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憂零台語世代成真,賴咏華拍三聲道影片撩落去

「李佳芬伊本身是一个鶴佬化的詔安客家人,毋過伊家己的查某囝阿冰,鶴佬話嘛無學著,詔安客嘛無學著,伊竟然閣共逐家講,母語佇厝裡學就好矣。」

思索身分起源,走入農村學藝

二○一九年十月,總統選戰正打得火熱,一支以台語、客語和英語質疑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及其妻子李佳芬的影片在網路上廣傳。影片指出,李佳芬來自雲林,具有客家血統又會講台語,然而女兒韓冰既不會講客語,連台語也說得七零八落,顯示李佳芬「母語在家學就好」的說法並不可行。

這支點閱近百萬的影片來自臉書粉絲專頁「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意思是「足濟(台語:很多)英語、足濟台語和四縣腔客家話」,拍攝者是賴咏華,人稱「阿華師」,「磅米芳(台語:爆米香)師傅」是他的職業之一。

鏡頭前的賴咏華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發音的純粹與道地讓不少人驚奇,但事實上他自前年才重拾自己的母語。而這也是一段「從泥土到嘴唇」的旅程。

自交大光電工程學系畢業後,賴咏華到澳洲工作一年,經常被問到:「你是誰?」「你來自哪裡?」他的答案毫無疑問是「台灣人」,卻開始困惑:「什麼是台灣人?」農業是台灣的基礎,於是他回到大學時期因舉辦營隊而相熟的客家村莊,拜師學藝做土礱,也因此學會客語。

土礱是早期農村常見的碾米工具,不過人力土礱早在一九六○年代就被電子機具取代。賴咏華為讓親手製作的土礱有稻穀可磨,追本溯源開始種水稻。相較於同儕們紛紛踏進鄰近的竹科,他卻往農村走去。

「我有一遍佇庄頭看到一台磅米芳車,就歡喜提著自己種的米給師傅。彼時陣我二十八歲,頭一回看著磅米芳。」賴咏華想要分享他的感動,除了種稻和土礱,他也買了一台爆米香機放在後車廂,開著廂型車巡迴全台國中小,介紹農業、食安與傳統文化議題。

無法吞忍台語「壽終正寢」

前年夏天,賴咏華的爆米香巡迴到淡水一所幼稚園,「我順手提起mai-khuh用台灣話問好:『各位小朋友逐家好!』現場的囡仔你看我、我看你,無人知影我佇講啥。」甚至一位小朋友還轉身問一旁長輩:「這個叔叔是香港人嗎?為什麼我聽不懂他講的話?」

「我雄雄發現,台語是一个無未來的語言。咱閣熟似(台語:認識)偌濟(台語:多少)會曉講台語的囡仔?」賴咏華突然驚覺,台語人口愈來愈少,有朝一日將會歸零。台語末日何時降臨?二○二○年。綜合政府與學者預測,今年出生的台灣人,將在不需使用台語的時空成長,他們會成為零台語世代。

「我阿嬤佇八十冬前出生時,規個台灣聽無華語,百分之八十的人干焦會曉(台語:只會)講台語。」賴咏華分析,三十年後生活在台灣已經不需要台語,像是病人不再只聽得懂台語,因此醫護人員不需要會說;祖父母本身都不一定會說台語,講台語也不再是增進祖孫情的方法。

台灣的零台語世代誕生了!這件事聽起來很聳動,大部分人卻無要無緊,「台語已經穩死啊!我無法度吞忍下去!」賴咏華嘗試拍攝影片提醒社會大眾,又憂心聽得懂台語的人不多,於是融入自己會說的客語與英語,就是不用曾經講了三十三年的華語。

從不說到腦中不存在華語

影片中,賴咏華純熟的台語是密集特訓的成果。他出身台中閩南家庭,從小講台語,到幼稚園便改說華語,長大再開口說台語反而顯得生疏。前年秋天決定開始重學台語,他摸索出的武功心法及祕笈是:「把台語當做英語來學。」

第一步,先瀏覽網路上的台語教材,逐步改用台語對話,並準備單字本抄下不會的、不曾聽過的字彙,三不五時就拿出來翻讀。第二步,生活不再使用華語,任何想要說的、想要寫的都必須透過台語表達。賴咏華嚴以律己,第二、三步一起啟動:腦袋不能浮現華語。

賴咏華說,第二步成功的關鍵是在手機下載「台語字典」app,遇到不會的字就立即查詢,「我一開始一工要查一、二百遍,因為傷濟(台語:太多)物件袂曉講,兩月日才慢慢適應。」不過他發現,教育部的國語字典收藏了十六萬個字彙,但在這塊土地上已使用三、四百年的台語卻只有兩萬個。

第三步最為困難,他舉例:「若有人問你手機號碼,大部分人頭殼裡會出現一個聲音念出家己的電話,聽到的多半是『○九……』;這馬愛改做『空九……』。」他從去年七月開始同步嘗試第二、三步,四個月後睡覺時在夢裡開始說台語,算是找回台語的語感。

賴咏華發願不再說台語的4個月後,連睡覺時夢裡說的都是台語。(李佳穎攝)
賴咏華發願不再說台語的4個月後,連睡覺時夢裡說的都是台語。(李佳穎攝)

賴咏華發願不再說台語的4個月後,連睡覺時夢裡說的都是台語。(李佳穎攝)

政府公權力長期抹黑台語

「這足痛苦!」賴咏華抱頭說:「這段時間以來,若想到華語著親像搧家己的喙(台語:像是自打耳光)。汝想,差不多講三句話就予人搧喙,哪有可能會好食睏?」他也因此放棄許多興趣,例如看小說、追日劇,就連最喜歡的《博恩夜夜秀》也不看了,因為大部分的對白與文字都是華語。

影片上線後,出乎意料的是,不少人竟是被賴咏華一口標準的英語吸引而來,甚至留言問他英語是怎麼學的?講到這裡,他不禁翻了一個白眼,「大部分的台灣人心裡有一个金字塔,英語佇上頂懸(台語:最上面),閣來是華語,上無水準的是台語。」

客語呢?賴咏華解釋,客語人口不比台語人口多,對華語不構成威脅,所以較少被壓抑或歧視。他認為政府過去六、七十年透過公權力抹黑、貶低台語,是導致多數人認為台語沒有用的原因,「過去的手段攏予人認為本土語言較低路(台語:不中用),愛講華語才會使予囡仔出頭天。」

講到這裡,他滔滔不絕地說起台語滅亡史:國民政府來台後,學校一律以華語教學,講台語者要罰錢或掛狗牌,成為許多人的共同記憶;工作上,醫師、律師與公務人員等考試無一不使用華語;媒體上,不少史料已揭露政府規定不能使用台語……。話若袂講透更,目屎著撥袂離。

賴咏華認為,政府用公權力強制改變了台灣人使用本土語言的習慣,如今若沒有透過政治手段創造出使用台語的空間,根本無法匹敵,母語在家學七、八十年也無法改變。

無法逃避復興母語的使命

「母語欲去拚華語,根本是竹篙鬥菜刀(台語:隨便拼湊亂鬥)!」賴咏華突然開啟雙聲道“They have no choice.”他說的是這幾十年在這座島嶼生活卻無法盡情使用母語的人民,也說自己——無法逃避復興母語的使命,就像香港青年義無反顧地上街反送中。

「阮也有每天等/只驚等來的是絕望/想來想去/抹凍辜負著青春夢/青春夢」,專訪結束時,賴咏華突然唱起〈純情青春夢〉,他說直到看了台劇《俗女養成記》才知道潘越雲曾經唱過台語歌。山間悠悠的歌聲彷彿是他的囈語,即使時間不等人,他仍要為了母語繼續努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2020大選,台灣新住民的票怎麼投?兩位越裔移民二代選民的故事
相關報導》 韓國瑜提「母語回家學」 李永得:中國共產黨現在就是這樣