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台灣肺纖維化日健步開走 留意咳、喘、累三大症狀守護肺部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的9/19是台灣肺纖維化日,取其「走一走」的諧音希望能喚醒民眾注意自身肺功能健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成因多元,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不明原因造成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但是肺纖維化還有其它高風險族群,像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紅斑性狼瘡等,也可能引發致命的漸進式肺纖維化疾病,所幸現今已有藥物可延緩疾病惡化,只要及早確診及早治療,肺纖維化患者依舊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咳、喘、累超過兩個月 小心肺纖維化

由於肺纖維化會影響肺功能下降,引發像是慢性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患者若對疾病缺乏了解,就有可能當成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肺阻塞或感冒等,延誤治療先機,長期以往甚至連站立、行走的日常活動都會感覺氣喘或疲累,對患者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隨著疾病進展,肺部組織會逐步變厚並形成永久性疤痕、造成肺部纖維化,阻礙肺泡與血管進行正常氣體交換,導致患者肺功能受到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增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林孟志呼籲,咳、喘、累等症狀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的民眾,應盡速至胸腔內科請醫師聽診後背下肺葉,若可以聽到類似撕開魔鬼氈的連續性爆裂音,醫師即會高度懷疑肺纖維化的可能性,並進一步安排更詳細的檢測,了解患者肺纖維化程度、規劃適合的治療方案。

肺纖維化高危險族群 及早確診及早治療

林孟志表示,聽診是鑑別肺纖維化的初步重要檢查,由於肺纖維化通常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透過聽診患者後背下肺葉,可作為第一時間的判斷依據,後續再安排肺部X光、肺功能檢測、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更進一步完成確診、肺功能評估與疾病分級。

由於肺纖維化對肺功能下降所造成的影響不可逆,林孟志提醒除了一般民眾應對相關症狀保持警覺外,若本身為高風險族群,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更務必隨時留意自己的肺部功能,唯有及早確診及早治療,才能真正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林孟志說,以往肺纖維化治療僅能藉由類固醇、化痰藥、抗凝血劑及免疫抑制劑緩解症狀,效果有限,且無法延緩肺功能下降。所幸近年已有抗纖維化藥物問世,可延緩肺功能下降,並減少急性惡化風險,有助於改善咳嗽、呼吸困難,維持肺臟功能,避免急性惡化。


現今全球已進入後疫情時代,民眾對於肺部健康的重視也逐漸升高,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特別於9月19日「台灣肺纖維化日」,在高雄衛武營舉辦健走活動,並同步宣導9月25日的「世界肺健康日」,活動集結逾300名50位以上民眾到場響應,除了說明肺纖維化的嚴重性與治療新知,幫助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外,也希望藉此呼籲民眾共同響應各種健康行動,像是主張維護空氣品質、多步行降低空氣汙染、提醒自己也協助他人不吸菸等,鼓勵民眾共同守護肺部健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