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現金 儲蓄率創33%新高

新冠病毒危機讓美國人始囤積比以往更多的錢,因為全面性的恐懼重創了消費習慣。

美國經濟分析局表示,4月個人儲蓄率達到歷史新高的33%。這個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是自該機構自1960年代開始追蹤相關數據來的最高水平,較3月的12.7%大幅躍升。

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和程度取決於消費者是否繼續儲備現金或開始再次消費。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者達科(Gregory Daco)表示:「人們仍對病毒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恐懼,這抑制了之前正常出門購物的慾望。」

根據FactSet統計,之前最高的儲蓄率是1975年5月的17.3%。在1970年代初的大部分時間裡,儲蓄率躍升至13%以上。當時儲蓄率會創下紀錄是是因為4月支出下降達創紀錄的13.6%。

由於致命的新冠病毒引發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破壞,美國消費者已儲存了不少錢。自該病毒被宣佈為大流行以來,致命的病毒已迫使政府強制關閉經濟,並導致超過4000萬美國人申請失業。

Grant Thornton首席經濟學者史旺克(Diane Swonk)表示:「儲蓄率往往是特別事件的必然結果。」

分析師指出,由於美國消費者占經濟總量超過三分之二,經濟復甦的速度和穩健,將取決於儲蓄的增加是因為關閉經濟造成還是反映出消費者習慣的結構性變化。

由於關閉經濟,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的儲蓄尤為獨特。數十萬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關門大吉,以遏制迅速傳播的病毒。

史旺克說,有種說法是「強迫儲蓄」。

哈佛甘迺迪學院資深研究員格林(Megan Greene)說:「許多人沒有太多機會外出花錢。」「隨著商店關門,所有人居家避疫,『購物機會』已經枯竭,產生另一種需求衝擊。」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受驚」,儲蓄和消費習慣的結構性變化可能會對經濟產生強烈影響。格林說,這種情況曾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出現,並可能加劇長期停滯,「讓利率、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率長期處於低位」。

達科說:「只要將錢用於儲蓄而不是進行投資,通常這就會使利率承壓,往往會抑制經濟成長並削弱經濟潛力。」

Swan Global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人奧多(Marc Odo)表示,在金融危機或經濟大衰退期間,個人對支出和儲蓄更為保守是完全合理的,「自相矛盾的是,如果整個經濟體中每個人都節衣縮食,只會讓經濟衰退更加嚴重。」「節儉往往出現惡性循環:儲蓄越多,花的錢越少;花的錢越少,衰退越嚴重;經濟衰退越嚴重,儲蓄就越多。」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川普促開槍鎮壓明州動亂 推文遭隱藏加註警語「讚頌暴力」
川普:美國終止與WHO的關係 並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
醫院輪椅半夜自己跑到大門還倒退 院長:主人剛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