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博士生最高榮譽 汪邦堯獲赫茲獎

正攻讀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班,匹茲堡大學醫學院雙學位醫學博士研究生(MD/PhD)的汪邦堯(Maxwell Wang),近期獲全美博士班學生最高榮譽赫茲年度傑出獎(Hertz Fellowship)。

19歲大學畢業 以電子理論研究大腦

父親汪家龍表示,汪邦堯小時侯常到社區大學旁聽數學課,五年級開始修微積分學,高中只念兩年,在華盛頓大學主修電子電機。19歲畢業時,把電子線路、信號分析和人工智慧的理論,應用到大腦功能的研究,發表多篇論文,包括磁共振成像分析腦撞擊傷、心理重憂鬱、腦深部刺激治療帕金森氏症。

目前醫學上有關治療大腦疾病,多數還在摸索試驗階段。汪邦堯的研究方向看來像探討不太相關的疾病,但追根究底都是腦功能異常。他用數學分析根本原因,不光看表面症狀。他舉例,憂鬱症患者通常要試幾種藥物,每種都需要幾個月後才知道是否有效。他以應用數學發展新的方法,患者試一種藥後,立刻用腦功能影像分析,快速决定是否有效,提早知道是否需換藥,目前多間藥廠已接洽匹茲堡大學展開臨床試驗。

汪邦堯指,每個人的大腦反應都有些不一樣,如果能發展技術看到大腦內部的信號,找到不正常的「線路」,也許能用電波矯正。他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將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用在腦神經微創手術,治療大腦相關疾病。

父母理念自由 培育多方興趣科學家

汪邦堯目前是美國醫學科學家(Medical Scientist Training Program,MSTP)培訓計畫的研究生。MSTP是政府經費計畫,培育具有完整臨床經歷的醫師,結合數理及資訊工程多方面專長研究能力的科學家,解決更多臨床醫學難題。

赫茲基金會每年選拔在應用科學、數學、工程有潛力和開創性的青年,頒贈25萬元獎學金,不限制未來研究方向,目的是助他們追求夢想。汪家龍說,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當初基金會成立是為在國家緊急狀態,能動用這些科學家投入緊急計畫。類似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原子彈曼哈頓計畫,和冷戰時期的登月計畫,受獎人必須無條件接受未來緊急的挑戰。

汪邦堯父母都來自台灣,1980年代末期移民美國。父母都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父親專長通訊工程,母親王惠麗是醫學物理師,兩人居住在伊利諾州Rockford。汪邦堯的哥哥Jeffrey目前在史坦福大學攻讀醫學博士,妹妹Allison在麻省理工學院念大學。

汪邦堯小時侯就只喜歡做他想做的事,父母於是讓他自由發展。高中時他是美國陸軍預備軍官學生團(JROTC)副營長,喜歡步槍射擊,也熱愛舞蹈。高中沒唸完,大學一年級就選修量子化學等好幾門研究所的課,常因基礎知識不足鬧笑話。教授說這也是一個好處,不會受舊思想限制,科學家必須挑戰公認的假設,才能找到新理論。汪家龍說,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有個最大的好處,機會實在太多。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美國人拿到紓困支票不是衝去好市多而是先做這件事
CNN華裔記者採訪遭辱罵:陽光穿不透種族 令人傷心
躲新冠…中國家庭輾轉來美被禁入境 夫遭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