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與正義的攻防》送禮還是送現金好?反對送禮的經濟學邏輯

經濟學家反對送禮,認為給現金總比給禮物好,究竟是送禮還是送現金好?論點各有人支持。(圖片來源/Needpix.com)

再來看看友誼的另一種表現—送禮。禮物不像婚禮演說,前者具有不可避免的物質面。不過有些禮物的金錢色彩相對比較模糊,而另一些禮物則十分具體。數十年來,禮品的貨幣化已逐漸形成一種趨勢,這又是社交生活日益商品化的一個例證。

反對送禮的經濟學邏輯

經濟學家不喜歡禮物。說得更明白一點,他們很難理解送禮是一種合理的社交習慣。從市場推論的角度來看,給現金幾乎總比給禮物好。如果你假設人們通常都最了解自己的喜好,而送禮的重點是希望讓你的朋友或你所愛的人開心,那麼應該沒有任何禮物會比給錢更好。

即使你有絕佳的品味,你的朋友還是有可能不喜歡你替他們挑選的領帶或項鍊。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把禮物所能提供的幸福感發揮到極致,就不要買禮物,而只要折換成現金就好。你的朋友或情人可以拿這筆錢去買你原本要買的東西,或者(更可能)去買能為他們帶來更大愉悅的東西。

這是反對送禮的經濟學邏輯。它會有一些條件上的限制。如果你發現一種你朋友會喜歡、但不熟悉的東西,例如最新科技的小玩意兒,這個禮物為你這位跟不上時代的朋友所帶來的愉悅感受,很可能會高於他自己用等值現金去買的東西所帶來的。可是,這是個恰好符合經濟學家基本假設的特例—送禮的目的是將接受者的幸福感或效用發揮到極致。

買禮物通常會摧毀價值

賓州大學的經濟學家瓦德佛格(Joel Waldfogel)把送禮的經濟無效率看成是私人的因素。他所謂的「無效率」是指:你阿姨送給你價值120美元的生日禮物(菱形花紋毛衣),對你來說的價值(或許很少);以及她如果給你現金,你可能會去買的東西(比如iPod)的價值,兩者之間的差距。

1993年,瓦德佛格曾寫過一篇〈聖誕節的重大損失?〉文章,討論蔚為風氣的聖誕節送禮浪費效用的現象。該篇文章引起各界的矚目。

他在最近出版的《小氣鬼經濟學:為什麼過節不該送禮物?》中,針對這個主題增添、更新了一些資料,並予以闡述。「重點在於,別人在為我們購買衣服或音樂或任何東西時,不太可能比我們更善於為自己選擇。無論他們是出於怎樣的好意,我們還是可以預見,他們的選擇總是會錯失標的。相對於他們的支出原本可讓我們滿足的程度,他們的選擇反而摧毀了價值。」

瓦德佛格運用標準的市場推論,獲致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折現的情況會比較好:「經濟理論,以及常識會讓我們期待,無論使用的是歐元、美元或以色列的新錫克爾,花每一塊錢為自己購買東西,可以創造出比為別人買東西時,更大的滿意程度⋯⋯購買禮物通常會摧毀價值。只有在罕見的特殊最佳狀況之下,才可能會跟給現金一樣好。」

瓦德佛格在以經濟邏輯反對送禮之後,又進行了數項調查,測量這種無效率的習慣到底消滅了多少價值。他要求接受禮物的人估算所收禮物的價格,以及他們願意為這項禮物付出的價格。

他的結論是:「我們對所收禮物的估價,會比我們為自己買東西的價格低了約20%。」瓦德佛格根據這個20%的數字,算出全美節日禮品支出所帶來的「價值毀滅」總值:「假設美國節日支出每年約650億美元,這就是說,我們所獲得的滿意度,比如果自己慎選給自己的禮物,少了約130億美元。美國人以瘋狂毀滅價值來慶祝節日。」

那為甚麼還要送禮?更重要的是心意

如果送禮是一項嚴重浪費與無效率的活動,為什麼還要堅持這麼做呢?這個問題不容易以制式的經濟假設來回答。曼丘在他的經濟學教科書中試著勇敢地這麼做。他的評論始於「送禮是個奇怪的習慣」,但他承認,通常在男朋友或女朋友生日時送現金而不是生日禮物,可能不太好。可是為什麼呢?

曼丘的解釋是,送禮是一種「發送訊號」的模式,這是經濟學家利用市場克服「資訊不對稱」的術語。例如擁有優良產品的某家公司斥鉅資打廣告,這個舉動不只是想直接說服客戶,也是在對客戶「發送訊號」,表示該公司對產品品質的信心強到足以花大錢去辦活動。

曼丘指出,送禮也同樣具有發送訊號的作用。一個男人仔細思考該買什麼禮物送給女朋友,代表他「擁有女朋友想知道的私密訊息:他是否真的愛她?為她選擇一樣好的禮物,就是他愛情的象徵。」因為挑選禮物需要花時間和心力,所以挑選最貼切的禮物就是在「傳達他對她的愛意這個私密訊息」的方式。

這是思考關於戀人和禮物的一種異常笨拙的方式。發出愛的訊號與表達愛意並不一樣。說是發送訊號,會讓人誤以為愛情是一方向另一方報告的私密資訊。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現金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金額愈高,訊號愈強,(可能)愛意也愈深。

但愛情並不只是或不全是私密的資訊,它是和另一個人相處或回應的方式。付出,尤其是用心的付出,可以是一種愛的表達。就表達的角度而言,可以傳達心意的好禮物不只是以取悅對方為目的。它應該不只是滿足收禮者的消費性喜好,而應該能反映特定的親密關係,吸引並連結接受禮物的人。這就是心意之所以重要的理由。

送禮能反映特定的親密關係

當然,並不是每一樣禮物都能如此充分表達。如果你去參加一個遠房表親的婚宴或生意夥伴小孩的猶太成年禮,那麼你可能還是從婚禮禮品清單中買一樣東西或給現金比較好。可是,如果給朋友、情人或配偶現金而不是禮物,那就會顯得你有點輕率、漠不關心,彷彿你只是想花錢交差了事。

即使經濟學家所奉行的信條不能對此有所解釋,但他們知道,禮物具有傳達心意的層面。經濟學家暨部落客塔巴洛克(Alex Tabarrok)說:「我身體裡的經濟學家說,最好的禮物是現金,但我的其他部分都在反抗。」他提供一個很好的反證,可以反駁功利主義者所說,最理想的禮物是我們會為自己買的東西。假設某人給你100美元,你用這筆錢去買車子的一組輪胎,你的效用因而達到最高。

但是,如果你生日時,你的情人送你一組汽車輪胎,你可能不會太高興。塔巴洛克指出,我們多半會寧可送禮的人買一些不那麼實用的東西,那些我們不會去買給自己的東西。我們會寧可從密友那裡得到可以滿足自己「狂野、熱情、羅曼蒂克」那一面的禮物。

我認為他言之成理。送禮之所以未必都是脫離效用最大化的不理性行為,主要是因為禮物不只與效用有關。有些禮物所表達的人際關係是在連結、挑戰或重新闡釋我們的自我認同。這是因為友誼不只是朋友彼此互有助益,也是關於如何在彼此相伴之下,共同獲得個性與自覺的成長。

就如同亞里斯多德的教誨:最好的友誼具有成長性、教育性。如果將朋友之間的所有贈與都予以金錢化,友誼就可能會因為充滿功利主義的基準而遭到破壞。

現金被汙名化為「俗氣禮物」?

即使是從功利主義角度來看送禮的經濟學家,也不能不注意到,現金禮是個特例,而不是慣例,尤其在同儕、配偶以及重要對象之間更不適用。對瓦德佛格而言,這就是他所責難的無效率的來源。

那麼,在他認為,到底是什麼在驅動人們堅持送禮這種會造成莫大價值毀滅的習慣呢?主要就是因為現金被視為帶有汙點的「俗氣禮物」。他並不去探究人們認為現金禮很俗氣這件事究竟是對是錯,相反地,他認為這種汙點除了很遺憾地傾向於降低效用之外,還是一種不具基準重要性的社會未開化現象。

瓦德佛格寫道:「耶誕節時大家之所以都送實體的禮物而非現金禮,主要就是因為送現金被汙名化。如果沒有這個瑕疵,送禮的人都會送現金,而收禮的人就會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如此一來,花同等金額的錢,滿意度卻可以達到可能範圍內的最高水準。」杜伯納和李維特也提出類似的觀點:人們對於贈與現金禮的遲疑,主要是由於它是一種「社會禁忌」,這個禁忌破壞了經濟學家對於「美好有效交換」的夢想。

送禮的經濟分析描繪出市場推論的兩種明顯特徵。第一,它顯示雖然市場推論堅持價值中立,卻又是如何夾帶著特定的道德評斷。瓦德佛格並未考量現金禮被汙名化其來有自,也不問這樣的汙名化是否有充分理由,而只是認定那是對效用的一種非理性障礙,是理想上應該要加以克服的一種「機能障礙的習俗」。他並未考量另一種可能性:現金禮的汙名其實可能反映出值得保存的基準,例如與友誼結合的心意的基準。

堅持所有禮物的目的是將效用極大化,無疑是在假設,在友誼方面達到效用極大化才是道德上最適切的做法,而且對待朋友最正確的方式就是滿足他們的喜好—而非挑戰或加深其喜好,或是使其增添變化。

所以,經濟學反對送禮,並不是一個道德中立的主張。它已經預設某一種特定的友誼觀點,而這個觀點或許會被視為不足。然而,無論經濟學對送禮的觀點在道德上有何欠缺,它已漸漸成為主流。這就帶我們進入送禮的第二個明顯特徵。雖然經濟學對送禮的觀點在道德的假設上可能造成爭議,但它已逐漸成為事實。在過去二十年來,以錢代禮的現象已逐漸表面化。

內容來源:《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暢銷十萬冊典藏版】》先覺出版社授權轉載。

更多信傳媒報導
《打鬼》國產遊戲殺出一條血路 精緻華麗的場景全憑三人團隊打造
美中關係緊張 金融業進軍中國恐被迫「選邊站」
油價大跌幕後推手...多金又心狠手辣的沙烏地王儲沙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