言相近又長相酷似原住民,頻頻被邀至原住民家裡,族中耆老也都放心將牆壁交給他創作。

作品動輒千萬的豪華朗機工團隊在台東創作時,每天曬成小黑炭,夜晚卻被跳出海面的月亮深深感動,因而願意將在台東創作的作品價格比台北還少一個零。

雖然台東有豐沛的潛力能夠成為新南向藝文發展的文化基地,但是在回歸到實質的政策面時,如何妥善規劃與經營,都是值得繼續深耕的議題。鐵花村音樂總監鄭捷任認為,台東擁有很棒的氛圍,是很好的南島交流基地,但是在藝術展演方面不應一味追求大型音樂節的舉辦,而是更要細水長流,以永續的態度來發展台東的藝文領域。

歷經兩天一夜的精彩研討與對話,與會者都加深了對南島文化的認識,也體認到台灣在鏈結南島鑽石世界的重要性。

而對於接下來的新南向文化交流前景,與會者除凝聚共識,也提出可能執行的方向與建議。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蔣斌特別指出,當台灣以「南島語」概念推動新南向時,不能忽略南向國家本有的族群分類及社會文化脈絡,建議不要以台灣的本位思考來推動新南向,對未來台灣推動南向政策提供了寶貴的建言。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楊昊則表示,「台東已經型塑出一種南方以南共同體的召喚。」過去被認為是邊陲的台東,相較於政經中心的台北,「可以很驕傲地說是整個人文地景(human landscape)的中心。」

這種概念的翻轉,除了有助於在地原住民青年的覺醒,進而回溯找尋身分的認同,也賦予了新南向文化交流更多的基礎,讓我們可以勇敢地向南追尋,建立起跨越洋流與國界更緊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